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想法才能有作為 轉換角度思考問題
2024-10-04 14:29:49
作者: 上官雲飛
俗話說:「有想法才能有作為」,在我們遇到問題時,正面考慮如果行不通的話,不如運用逆向思維的思考方式,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總之,為人處事要動腦子,要靈活。下面讓我們來看看孫臏與齊威王的故事。
孫臏從魏國到了齊國,齊威王十分高興。他早就從元帥田忌那裡聽說過,孫臏精通兵法,有智有謀,是個難得的人才。不過,齊威王還沒有親自領教過,他很想找機會試一試孫臏的智謀。
有一天,齊威王由元帥田忌和其他幾個大臣陪著,與孫臏一塊兒來到一個山腳下。齊威王對周圍的人說:「你們誰有辦法讓我自己走到這座小山頂上去?」這道考題出得未免太怪了。大家端詳了一下小山,又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過了一會兒,元帥田忌說:「現在正葉落草黃,在周圍點起一把大火,陛下就得往山上走。」「這是用火攻。」齊威王說,「也是一個辦法,不過太笨了點。」「再就是用水淹。」一個大臣這麼說。齊威王搖了搖頭,沒作聲。「要引外國軍隊打進來,包圍起這座山,不怕陛下不上去。」一個大臣心裡這樣想,不過沒敢說出口。大家想來想去,都說實在沒有什麼好辦法能讓陛下自己走上山。這時,齊威王問孫臏:「你有什麼辦法能讓我走上山嗎?」一直沒出聲的孫臏,見威王問,十分為難地說:「陛下,我沒有辦法讓你自己從山腳下走到山頂上去。可是,你要是在山頂上,我倒有辦法讓你自己走下來。」「真的?」「陛下不妨試一試。」於是,齊威王由元帥、大臣們簇擁著,往山頂走去。邊走,齊威王邊琢磨:孫臏能用什麼辦法讓我自願走下來呢?大家也都邊走邊想:孫臏能有什麼妙法呢?到了山頂,孫臏謙虛地對齊威王說:「陛下,請饒恕我的冒昧,我已經讓您自己走到山頂上來了。」
這時人們才恍然大悟。孫臏驚人的智謀,贏得了每個人由衷的敬佩。孫臏運用聰明的智慧贏得了大家的讚許,更贏得了齊威王的賞識。
看看下面這個故事:
清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胡以晃的起義軍,在安徽境地,遭曾國藩統領的湘軍圍剿。兩軍每次交戰都非常激烈,卻又總是難分勝負,暫時處於對峙狀態。
當時,曾國藩官任一方。一天,有人向他密報,說有些軍人心存不軌,劣跡累累,經常去民家搶劫財物,調戲民女。曾國藩聽說後,便到鄉間微服私訪,從中了解到,許多良民對依仗權勢欺壓他們的貪官污吏,非常痛恨,對一些地主的強橫惡霸之行,更是敢怒不敢言。人們怨仇在心,卻不敢向衙門檢舉控告。曾國藩將了解的情況對下屬們說了,有人建議在營署前掛一個大箱子,然後張貼文告:凡是地方有人想控訴某人,可以用匿名信的形式,寫好控訴文書投入箱內。本官定時派人從箱中取出文書,即行究辦。曾國藩覺得此法可行,便很快採納了。文告貼出不久,果然很奏效,每天晚上開箱都取出許多信件。根據信中所檢舉之事,進行調查後查辦了不少人,沒有檢舉到的貪官污吏、惡霸聞聽後,也將自己的行為收斂了不少。可是,也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一些心底不善、心術不正的百姓,因與人存有私怨,就捏造事實投書控告,以泄個人私憤。一時投告之風猛若旋風。甚至有高風亮節、行正品優的官吏,因秉公辦事,得罪了一些小人,這些奸小之徒,就藉機誣告陷害。儘管最終都能查明為誣陷,但是,最初審判質詢時,往往令人很難堪,也極大地傷害了其自尊心。而擔任主審判的官員,對這些空穴來風的申訴,卻又很難找到原告,以至於處理起來十分困難,弄得他們很煩惱。於是,有一位官員向城中的一位訟師求教,該怎樣解決此類問題。這位老訟師德高望重,經驗非常豐富。他沉思了一會兒說:「你放心,三天之內此事就會銷聲匿跡,這位官員聽後,將信將疑,又不便多問,就謝過老訟師回去了。老訟師說這話後的第二天,曾國藩突然下令,將營署外的大箱子全部撤掉!停止投訴之事。原來,老訟師寫了十幾張匿名控訴文書,都是痛斥曾國藩本人的。曾國藩對此既不能置之不理,可又實在查不出是誰寫的。抓不到誣告人,只得夜夜反省自己,覺得自為官以來,總是竭盡職守,秉公辦事,沒有做過負國負民的事,卻竟然遭嚴厲的指責!想到自己所管轄的官吏,也會無緣無故地被誣告,那麼,這文訴箱便與初衷相違了。留它還有何意義呢?只好取消了先前的命令,撤掉了文訴箱。
在我們遇到問題時,不要一條路走到底,轉換考慮問題的角度,同樣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事情要動腦子,機智靈活。訟師的方法成功了,文訴箱成功的被撤除。既然不能解決它,那麼就加劇他的矛盾,讓他自己去退縮,這就是逆向思維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