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鬻賣官職珍妃受杖
2024-10-04 14:19:56
作者: 上官雲飛
光緒二十年(1894年)朝鮮事件初起時,朝廷中大多數人對於日本的實力都估計不足,將日本看成是「蕞爾小邦」,以為只要天朝震怒,便可一舉蕩平,因此主戰觀點一直占據上風。開戰後,隨著中國海陸軍的節節敗退,慈禧太后及其恭親王、慶親王、軍機大臣孫毓汶、徐用儀等開始試探妥協的途徑。根據恭親王建議,太后命戶部左侍郎張蔭桓前往天津,與李鴻章協商邀請各國調停。翁同龢等帝黨人物,雖然提不出挽救時局的良策,但堅決反對議和。在他們看來,妥協就是賣國。他們保持高亢的抗敵論調,某種程度上也是明哲保身的一種策略,以避免輿論的壓力。
本章節來源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
戰爭爆發後,北京糧價開始飛漲,從最初的3兩4錢購140斤攀升至12兩購100斤。京官們開始安排眷屬還鄉。北京至津沽的車價漲至七、八兩乃至十餘兩也往往不可得。京師綠營兵奉調出征山海關,有「爺娘妻子走相送,哭聲直上干雲霄」之慘。目擊者記載:「調綠營兵日,余見其人黧黑而瘠,馬瘦而小,未出南城,人馬之汗如雨。有囊洋藥具(鴉片煙槍)於鞍,累累然;有執鳥雀籠於手,嚼粒而飼,怡怡然;有如饑渴蹙額,戚戚然。」這與成千上萬日本男女揮舞太陽旗,唱著軍國主義歌曲,歡送親人上前線的情景,形成鮮明對照。
11月24日,旅順失守的消息傳到北京,恭親王、慶親王、翁同龢、李鴻藻等樞臣默坐哀嘆。最後決定起草詔書,將李鴻章革職留任,摘去頂戴,著迅赴大沽、北塘等處巡閱布置。這不過是例行公事而已。封疆大吏丟失疆域城池,本該深究查辦,但此時撤去李鴻章,就無人收拾局面,統領將士。翁同龢日記載,慈禧太后在指斥李鴻章貽誤軍機後,也深感淮軍難馭,只能表示暫不可動。
26日,慈禧太后單獨召見樞臣。在討論完旅順局勢後,她突然宣布,將瑾妃、珍妃降為貴人。前方形勢緊迫,內廷卻鬧家務,不由得樞臣大吃一驚。瑾妃和珍妃是宮廷政治的犧牲品。這對姊妹花剛進宮時,都是養在深閨中的千金小姐,並不懂得什麼政治。進宮之後,恰逢皇帝和隆裕皇后不睦,她們便利用女人的本能和智慧,努力博得皇帝的寵愛。尤其是聰明伶俐的珍妃,不僅參予協助皇帝料理政務,連慈禧太后披閱奏章時,也從旁窺伺,體察懿旨。她還恃寵在皇帝面前舉薦私人,一個是她的兄弟志銳,一個是她的蒙師文廷式。皇帝雖然親政,卻缺乏羽翼,難以同太后形如密網的控制相抗衡,極想親擢一二通才以資驅使,又苦於難覓親信。不管這二人是否牽扯兩妃的裙帶,都不失為當朝名士,思之再三,決定提拔志銳為禮部侍郎,文廷式為翰林院侍讀學士。
在老於世故的皇太后看來,年方十八的珍妃不正是自己青年時代的影子嗎?在慈禧看來,她也會重複當年自己的道路。
這是她斷斷不能容忍的。且看朝中,文廷式,以及珍妃的長兄志銳等人都主張對日作戰,支持光緒帝掌權,反對慈禧太后干預朝政,反對手持外交事務的李鴻章對日妥協退讓的主張。志銳公然參劾她的心腹孫毓汶、徐用儀,御史安雄峻、張仲炘、侍讀學士文廷式、侍郎長麟也點名指斥李鴻章,其勢洶洶,宛然形成一股勢力。連皇帝也大有主張,不大遵從她的控制。而在後宮波瀾中,她又偏向娘家侄女隆裕皇后,不能容忍光緒皇帝專寵珍妃一人。就在此時,李鴻章授意其心腹——御史楊崇伊上奏慈禧誣陷說,文廷式企圖支持珍妃奪嫡,取代隆裕皇后,反對慈禧聽政,支持光緒自主朝政。慈禧接到奏報,以「交通宮闈,擾亂朝綱」的罪名,迅速做出罷黜兩妃的決定,將文廷式革職,押回原籍,永不錄用。並授志銳任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遠遠地放逐出京。太后外戰外行,內戰卻有潑辣手腕。珍妃在這件事過後,又因私賣官缺一案泄漏,並且頂撞慈禧,使慈禧更為惱火。
事情是這樣的。珍妃為人很大方,對宮中太監時有賞賜,太監們得些小恩小惠,也都竭力奉承這位「小主兒」。但時間一長,這位「小主兒」也被捧得有點不知所以,漸漸失去自我節制,畢竟她還是個孩子。清宮有制,皇后每年例銀不過千兩,遞減至妃這一級別,每年僅300兩,嬪為200兩。珍妃用度不足,又不會節省,虧空日甚,遂不能不挖找生財之道。這樣,就有了她與太監聯合起來向外受賄賣官的事兒。
賣官的契機是光緒皇帝同她談起籌建海軍的事,告訴她,李鴻章已同英國領事談妥購買幾艘軍艦,只是國庫空虛,無法辦到。她便對光緒說:「日下財政困難,莫如索性賣官,國家就可以得到一筆收入,這樣就可以彌補財政的不足,買軍艦什麼的,也就有了著落。」她的這一「改革」方案得到光緒皇帝的認可,並被批准她和她的胞兄志琦來實施。
珍妃依靠胞兄志錡,串通奏事處太監拉官縴——收人錢財為人跑官。奏事處乃是太監與朝廷官員傳達溝通之處。因為有利可圖,當時太監中最有勢力的有郭小車子(意為「小車兒不倒只管推」)、奏事太監文瀾亭、慈禧掌案太監王俊如諸人,均染指其中。珍妃住景仁宮,景仁宮太監亦多有涉及。私賣官職所收之賄款,一部分供給珍妃,其餘由各層分肥。珍妃的主要「任務」是向光緒求請,最後搞定,「功勞」最大,自然分贓亦最肥。然這種事可一可二不可三,畢竟會有影響,日漸彰顯。有一次甚至賣到上海道員,搞出風傳一時的魯伯陽被劾案,惹動外界輿論紛紛。史籍記載:「魯伯陽進四萬金於珍妃,珍妃言於德宗(光緒帝),遂簡放上海道。江督劉坤一知其事,伯陽蒞任不一月,即劾罷之。」光緒20年甲午(1894)四月間,珍妃又為玉銘搞定四川鹽法道一職,按例這一級別的新官放任,要由皇帝召見一下。光緒在召見時問玉銘在哪一衙門當差?居然對曰在木廠,光緒聞之駭然,於是命其將履歷寫出,那玉銘竟久久不能成字,原來是一文盲。光緒大驚,於是另下一旨:「新授四川鹽法道玉銘,詢以公事,多未諳悉,不勝道員之任。玉銘著開缺,以同知歸部銓選。」此事風播朝廷內外,慈禧聞後切責光緒,要求他必須追究責任。明清兩朝明令規定:後宮不得干預朝政。何況居然推薦一個文盲去當道員,也實在不像話。
珍嬪她們勾結太監引線,賣了一些官缺,得錢除上繳國庫外,有一部分則落入她和志琦的私囊。這件事被隆裕太后打聽到報告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雖已讓光緒親政,但仍時刻關注朝政。她對光緒的一些維新措施本來就不滿,一貫認為「祖制沒有的東西就不是好東西」,當得知珍妃竟敢勾結太監私下賣官,還趁機貪污,豈能不火冒三丈?於是有了珍妃被杖責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