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清皇權遊戲> 五、歷史的論壇:蓋棺定論自有後人評說辭 鑑古知今可了世事因緣果 1、名人評說

五、歷史的論壇:蓋棺定論自有後人評說辭 鑑古知今可了世事因緣果 1、名人評說

2024-10-04 14:25:37 作者: 上官雲飛

  清朝入關之後的順、康、雍、乾四位皇帝都可以說是有作為的皇帝,更確切地說還是應該加上入關以前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滿族發展的過程中,先後有六位君王都是很有作為有雄才大略的,而且是連下來的祖孫六代,這一點在中國歷代王朝上都是難找第二例的。這也許和滿族畢竟是一個少數民族來統治全國,統治比它的人數大很多倍的漢族地區,所以很有危機感,很有憂患意識有關。嘉、道兩帝相對來說是守成皇帝,比較平庸一些,但是也是勤政的皇帝。咸豐差一些,當時由於清朝國事衰危,咸豐不理朝政,沉迷於後宮。同治讀書最差,是最不用功的一位皇帝。光緒皇帝有作為,但是處處受到牽制,是一位悲劇性皇帝,溥儀是清朝的遜帝。

  簡單把明朝皇帝和清朝皇帝比較一下,明朝皇帝除了朱元璋、朱棣等少數幾位有作為的皇帝以外,大多數明朝皇帝都是不理政務而且相對來說比較昏庸,而有的皇帝像天啟皇帝做木工活兒極為出色,是位出色的木匠。而清朝皇帝完全不是這樣,可以說絕大多數清朝皇帝都是勤政的,而且政績比較突出。後期幾位皇帝差一些。我覺得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和滿族畢竟是一個少數民族來統治全國,統治比它的人數占很多倍的漢族地區,所以很有危機感,很有憂患意識,和這個有關係。清朝皇帝中沒有昏庸之君,而這一點在歷代的王朝中也是很特殊的的。比如元朝也是蒙古族貴族建立的,可是元朝皇帝和清朝皇帝來比,總體素質來看,還是要差一些。

  清朝皇帝之所以後期皇帝比較平庸,這和他們的成長環境有一定關係。這些皇帝里都是在襁褓中長大的,生長於富人之手,不可能像清朝入關前後的皇帝那樣經歷那麼險惡的形勢,後期皇帝是吃前輩們打下的江山,坐享前輩們打下的江山,和成長環境不同有一定關係。中國之所以落後確實在清朝和西方落後的差距加大了,可是這還不能完全歸結於清朝,因為在清朝以前明朝的時候清朝實際上和西方已經有了很大差距。

  金庸稱努爾哈赤為「自成吉思汗以來,四百多年中全世界從未出現過的軍事天才」。

  作為清朝入主中原第一位皇帝,順治是非常有作為的皇帝。在孝莊輔助下,順治從14歲親政至23歲病逝共有五大政績。其中大陸實現了統一,經濟得到了恢復,這是他最主要的政績。為康乾盛世打下了的基礎。除了他去世前最後四個月也就是董鄂妃去世的四個月之外,他始終是勵精圖治,勤奮治國的,即使在董鄂妃生病的時候,他也沒有放棄治理國家。

  從順治皇帝的性格、氣質和綜合的素質來看,我認為事實上他並不適合於做皇帝,他可能更適合於做一位學者或者有才氣的藝術家。但是歷史把他推到皇帝這個位置上,我覺得他也還是盡心盡力的,並且還做出了成績,還是應該肯定的。他和他母親的關係從原來的相依為命,到最後兩者矛盾非常尖銳,從母子關係來看,這確實是一個悲劇,而孝莊確實吸取了其中的經驗教訓,在對玄燁的教育中做得非常成功。

  康熙不相信什麼長命百歲,他認為人都要死的,他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與其向天要命不如自己鍛鍊身體!在那個迷信的時代,這樣的想法的人不多啊。

  康熙喜歡看書,他的座右銘就是:`無一日不寫字,無一日不看書,義理自然貫通。`若劃地自限,豈登高行遠之意哉?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雍正當世就落下罵名,被輿論說成是篡逆的偽君,不講人倫的畜類,是一個兇殘不仁的暴君。湖南落榜秀才曾靜歸納條理成十大罪:害父、逼母、弒史、屠弟、貪財、好殺、酗灑、淫色、誅忠、任佞。雍正也有抄家皇帝的外號。

  雍正真是個不錯的皇帝,雖然他的手段有點過於狠辣,但他針對當時社會積累的弊病和矛盾銳意進取、奮力整頓,有步驟的進行了多項重大改革。為大清的後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嘉慶原名叫做永琰,即位以後,為了避諱,他主動提出自己單改個名,就是官書上的顒琰了,音同字不同,這一點上他比他的父親乾隆來的實在,其實,在對待手足關係上,他也要比他的父親、祖父強。嘉慶實際在位22年,前三年,他的老爹沒死,還稱萬萬歲,嘉慶這個人很會韜晦,他也把和珅這類小人給糊弄了,事實上,嘉慶對乾隆的很多政策非常不感冒,乾隆後期的重要寵臣和珅、福康安等人,嘉慶是一個也瞧不起,福康安要不是死的早,很可能就被治罪,他的弟弟福長安就被革去爵位,他的兒子德麟被嘉慶也革去爵位,並且罰銀40000兩,以後,嘉慶一說到「勞師靡餉」的事情,就一定大罵福康安!煊赫三代的富察氏家族就此敗落。

  嘉慶這個人因為生活在清代中衰的年代裡,所以,求治的心很急切,在剿滅川陝白蓮教大起義的時候,他多次痛罵領兵將領,語言實在是狠毒,動輒就以殺頭相威脅。他的廟號叫「仁宗」,可是看不出一點仁的味道來。

  嘉慶一生迭遭大變,清代中前期的事故多是發生在他這一代,前面提到的大起義,再有嘉慶十八年的禁門之變,後來,他又被叫做陳德的男子無端行刺,總之,這個皇帝當的很辛苦,身邊有缺乏很有能力的大臣給他分憂,將軍中,名將如海蘭察等早已謝世,所以,嘉慶的朝政不很有起色。這也是他多次暴怒的起因。「禁門之變」後,他責成那彥成負責剿滅李文成等人,可是,那彥成萎縮不前,嘉慶大怒,他寫的諭旨上說:「汝再敢逡巡不前,就非阿桂之孫,朕之純臣!」那彥成是乾隆名臣阿桂的孫子,可是,祖父的本事一點也沒有,後來,在「二楊」(楊芳、楊遇春)的幫助下,才總算解決。此後,在嘉慶下的罪己詔里,嘉慶近乎哀求群臣要激發天良、實心任事。可是,基本沒用。

  嘉慶的長處就是人很精明,這在他處理李毓昌的案子中就可以發現,李毓昌查賑被王伸漢等人勾結李手下的奴僕殺害,兩江總督鐵保,居然問不明白,案子送到御前,嘉慶一個晚上就搞通了,斷定是謀殺,果然如此,嘉慶大罵鐵保顢頇無能,發配充軍。他處理的方法也是很特別,他命令把犯罪的奴僕押往李毓昌的墳前,摘心致祭,致祭前,先把這幾個人刑夾兩次,多年後,嘉慶還命令凡是牽連到李毓昌案子的壞蛋都是遇恩不赦。從這個事情上看,嘉慶為人還是嫉惡如仇的。

  嘉慶的敗筆也很多,其中就包括洪亮吉那一樁案子,而且,嘉慶的毛病是對好人用不起來,對壞人推不下去,這是庸主的通病。

  道光是清朝入關後的第六個皇帝,他的青少年時代是很引人注目的,小時候,在木蘭秋獮,以獵獲最多,深受祖父乾隆的嘉許,稱他是:「不墜滿洲家風」,成年後,就是嘉慶18年,李文成、林清領導的天理教大起義,林清率一部人馬進攻紫禁城,史稱「禁門之變」那時候,負責守護內廷的御前大臣和領侍衛內大臣像莊親王綿課、成親王永瑆這些人都早已嚇傻了,再加上還有高、劉等幾位太監作內應,宮內亂作一團,這時,也只有身為皇子的綿寧(就是道光)也還算鎮靜,開槍擊斃一人,傷一人,義軍這才被後續趕來的清軍殺散,嘉慶從熱河趕回來,先下罪己詔,後封綿寧為和碩智親王,賞食親王雙俸。此後,秘密立儲的時候就把綿寧的名字寫在了裡邊,嘉慶死前,綿寧被正式確立為皇太子,奉遺詔即位。

  道光本人的才具是很一般的,這也就是他一生勤政卻政治日荒的原因,他的曾祖父雍正在《硃批諭旨》中曾寫道:朝廷用人乃頭等大事,其餘皆為枝葉耳。可是,道光在用人方面卻是十足的失敗。他最信任的兩個宰輔,一個是曹振鏞,一個是穆彰阿,老曹是主張「多磕頭少說話」的第一人,老穆則貪得無厭。兩人上下其手,把道光蒙蔽其中,道光原來很喜歡封疆大吏中的陶澍和阮元,就和老曹提起,老曹其人最怕有能人超越自己,於是,他就說:「兩江離了陶某,恐怕漕運無人可及。」道光一生做的很有點聲色的事情就是海運漕糧,結果,陶澍內調一事泡湯。再有,阮元,老曹說阮元這個人很能幹,他的書法寫的更好,道光平生最恨督撫、大臣不務正業,他認為,凡是官員要是多在其他地方用心,那麼,本業一定干不好,話是對的,但是,矯枉過正就失之公平了,老曹一這樣說,阮元終生再未進階!曹振鏞這個人是清朝軟刀子殺人最到家的一位,可是,道光對他推心置腹、信任有加。有一次,道光對老曹說他很苦惱一些大臣的奏摺,總是喋喋不休,說個沒完,老曹於是就教道光專心挑奏摺中的一些小毛病,給其以狠狠的訓斥,這樣,臣下必然戰慄不堪,以後就不會洋洋灑灑萬言了,道光立刻照做,果然,下面膽戰心驚,不敢輕易上書言事了。這種「導君以昏」的作法居然被道光視作至寶,其人的本事也就不難瞭然了!平心而論,道光是清代最為節儉、清素的皇帝,其人對奢侈嗤之以鼻,且大力整飭,他想吃冰糖肘子,一問御膳房,竟然要五兩銀子,於是作罷。他問老曹的朝服是多少錢補的,老曹說是7錢銀子,道光頓時感嘆說自己的龍袍補丁花了二兩銀子,一定是內務府的人搗鬼。這比起他的祖父乾隆真不知強出多少!然而,1842年《南京條約》一次就賠償英國人2100萬,這又夠吃多少回冰糖肘子的呢?

  《清宮補聞》中記載:道光在簽署《南京條約》之前的晚上,徹夜不眠,繞殿逡巡,不停的拍案嘆息,等上諭發下後,他連連流淚,說是對不起祖宗。他希望他的繼任能夠為他雪恥。哪知道,他的兒子咸豐連北京城都丟了。左宗棠在出仕之前就說過:曹相國當政,大清朝能好嗎?

  道光的陵寢在修建過程中發生漏水,這在當時來看是絕對不吉利的事,也是清朝氣數將盡的一個外證吧。清朝中衰,乾隆是始作俑者,道光是光大者,此為定評。

  奕詝,這個人如果以其天生的資質來論,清朝入關後的10個皇帝里也只有乾隆能和他比美。他的聰明程度遠在他老子道光之上,然而,他和高宗不同的是,他接手的是個爛攤子,奕詝的資質雖然好,可是,弱點也太突出,真正到了關鍵,反而,露出了怯懦的一面,第二次鴉片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過,奕詝到底比糊塗蛋崇禎要強,他發現了肅順,又通過肅順重用了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使得太平軍最終沒能像李闖王那樣長驅直入,再有,總有人忽視的是,他比他的六弟恭王在有些方面要強的多,雖然,兩人最終都是半斤對八兩。

  在湘淮系統的使用上,奕詝始終是使用而非重用,直到他死前,曾老頭才做到兩江總督,督理四省軍務,奕詝對於督撫專政之於中央集權是洞若觀火的,在這點上,無論是慈禧還是恭老六都不是他的對手,看法沒有他深沉,恭老六對於曾國藩等人幾乎等於縱容,慈禧為了私人慾望,對李鴻章淮系以及北洋的勢力的發展也是睜一眼閉一眼,以致最後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但是,滿清最終是讓奕詝給帶進了深淵,更是因為他的優柔寡斷,妄圖使得慈安等人與肅順等八大臣形成鼎足之勢,不使任何一方危及他的兒子的無上的君權,竟然,白白便宜了慈禧!也是他聽信肅順等人的昏招,沒有及時的化解和老六的矛盾,結果,垂簾聽政,壞了祖宗家法,所以,奕詝絕後也是愛新覺羅家族對他的懲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