第八章
2024-10-04 16:41:14
作者: (春秋)老子 著;張茉 譯註
上善[1]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2],故幾於[3]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4]。夫唯不爭,故無尤[5]。
【注釋】
[1]上善:最善、最美好。
[2]惡:厭惡。
[3]幾於:接近,幾乎就是。
[4]這一排比句,省略主語,主語是具有水一般性格的人。然後才說他們的各種行為,都像水一樣達到「上善」。
[5]尤:過錯。
【譯文】
人的最佳境界應該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卻從來與世無爭,總是默默停留在眾人都厭惡的地方,所以說,水最接近「道」。(擁有水一樣德行的人)每每選擇低處居身,內心深沉平靜,充滿仁愛慈善,說話言而有信,為政精勤善治,做事積極賢能,行動合乎時宜。正因為與世無爭,所以沒有過失。
【闡釋】
本章以水比「道」,講了「道」利萬物不求回報和處下不爭的品格。
自然界萬事萬物中,老子最推崇水。水滋潤萬物而不求回報,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濕、最骯髒的地方。老子認為水最是近於「道」的。
水處萬物之下,滋潤萬物,兼濟天下。老子在《道德經》中多次極力宣揚水謙卑處下的品格。水處眾人之所惡,表現出了「道」極其寬廣的胸懷。水有再大的功勞,也從來不爭。既不與萬物爭寵奪利,也不占有滋潤萬物的功勞。這樣的結果是「夫唯不爭,莫能與之爭」(第二十四章)。從正面說,水滋養萬物而不求回報,「道」會回報它,使它成為天下最大最強的存在。從反面說,水在自然界,幾乎是最大的存在了,萬物無法超越它,所以它只能奉獻,得不到回報。老子當然是從正面說的,在這一點上,「道」本身也是如此。此時的「道」就是辯證法了,是自然規律回報了無私奉獻的水。
人也許看不到自然規律在背後起作用,但可以從反面入手,效法水謙虛處下的品格。謙虛使人進步,進步才能強大。自己先成為一個強大的、無法超越的存在,才能像水一樣無私奉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