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吃虧心理學> 辯解,可能會讓你陷入旋渦

辯解,可能會讓你陷入旋渦

2024-10-04 15:03:45 作者: 張濤

  大概人人都有被誤解,或者無端被攻擊的經歷吧。我們在生活中要接觸各種各樣的人,處理各種各樣的事,那就免不了會有被誤解甚至被誹謗的經歷。

  誤解和誹謗可以激起我們心中的委屈情緒,這種情緒是導致焦躁、憤怒的源頭。受了委屈的時候,因為憤怒和焦躁,我們常常會據理力爭,想還自己一個清白。但是著急爭辯往往是解決事情的方法中最無用的一個,弄不好還會讓事情向更加糟糕的方向發展。

  20世紀60年代,在美國中西部某州的州長競選中,有一位非常有優勢的候選人。這位候選人曾經是該州州立大學的校長,博學多識,對很多問題都有獨到的見解,更難得的是,只要是經他的手處理過的事情,都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這位校長有力的競爭條件為他贏得了眾多的支持者,但同樣也為他招來了一大批政敵。嫉妒他的人不知道從哪裡挖出緋聞,說他三年前在州里的教育大會上,和與會的一位女老師有曖昧關係,而那位女老師是有夫之婦。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而謊言的目的很明確——散布謠言讓他的支持率下滑。

  

  這位校長十分憤怒,因此在以後每一次的選舉陳述上,他都要為自己辯解,以證明清白。結果本來只是一個小小的流言,卻因為他的義正詞嚴,反而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確有其事。在辯論會上,利用這條流言攻擊他的對手越來越多,他需要澄清自己的場合也越來越多,結果這件事就這樣經由他本人的嘴擴大了,一個月後,由一開始的少部分人討論變成幾乎全州的選民都知道他有這麼一樁「醜聞」。

  他表現得越氣急敗壞,越是著急為自己澄清,人們就越是相信確有其事,他的支持率大幅下降。令人心痛的是,他的妻子也開始懷疑他。最後,他不僅在競選中失敗,他的妻子也離開了他,就這樣,一個小小的流言讓他受到雙重損失。

  校長是沒有做這樣的事情,但他的態度卻讓人懷疑:不是你乾的,你幹嗎這麼著急?在一般人心裡,覺得只有做了虧心事的人忙著掩蓋事情的真相,才會急著要為自己澄清。所以校長的舉動起了反作用,一個小小的緋聞擴大成為他事業路上的巨大障礙。

  無獨有偶,下面的故事,講的也是著急為自己爭辯,結果起了反作用。

  2006年,作為外企秘書的麗貝卡被自己的老闆在下班時間叫回公司無端責罵。事後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老闆被人鎖在了門外,但老闆不分青紅皂白就認定是她乾的,除了責備她之外,還寫了譴責信抄送給其他同事。

  麗貝卡所在的這家外企,就是EMC(易安信)。麗貝卡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有必要為自己證明,於是她就寫了一封譴責信,說明事情的前因後果,並且指出幾點:老闆忘帶鑰匙是自己的不對,不管是誰鎖的門都不應指責;下班以後是私人時間,老闆無權干涉,下屬也享有人權,請老闆說話注意語氣。

  寫完之後,她想到老闆抄送自己的譴責信給所有同事的事,於是她也對自己寫的這封譴責信進行大規模抄送,很短的時間內,EMC中國區所有員工,包括北京、成都、廣州等地全部收到了這封譴責信,這封信甚至在其他外企里也被廣泛傳閱。

  這樣激烈的爭辯行為,使麗貝卡受到公平的待遇了嗎?沒有,她很快就被炒魷魚了,而且,因為這次經歷,也沒有老闆敢雇用她了,麗貝卡只好被迫轉行。

  的確,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的錯,但我們卻會受委屈和誣賴,這時我們需要忍耐。不是我們的錯我們要承受,這就是吃虧。吃虧以後不爭辯,不是我們甘願被冤枉,而是著急爭辯不能解決問題,我們要學會忍耐,控制自己的情緒,找到更合適的方法或者等待更合適的時機。

  要知道忍耐比爭辯更加有效,這一點,可以看看我國唐代的官員李泌。

  在代宗大曆年間,元載是朝廷里非常有勢力的官員。李泌為官從不結黨營私,自然是不願意依附於元載。元載因此記恨李泌,想要把他趕出朝廷,但又苦於沒有藉口。正好趕上江西觀察使魏少游需要人手,元載就對當朝宰相說李泌不忠,留在朝廷一定是潛在的威脅,宰相聽後信以為真,就找到皇上說希望派李泌到江西治理地方,也藉此機會觀察他是不是真的有二心。

  李泌對於自己突然被派往江西的事一下就瞭然於胸,知道一定是元載進讒言挑撥自己與其他官員的關係,但他沒有申辯,而是乖乖服從調遣。李泌到江西後一心埋頭幹活,幾年之後便官復原職了。

  其實被他人陷害,李泌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早在肅宗當太子的時候,當時的權相李林甫就多次陷害李泌,李泌採取避而不爭的態度;唐玄宗天寶年間,李泌又遭到楊國忠的記恨被遣送到湖北蘄春縣,李泌仍然不怒不爭,潛遁名山。

  李泌「不怒不爭」,因此成就了一段傳奇的人生。他侍奉過唐太宗李隆基,做過唐肅宗李亨的老師,當過唐代宗李豫的行軍司馬,後來又成為唐德宗李适的宰相,可謂志得意滿。

  李泌一生坎坷,多次遭到他人的陷害,但他用不怒不爭的方式避免了很多的災禍,每一次遭貶之後都能官復原職,甚至升到更高的職位,受到皇上的重視。這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李泌多次受到奸人陷害而不申辯,不是他軟弱,而是他懂得什麼樣的做法對自己最有利,爭辯只能給奸人留下更多把柄,應該先退讓求全,然後再尋出路。而他的不報復、不爭鬥,讓他每一次「捲土重來」都能受到歡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