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費希特:行動的哲學01
2024-10-04 15:01:38
作者: 鄧曉芒
那麼今天我們要講的呢,就是從康德出來,首先講費希特的哲學。費希特的哲學我們通常稱之為主觀唯心主義,又稱之為行動的哲學。費希特的是主觀唯心主義,他從自我出發來建立起他的哲學體系。但是這個自我呢,已經不再像康德那樣,就僅僅是一個認識的主體,而是一個行動的主體。所以費希特的哲學叫作行動哲學。馬克思後來對這一方面有一個評價,在《費爾巴哈論綱》裡面,馬克思講道:能動的方面被唯心主義所發展,但卻只是抽象地發展了,是從抽象的自我意識概念出發,來發揮它的行動的方面、能動的方面。費希特自己有一句話,叫作:「行動,行動,這就是我們的生存目的。」我們的生存目的就在於行動。這是他的口號。為什麼叫它行動哲學呢,它就是強調這個的。這個後來發展到馬克思,就成了實踐哲學了。實踐哲學也是一種能動的哲學。但是呢,比起費希特的那種行動來說呢,要更加具體,在馬克思那裡是一種感性活動,而在費希特這裡呢,是自我意識的一種精神的概念的活動。這個是要區分開來的。
費希特比康德呢,要晚一輩了,他出生於1762年,1814年去世,52歲死於傳染病,死得還是比較早的。康德活了80歲,他才活了50多歲。他出身於一個很貧困的手工業者的家庭,他家裡是很窮的。他靠自己的自學努力,考上大學,然後在大學裡面獲得博士學位,又在好幾所大學任教,跑到這裡,跑到那裡任教,在一個地方待不住了,又到另外一個地方。為什麼待不住呢?因為他思想太激進了。特別是針對宗教,他有一種反宗教的傾向。所以很多人就去打小報告,去告他的狀。但是最後他被承認了,在柏林大學,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創立柏林大學的時候,腓特烈二世是標榜開明的,我們可以說這是一個開明君主,非常崇尚啟蒙思想,所以他把費希特弄到柏林大學去,讓他擔任柏林大學第一任校長,同時又是教授,有很多的追隨者。但他早年是很潦倒的。他當年跑到康德那裡去的時候,一方面向康德求教,拿來一篇論文,一方面呢,想向康德借錢。康德沒有錢借給他,康德說,我不能借錢給你,但是我可以給你介紹一個工作。介紹到某某大學去當教授。這個當然很好了。有了工作還怕沒錢。所以康德應該說是他的恩師。但是費希特呢,他自認為他是康德的忠實的追隨者,誰都不理解康德,就是他理解。他寫了很多文章,有的文章跟康德的觀點一模一樣。有一篇文章,《一切天啟的批判》,他沒有署名,人家都以為是康德寫的。後來康德就向學術界介紹,這不是我寫的,這是後起之秀費希特寫的,所以費希特就名聲大噪了。但是後來呢,費希特發表的文章,跟康德就有偏離了。他自己認為他在解釋康德。但是康德自己站出來說,你那個解釋不對,你那個解釋完全是站不住腳的,你那是一堆廢紙。所以兩個人就劃清界限了。劃清界限以後,費希特的哲學就誕生了,真正誕生就在他劃清界限以後,他有了自己的觀點,堅持自己的立場,然後就發展出費希特的哲學。
所以,哲學史上的發展,為什麼叫邏輯發展呢,楊祖陶先生講,在德國古典哲學的邏輯進程這個裡頭有一種邏輯在裡頭,它不是人有意為之的。如果費希特一開始就想到我要跟康德不同,那說不定就發展不出他自己的哲學了。恰好是因為他原原本本、老老實實地從康德哲學那裡吸收東西,然後這樣一種思想自身發展的邏輯進程迫使他奠定了自己的哲學。這就叫邏輯發展。開始沒有意識到嘛,他認為自己是真正的康德主義者,我才是真正的康德主義者,康德不是,康德他自己沒有把他自己的觀點貫徹到底,我把握到了他的精神實質,那麼我把它貫徹到底,我才是真正的批判哲學,康德只是四分之三的批判哲學,他不徹底。這是費希特的自我評價。但是後來人都把它看作是另外一種哲學,這就顯現出思想本身的邏輯,這一點我們要高度注意。我們經常有些人在讀其他哲學家的書的時候,往往有一種自負,就是說,他那一套東西不行,我提出一套東西比他更行。但是你是不是理解了他那一套東西,這很難說。如果你是真正理解了他那一套東西,並且看出了他那一套東西的內在發展的一種必然方向,然後你把這個方向確立起來,形成自己的哲學,那麼我覺得這個哲學是應該站得住的。因為你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你不是從天上掉下來一個思想,你特別聰明,你發明一套體系,然後蓋過所有的人,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兩千年以來,人類歷史上聰明人多得很,絕大多數人都沒有發明出自己的體系。能夠在哲學史上站得住腳的,只是不知道多少個思考哲學的那些哲學家、那些聰明人中間的極少的一部分。所以,大家從這裡面可以考慮,將來我如果要考慮哲學問題,甚至於要提出我自己的觀點,那就得老老實實把前人的東西搞清楚,把哲學史弄通,掌握哲學史裡面的那個內在規律性,它將要發展到哪一步。當然現在的人不太講這個了,特別是西方後現代,每個人都有一套東西,然後這裡搞一點,那裡搞一點,就組合一個新的體系。因為現在全球化嘛,新鮮東西多得很。從中國搞一點,從非洲民族那裡搞一點,又從西方的古典裡面搞一點,然後把它結合起來。這當然是一條捷徑,但是不是能夠站得住腳,這個都很難說。所以哲學思想自身有它的有機的聯繫,我們把它看作人類哲學思想的發展,它本身是有機的,不是拼湊起來的。
1·對康德哲學的批判
所以第一點呢,我們要看看他對於康德哲學的批判。費希特是在吃透了康德哲學的前提之下,來對康德哲學進行批判的。如果他沒有吃透康德哲學,站在外面來批判康德,那是很表面的。當時批判康德的人多得很,有的說他是貝克萊主義者,有的人說他自相矛盾,有的人說他這句話跟那句話說不通,對不上號。你站在外面,你都可以說。但是費希特的批判呢,他是站在裡面,他自認為是一個真正的康德主義者,然後對康德加以修正。那麼他的批判呢,有兩個很重要的要素,一個是拋棄了康德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在康德那裡還具有唯物主義的痕跡,或者說唯物主義的殘餘,康德本人是唯心主義,但是他也包含有唯物主義的某些因素。在費希特這裡呢,把它拋棄了。他認為,康德之所以不徹底,就在於還留有一個自在之物的尾巴。自在之物你既然不可認識,你為什麼知道它存在?你這個沒有道理。不可認識的東西,你就應該像休謨那樣,老老實實地說,我不知道它究竟存在還是不存在,你從哪裡知道它是存在的呢?費希特首先否定了這一點,沒有什麼自在之物。一切都是由主體建立起來的,包括自在之物,包括我們的感覺、經驗。我們的感覺,在康德看來,是由自在之物刺激我們的感官而建立起來的。但是在費希特看來,也是由我們的主體建立起來的,也是由我們的主體自己刺激自己而生成的。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另外一點呢,就是把康德的自我意識和自由兩大原則合而為一。先驗自我意識的統覺,這是康德認識論的最高原理,一切綜合的最高原理就是自我意識的統覺的本源的綜合統一,這個是康德在認識論裡面引進了主體能動性的一大標誌。認識是我的自我意識建立起來的,主動地運用十二範疇,去加工那些獲得的經驗表象,那些知覺、感覺,這樣就建立起了我們的認識的對象,建立起了整個自然科學的體系,當然它有能動性。但是這個能動性在康德那裡從來都沒有把它看作是人的「自由」。要注意這一點。很多研究康德的初學者,往往犯這個錯誤。就是說,既然它的認識是能動的,那麼這個能動性那就是自由啊,那就應該是自由意志啊。但是康德從來不說他的自我意識是自由意志,也不說他的自由意志是自我意識。他這個界限分得很清楚。所以我經常收到一些文章,包括博士論文裡面講到的,就是把這兩者混為一談。就是說,在康德那裡,在認識論裡面已經有自由的作用了,比如先驗自我意識。我通常給他們的評語就是他們把康德「費希特化」了,你把康德費希特化了。你用費希特的眼光來理解康德,那就不是康德了。自由意志在康德那裡屬於道德領域,它不屬於認識領域。在認識領域裡面,他什麼也沒說,他只有一個自由的先驗理念,這個先驗自由的理念有什麼認識作用,他什麼也沒有說,僅僅是一個空位。只有到了道德領域裡面,這個自由意志被理解成實踐的自由,才有它自身的領域。這涉及現象和自在之物這個界限,是不可混淆的。
那麼費希特既然把自在之物拋棄了,所以,他的自我意識就是自由意志。當然表現可以不同,但是實質是一個,合而為一。那麼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的絕對對立,在這裡也被取消了。在康德那裡,理論理性是講自然科學的,講科學知識何以可能;實踐理性呢,是講道德的,講道德何以可能。這兩個領域是嚴格區分的。由於區分得太絕對了,所以康德後期才提出來第三批判,試圖做一點溝通。但仍然是分裂的。溝通僅僅是架一個橋,但是兩岸仍然是分裂的。那麼在費希特這裡呢,既然他把自在之物取消了以後,那麼就用不著什麼橋樑了。他就是一個原則,他把這個原則叫作「全部知識學的基礎」。就是說,自然科學知識當然是知識,但是道德也是知識。在康德那裡,有時也把道德稱為道德知識,也稱為德行的知識,也這樣說。但是嚴格說起來,他並不認為這是一種認識論意義上的知識,它只是我們知道應該怎麼做而已。那麼,費希特就把這一點弄假成真了,就是說,道德也是一種知識。反過來說,知識也是一種實踐活動,認識活動也是一種實踐活動。認識既然不是靜觀的,而是能動的,那它為什麼就不能是一種實踐呢?當然是一種實踐,是一種行動。認識一開始就是一種行動。先驗自我意識,它的那種綜合、統覺的能力,就是一種行動嘛。所以立足於認識論的基礎之上呢,費希特把所有的科學知識、道德實踐、法律實踐、社會歷史活動、宗教信仰,全都稱之為「知識」。從這一點上看,我們還可以看出來,費希特的立場基本上還是大陸理性派的立場,大陸的理性主義的知識論立場。他從康德出來,是走的理性主義這一條路,而不是走的非理性主義的一條路。像叔本華,他的立足點就轉到了意志這個基礎上來,那就是非理性的東西。但是費希特呢,雖然認為意志和知識是同一的,但是他的立場還是知識。所以他的主要的著作叫作《全部知識學的基礎》。所謂「全部」的意思就是說,不但包括自然科學知識,而且包括人類社會、人性、道德、倫理、宗教、社會歷史,全部包含在內,討論它們的基礎何在。
在批判康德哲學的基礎上,他提出了他的哲學,就是他的主觀唯心主義哲學。那麼在這一點上呢,費希特認為,康德的二元論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說在世界上,其實只有兩種哲學。康德不是有唯物主義的因素,也有唯心主義的因素嗎?他基本上是唯心主義的,但是也有唯物主義的因素在裡頭,康德想把兩者調和起來。那麼費希特認為,這個調和是不可能的。他說,世界上只有兩種哲學,一種唯物主義哲學,一種是唯心主義哲學,這兩者沒有可調和的餘地。一個人相信唯物主義,還是相信唯心主義,取決於不同的人,而不同的人取決於他們的不同的興趣。興趣,也就是Interesse,也可以翻譯成利害、利益。這個已經很有一點馬克思主義的味道了。你的利害,你的利益,你的經濟地位等等,決定了你相信什麼樣的哲學。當然費希特還不是那個意思。他說取決於人的「興趣」,什麼興趣呢?就是說,有一些人教養不夠,教養不夠的人,他就有依賴性,所以他相信唯物主義。教養不夠的人,他的精神生活很貧乏,他不能夠依賴自己的精神生活過日子,所以他只有依賴於外界的物質條件。他的生活是被動的,比動物強不了多少。這種人你要他相信唯心主義,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他沒有「心」嘛。他的精神生活非常的薄弱,根本撐不起他來。這是一種人。另外一種人呢,是有精神生活的人,有良好的教養、並且提升到精神生活的層次上的人,這種人呢,傾向於唯心主義。這種人可以在自身的精神、自身的思維中找到自己生存的根據。比如說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能夠說出我思故我在的人,這種人的教養是非常高的。他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生活都寄托在我的思想這個基礎之上。從這個基礎之上建立的哲學呢,就是唯心主義。但是這個「我思」,在費希特看來呢,它實際上已經是一種行動了。我的思維活動,它已經是一種行動。那麼,既然由我思導出我的行動,我本身就是一種行動,那麼從這個行動呢,它就會產生一系列的結果。也就是說,由我的行動裡面,從它自身,就可以推衍出比如說範疇。
康德的十二範疇是固定的一個框架,一個構架,但是在費希特看來呢,所有這些範疇都是由自我意識推衍出來的。所以後來黑格爾稱讚費希特,說費希特首次對範疇進行了推演。在康德那裡不是推演,他是從形式邏輯的十二個判斷分類表搬過來的,原封不動地把那個架構從形式邏輯搬到先驗邏輯裡面,就成了一個範疇表。範疇與範疇之間當然也有關係,但是不是一種推演關係,不是從一個唯一的原則推演出來的。只有一種推演的痕跡,一種暗示,但是還沒有真正推演。真正推演範疇的就是費希特,從自我意識概念作為一種行動的概念,推演出各種範疇。比如說因果範疇,因果範疇當然就是一種行動了,力和力的表現,就是因果範疇。實體範疇也是,實體就是堅持嘛,一直堅持不變,也是一種行動。那麼從這種行動呢,又推演出直觀,從範疇這種行動中,又推演出直觀,直觀就是康德所講的時間空間。但是這個時候呢,時間空間它不像康德所講的那樣,僅僅是一種感性接受能力,而已經是一種「知性的直觀」。自我意識就是知性,知性本身可以推演成一種直觀。這個是康德極力反對的。在康德哲學裡面,知性直觀是人所不具備的,人所具有的只能是感性直觀。所以他處處把知性直觀排除在人的認識之外。但是費希特恰好認為,知性直觀就是由自我意識推演出來的,由自我意識的客觀化、對象化推演出來的。那麼由知性直觀呢,再推出它跟自我意識本身的主體有一種作用,一種交互作用,一種反作用。自我意識自身推演出知性直觀,但是自身又在知性直觀上面碰到障礙。我們下面要講,自我意識設立一個非我當作自己的障礙來作用於它自己,這個時候呢,就產生出了經驗的材料。比如說感覺、知覺、印象這些東西,都是自我意識自己設定了一個非我、設定了一個對象以後,在這個對象上碰到了,我們認為是對象刺激了我,才產生了感覺。但實際上對象本身就是我建立的,所以實際上是我自己造成的。那麼這種交互作用就既造成了知性直觀的時間空間,又造成了在時間空間中的感覺、知覺、印象,那麼我們就進入到了現實的自然界和現實的社會生活中,從中進一步地發展出科學、科學知識,以及道德、倫理、法律和世界歷史。
這是從對康德哲學批判裡面費希特所引出的一個方向。這個方向使得康德的理論理性和實踐理性達到了真正的統一。這兩種理性在康德那裡實際上是沒有統一起來的,因為它中間隔著一個自在之物不可知嘛,你怎麼能夠統一起來呢?但是在費希特這裡呢,一切不可知的界限都被拆除了,可以跨越。現象界為什麼就不能跨越到本體界?現象本身就是本體的表現嘛。本體就是體現在世界歷史中的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自然和自由也被統一起來了。自然和自由的統一在康德那裡是一輩子都在追求,但最終也沒有把它們協調起來的。那麼在費希特這裡呢,這兩者也統一為一個過程。在《判斷力批判》裡面康德的規定性判斷力和反思性的判斷力,在費希特這裡呢,也統一起來了。所有這些矛盾對立面,在費希特這裡,都得到了統一。為什麼他認為他比康德更徹底呢?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就是因為他拋棄了自在之物這個累贅,然後呢,把康德的那些最明顯的、最根本性的那些矛盾打通,所以他認為我才是康德思想的真正的繼承者。這就是他對康德的批判。
2·全部知識學的基本原理
那麼我們先來看一看他的體系。他的體系我們首先看看他的《一切知識學的基本原理》或者《全部知識學的基本原理》。我剛才講了,全部知識學就是包括科學知識和實踐知識,倫理、道德、社會、歷史、宗教,都包括在內。那麼它的基本原理首先要搞清楚。在這個基本原理上,費希特對康德的這些原則呢,進行了一些修正,一些帶根本性的改動。這些基本原理有三條,正題、反題和合題。正、反、合這樣一種表達方式是受康德的啟發而來的,康德的範疇表裡面每一類範疇的三個都有正反合的關係。那麼費希特正是模仿康德的這種方式,對他的《一切知識學的基本原理》進行了這樣一種排列,正題、反題和合題。另外,康德的這個範疇表呢,它是從形式邏輯的判斷分類表裡面引出來的,我在前面講了,形式邏輯有各種判斷,那麼相應的就有先驗邏輯的各種範疇。而費希特呢,也是從形式邏輯的三大規律引出他的知識學的原理,在這一點上呢,跟康德有類似之處。形式邏輯的三大規律,也就是同一律、不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這三大規律主要是形式上的,但是呢,費希特也把它作了內容上的理解,這就引出了他的知識學原理。正題相當於同一律,反題相當於不矛盾律,合題相當於充足理由律。在這一點上,他跟康德的思路有一定的相近性。當然反過來,雖然是從形式邏輯的規律裡面引出他的知識學原理,但是形式邏輯那些原理最終要由知識學的基本原理來解釋。知識學的原理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並不是形式邏輯,形式邏輯是從這裡頭派生出來的。這一點跟康德有一些區別。康德還是有點認為形式邏輯是更加根本的,先驗邏輯只是邏輯中的一個類型。當然康德在這方面有點模糊,究竟是形式邏輯更根本,還是先驗邏輯更根本,暗中他認為他的先驗邏輯是更本源的,但是在表述上面呢,形式邏輯是放在前面的,是引出先驗邏輯的「線索」。
首先我們看一看費希特的正題。正題很簡單,就是「自我設定自我」,或者自我設定自身。「設定」這個概念在這裡已經體現出能動性。「自我」當然是一個概念,但是這個概念不是靜止不變的,它是能動的,這個是從康德來的,康德自我意識的先驗的統一,自我意識統覺的本源的綜合統一,這個已經表明了自我意識先天地具有一種本源的能動性。那麼這種能動性,在費希特這裡呢,被理解為設定,一種活動,一種設定的活動。它將自我設定為自身,也就是A=A。A=A就是同一律了。但是,這個A=A呢,我們不要把它簡單地理解為同一律。一個東西就等於這個東西,這個「等於」不是隨便好「等」的。你一個東西要能夠等於自己,那你是要花力氣的。你要不花力氣,你自己就不會等於你自己了,你就會是過眼雲煙了。你要使自己存在就是存在,像巴門尼德所講的,存在就是存在,非存在即不存在。存在要存在下來,你得花力氣,你得設定。你如果沒有設定,沒有反思,你說我就在這裡了,你能拿我怎麼樣?人家也不會拿你怎麼樣,但是你如果不設定自己,你自己就不會存在。一個人要能夠存在得花多少力氣啊!由此我們也可以體會到,萬物要能夠存在,能夠自己等於自己,也是要花力氣的,萬物都是能動的。所以,這個正題就是他的出發點。我們說費希特是主觀唯心主義,為什麼叫主觀唯心主義?他就是從自我出發的,自我等於自我,自我由於自我的設定,而等於自我,而成為自我。這個在康德那裡也是這樣說的:我的一切知識都是我的知識,這個「是」,不能理解為一種靜止的等待,而要理解為一種綜合——我的一切知識都是由我自己綜合起來的,所以我們才能說,我就是我,我的知識就是我的知識。看起來好像是同義反覆,符合形式邏輯的同一律,但是實際上呢,它有內容。它的內容不僅僅是同義反覆,而是一個原則的自我堅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