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悲苦孤寂一生的結局
2024-10-04 14:20:19
作者: 上官雲飛
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發。武昌首義後,各省督撫相繼宣告獨立。南方半個中國脫離了清政府的統治,清廷岌岌可危。環顧四周,清廷之中沒有一人能使這行將就木的清王朝起死回生。不得已的情況下,隆裕只好同意請袁世凱出山,任命他為內閣總理大臣,給予軍政全權。
袁世凱東山再起,首先搞垮了攝政王載灃。在慈禧還在世的時候,袁世凱就與載灃水火不相容,載灃甚至要拿槍斃了袁世凱。只是因為慈禧的威力,二人才不得不有所顧忌,勉力相處,終慈禧之世,二人始終共事朝廷。現在慈禧已死,袁世凱掌握北洋新軍,獨攬朝政,他豈能容下載灃?
於是,他迫使隆裕下令攝政王以醇親王歸藩,禁止干預政事。同時與南方革命政府達成妥協,以當民國總統為條件逼迫清帝退位。
在武昌起義後的一斷時間裡,隆裕絲毫沒有她姨媽的處亂不驚的心胸,遇事不順則大哭。而袁世凱外賄奕劻、那桐兩位重臣,內賄太后寵監小德張,利用他們向隆裕施用威脅利誘的手段,使隆裕完全落入他們的圈套。不自覺地主演了清帝退位這場戲。
袁世凱首先讓郵傳部大臣梁土詒唆使駐俄公使陸征祥等電請清帝退位。陸的電文到後,袁世凱假惺惺上奏說,查陸的電文,「語言趨向共和,作為出使外國的大員也這樣說,我很痛心,請聖上不要降旨。」然後又上奏,言國庫空虛,軍餉沒有著落,請朝廷將宮中所存的瓷器變賣來充餉救急。又指使屬下薑桂題電奏清廷,請求朝廷恩准將銀行所存款項分別提回,接濟軍用。
面對這四面告急的場面。隆裕太后沒有別的辦法,只好答應這些請求,令宗人府傳令各王公出錢贍軍,但應者寥寥。袁世凱此時裝作萬分感慨的樣子說:「既然促使我開戰。又不給我軍餉。這簡直是置我於死地。」並面奏隆裕,說軍餉沒有著落,對軍隊譁變的事甚為擔憂,請求隆裕拿出內帑黃金8萬兩充作軍餉。隆裕計無可施,只得應允。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𝒃𝒂𝒏𝒙𝒊𝒂𝒃𝒂.𝒄𝒐𝒎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凱又與內閣大臣聯街上奏清廷,奏請清帝退位。奏摺中大談軍餉緊急、海軍盡叛、強鄰虎視、人心渙散等危急情況,然後又花言巧語地提出「民主如堯舜禪讓」,要求清帝退位,實行共和。並威嚇說:「我皇太后皇上怎麼能忍心讓九廟祖宗受到炮火的震驚,怎麼能忍心被驅出京城,政權被暴力推翻呢?」
袁世凱手捧奏摺到養心殿覲見隆裕太后,隆裕坐在炕上沉默不語。袁世凱跪在紅氈墊上,故作悲痛的樣子,一邊聳動著雙肩,流著眼淚;一邊向隆裕太后斷斷續續地訴說著。並不是偷瞄一眼隆裕的反應。隆裕卻是一言不發,只用手帕拭著淚水。坐在隆裕旁邊的幼小無知的宣統皇帝,不知道地上跪著的矮胖老頭為何人,聽不懂他嘴裡嘟嚕的是什麼,不明白兩個大人因何啼哭,更不會考慮到他未來的生活。
隆裕被袁世凱出色的表演蒙得六神無主,不知所措。袁世凱退下後,她急忙召集王公貴族商量對策。皇族親貴本來就把共和看成洪水猛獸,把袁世凱看作逆臣、革命黨的奸細,想方設法要除掉他。現在聽到袁世凱竟然要清帝退位,證實了他們的看法,更是群情激奮,認為不殺袁世凱不足以平民憤,隆裕被弄得將信將疑,更是舉棋不定。
袁世凱從內宮出來,遭遇了張先培等人的炸彈襲擊,袁世凱先前命人製造的「革命黨人已經遍布於北京城」的謠言,因此得以證實。隆裕看情況危急,也暫時消除了心頭的疑慮,開始相信袁世凱的謠言。她特地派人去慰問袁世凱,而袁世凱則從此稱病不朝。把逼宮的任務交給親信趙秉鈞、胡惟德等人。
袁世凱要逼清帝退位的話被傳出後,皇族親貴中的一些對袁世凱極為不滿人,在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毓朗、良弼、鐵良等人的組織下,成立了「宗社黨」來對付袁世凱。
但此時的隆裕皇后已經完全亂了方寸,軍情不斷送至御前,都是節節敗退的消息。1912年1月7日,她召開了御前會議,討論是否實行共和的問題。奕劻和貝子溥倫受袁世凱賄賂,主張自行退位,實行共和。而溥偉和載澤卻堅決反對,會議不歡而散。
1月19日,隆裕再次召開御前會議,趙秉鈞、胡惟德等人也參加了,他們和受袁世凱賄賂的奕劻、溥倫等人口風一致,都主張清帝自行退位。趙秉鈞恐嚇說,革命黨人力量強大,北方軍隊已不足恃,故袁世凱欲設臨時政府於天津,要隆裕和王公大臣討論。王公大臣們立刻看清了袁世凱的嘴臉,一致反對。胡惟德、梁士詒又言財政困難、軍費匱竭、外國將來干涉等,企圖迫使隆裕表態退位。但是隆裕還是進退維艱,左右為難,趙秉鈞等人看到陰謀無法得逞,立即採取威嚇手段,奏請說:「人心己去,君主制恐難保全,懇請贊同共和,以維大局。」趙秉鈞兄相畢露,指斥王公貴族會而不議,議而不決,聲稱如此以往,就要辭職不干。隆裕不知所措,會議依然無果。
幾天的御前會議,兩派針鋒相對,王公貴族每次都是吵吵鬧鬧,卻沒人能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來,弄得隆裕更加茫然不知所措。除了抱著小皇帝大哭外,沒有其他辦法。
1月26日宗社黨的首領良弼被炸身亡,京師震動。王公貴族聞風喪膽,有些人潛注青島、大連、天津的外國租界,藏匿不出。隆裕更是驚慌不已,為保全清廷,她盡力拉攏袁世凱。她頒發懿旨封袁為一等侯爵,並命退歸藩邸的醇親王載灃親自到袁的住所傳旨,督促袁入宮謝恩。
隆裕一心想用封賞的辦法拉攏袁世凱,使他效忠清室,但是袁世凱雖然接受了封賞,但他並不領情,繼續進行逼宮活動。
為了奪取全國政權,1月29日袁世凱授意楊度在北京發起組織共和促進會,宣市目前行君主立憲為時已晚,為挽救國家危亡,保全皇室,只有實行共和。催促清廷迅速做出選擇,早早退位,隆裕在其催逼下,整日抱著宣統皇帝痛哭流涕。載灃向來缺乏主見,不敢參與決策。皇室貴族束手無策,亂作一團。
隆裕所能採取的唯一辦法是儘可能拖延時日。2月1日,她召開御前會議,提出採取虛君共和政體,即君主不干預國政的辦法把皇帝保留下來。孫中山的南京民國政府和袁世凱都表示反對。隆裕無旁路可走,經過反反覆覆考慮比較,覺得保留性命,退位後享受優待條件,總比覆宗滅族的結局強得多。
無奈,她只好做出了皇帝退位,頒行共和的決定。
1912年2月3日,隆裕太后授袁世凱以全權,與南方民國政府商談清帝退位條件。
2月8日,梁士詒攜擬定的優待條件覲見隆裕太后。大意是:一,清帝辭位後尊號不變;二,每年由民國政府撥給銀四百萬兩;三,暫居紫禁城,日後移居頤和園;四,宮內的執事人員照常留用,以後不得再招閹人;五,原有之私產由民國政府特別保護。
另外,隆裕還向中華民國提出請求:「德崇(光緒)陵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禮,仍如舊制,所有實用經費,均由中華民國支出。」在這些要求都被應允之後,隆裕邊流淚邊顫抖著拿出御寶,在三道遜位詔書上蓋上大印。持續了共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王朝,在她手裡宣告滅亡。
宣統帝的退位詔書起草之後,袁世凱看過,隆裕太后看過,最後正式發布,它大意是這樣的:「今全國人民心理,多傾向共和,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榮,拂兆民之好惡,特率皇帝將統治權公諸全國,定為立憲共和國體,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眾化民國,予與皇帝得以退處寬閒,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這麼一個重大歷史變革,用了很輕鬆的典雅的文字把它交代了。
宣布共和後,皇室已失去了政權。但清廷在紫禁城中中,仍然按照皇室的禮儀,發布上諭。他們靠封建社會長期的影響,靠出賣宮裡的珍寶和從中華民國政府領到的優待經費400萬兩白銀,在宮中仍過著奢靡的生活,保持著皇家舊有的淫威。
隆裕太后仍然住在宮中。她心情憂鬱,很少與外人接觸,沒有人知道她在想些什麼。她這一生,經歷了太多的不幸和轉折,她大概是看透了!
她與宣統帝的關係也日漸疏遠,教養侍奉之事,一概交給太監去管。
由於她整日憂鬱,精神恍恍惚惚,起居也沒有節制,飲食更不加注意,常常讓太監拿著水果袋跟著她,每天只吃些水果。這樣時間一久,身體大病,到了1913年便臥床不起了。
她去世前,正值深夜,世續、溥倫及載灃在一邊侍奉。據說溥倫擬議遺詔,授命醇親王載灃掌管宮中事務之權,但此時隆裕太后已昏迷不省人事。世續等大聲呼喚,不見太后醒來。小德張來到近前,在枕前大聲呼喚說:
「現在世續等王爺看太后身體欠安,宮中事務請下旨命醇親王管理。」這樣喊了三次,隆裕才睜開眼,輕輕地點了點頭,很久才說出一句話:「叫皇帝來。」
太監連忙把溥儀抱到床前,太后指著溥儀,使出全身的力氣,慢慢地說:「他太小,你們不要難為他。」
說完,兩眼一閉,命歸黃泉。
隆裕皇太后死訊傳出,袁世凱表示悼念,參議員外交團發了悼唁,國務院及清室為隆裕太后舉行了大規模的公祭和喪葬儀式,並在故宮太和殿前搭起了彩牌樓。民國對滿清皇室真可謂不薄呀!
隆裕的葬禮時隆重莊嚴。除了曾經的王公大臣外,國務院總理和總統袁世凱的代表、各國務員、各局長並各部代表及海陸軍等人參加祭典的達300多人。末代太后隆裕就這樣結束了她悲苦、孤寂的一生!也帶走了她一生的無奈與酸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