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清皇權遊戲> 2、努爾哈赤死亡之謎

2、努爾哈赤死亡之謎

2024-10-04 14:24:59 作者: 上官雲飛

  努爾哈赤,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奠基人。但關於他的死因,史學界爭論不休,始終沒有定論。而爭論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他是被袁崇煥的炮火所傷,鬱悶而死,還是死於探索渾河,或者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第一種說法:死於紅夷大炮

  1626年,68歲的努爾哈赤親率6萬大軍(號稱14萬)南征,一路勢如破竹,不戰而得八座城池,很快兵臨寧遠城下。明朝寧遠城守將袁崇煥嚴詞拒絕努爾哈赤的招降,親率兵民萬人頑強守城。他們在寧遠城上架設了11門紅衣大炮(按:本為紅夷大炮,因清朝以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忌諱「夷」字,故稱紅衣大炮),隨時準備迎接來犯之敵。

  這種紅衣大炮為英國製造的早期加農炮,炮身長、管壁厚、射程遠、威力大,特別是擊殺密集騎兵具有強大火力,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在威力極大的西洋火炮猛烈攻擊的情況下,作為後金大軍統帥而親臨城下督戰的努爾哈赤有沒有受傷呢?

  據朝鮮人李星齡所著的《春坡堂日月錄》記載,朝鮮譯官韓瑗隨使團來明時,碰巧與袁崇煥相見,袁很喜歡他,寧遠之戰時曾把他帶在身邊,於是韓瑗得以親眼目擊這次戰役的全過程。寧遠戰事結束後,袁崇煥曾經派遣使臣帶著禮物前往後金營寨向努爾哈赤「致歉」(實為冷言譏諷),說「老將(按:指努爾哈赤)橫行天下久矣,今日見敗於小子(按:指袁崇煥),豈其數耶!」努爾哈赤「先已重傷」,這時備好禮物和名馬回謝,請求約定再戰的日期,最後終於「因懣恚而斃」。這條史料明確記載努爾哈赤是在寧遠之戰中受了「重傷」,並由於寧遠兵敗,精神上也受到很大的創傷,整日悒悒不自得。在肉體和精神受到雙重創傷的情況下,這位沙場老將終於鬱鬱而終。

  明朝史籍也記載,明朝軍隊曾炮斃一個「大頭目」,專家分析這個「大頭目」就是努爾哈赤。

  《明熹宗實錄》記載,明朝兵部尚書王永光奏稱,在寧遠之戰中,明朝軍隊前後傷敵數千,內有頭目數人,「酋子」一人。薊遼經略高第則奏報,在後金軍隊攻城時,明朝軍隊曾炮斃一個「大頭目」,敵人用紅布將這個人包裹起來抬走了,還一邊走一邊放聲大哭。明人張岱在其所著的《石匱書後集·袁崇煥列傳》中記載,紅夷大炮打死敵人不計其數,還擊中了「黃龍幕」,傷一「裨王」。敵軍認為出師不利,用皮革裹著屍體,一路號哭著撤退了。據此分析,上述史料中提到的「酋子」、「大頭目」、「裨王」即為努爾哈赤本人。

  令人不解的是,清代官書提及努爾哈赤之死時,都說他是得病而死,至於得的是什麼病,則往往諱莫如深。對此,金國平和吳志良的分析是,努爾哈赤在寧遠攻城戰中中炮受傷,隨後又受了袁崇煥這個「小子」的冷言譏諷,回到瀋陽後一直耿耿於懷,怒火中燒,導致傷口惡化,後來前往清河洗湯浴,致使傷口進一步惡化,終於併發症而死。炮傷是努爾哈赤致死的最重要原因。大清一代開國君主竟葬身「西洋大炮」口下,為固軍心,隱瞞、遲報主將傷亡乃古今中外兵法慣伎。因此,可以大膽推斷,努爾哈赤在寧遠之戰中受傷後致死。在沒有新資料以前,這一點似乎可為定論。

  第二種說法:死於探索渾河

  清代史籍有很多有關努爾哈赤臨終前在渾河上情況的記載。《滿洲實錄》載:「天命十一年(丙寅,1626年)七月二十三日,帝不豫,詣清河溫泉坐湯。十三日大漸,欲還京,遂乘舟順太子河而下。遣人召後覺華島明代屯糧城北門遺址位於今遼寧省興城菊花島鄉。迎之於渾河相遇,至艾家堡,離瀋陽四十里。八月十一日庚戌未時崩,在位十一年,壽六十八。國政及子孫遺命預有告誡,臨終遂不言及。」

  

  當時,從本溪清河溫泉坐船順太子河入渾河是順流而下,雖然入渾河後坐船是逆流而上,但是返回瀋陽皇宮也用不了幾天的。由此可見,努爾哈赤從「大漸」至死是有充分時間交待後事的。但是現在看來,無論他是病重在渾河船上,還是沒病,都完全不必讓大妃來陪著滯留在渾河上而不入宮。那時定會有一個渾河的秘密在努爾哈赤的心中隱藏。當時的情況是否應該如此設想:努爾哈赤與大妃相會之時並非已是生命垂危之際,而是招大妃阿巴亥到渾河上相陪,敘說他對渾河的崇敬和戰敗後心中的苦悶。見面後,努爾哈赤並沒有想到自己會死,更沒有想到自己會死得很快,便沒有留下什麼遺訓。而是與大妃談論著渾河、天柱山入渾河之處的風水、渾河這條龍脈之水對他的天之相助,天之旨意;談論著將來他們死後要一同埋葬在福陵這塊風水寶地上。談論著他們的孩子多爾袞的聰慧;談論著讓阿巴亥好好的教養多爾袞;談論著他的子孫後代必將戰勝明朝、必將改天換地、必將逐鹿中原、一統江山。此時的努爾哈赤把心中的無限美好憧憬和遷都瀋陽的心中秘密完全告訴了阿巴亥,並且情緒激動。寄託的心情,希望他的子孫萬代都能穩坐在這條渾河龍脈之上,乘風破浪,永享千年。然而,努爾哈赤卻在這興奮之際內火攻心突然一命歸天了。今天的這種設想是否成立呢?需要後人去進一步的解讀、考證、推理。但是切切不可片面的否定這種設想。

  第三種說法:身患毒疽,不治身亡

  李鴻彬認為,努爾哈赤回到瀋陽以後,一則由於寧遠兵敗,赫赫有名的沙場老將敗在初歷戰陣的青年將領手中,精神上受到很大的創傷,整日心情郁忿;二則因為年邁體衰,長期馳騁疆場,鞍馬勞累,積勞成疾。同年七月中,努爾哈赤身患毒疽,並非炮傷,二十三日往清河湯泉療養。到了八月七日,他的病情突然加重。十一日,便乘船順太子河而下,轉入渾河時,與前來迎接的太妃納喇氏相見後,行至離瀋陽四十里的雞堡死去。

  當然,歷史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