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清后妃傳奇> 4、死後亦難安眠於地下

4、死後亦難安眠於地下

2024-10-04 14:19:33 作者: 上官雲飛

  慈禧生前在政治上權威顯赫,在生活上享盡了人間富貴,而她為自己所修築的陵墓更是極盡奢華。慈禧的陵寢,是清東陵建築群中最有看頭的一景。明樓紅牆,黃瓦飛檐,雖與同為皇太后的慈安陵隔一道馬槽溝,以完全相同的規模和樣式坐北朝南並立,但內在裝修與細節設計卻不能同日而語。

  咸豐皇帝駕崩後,慈禧的親兒子載淳繼位,在這年僅六歲的同治皇帝背後,慈安和慈禧亦作為東、西太后垂簾聽政。同治五年後,兩位皇太后即選中東陵的風水寶地菩陀峪和普祥峪建陵寢,由於清二百年歷史上還沒有兩個皇太后一起建陵的先例,如何建陵便成了無制可依無章可循的難事,在承修大臣提出的同葬一陵(棺槨並排無高低貴賤之別),或者一陵兩地官的上奏被慈禧否定後,最終實施了建兩座陵的方案,建陵經費則通過提高賦稅的方法解決。這兩座陵於同治十二年八月(1873年)同時開工興建,到1879年同時完工,慈安陵居西,慈禧陵居東。兩座陵墓建築規模大體相同,但慈安陵共用白銀260萬兩,而慈禧只用了227萬兩。當時雖為兩宮皇太后共同執政。可慈安地位高於慈禧。慈禧是一爭強好勝女人,哪能甘居他人之後呢。其實在所有皇后陵中均屬上乘,可是慈禧對此並不滿足。慈安死後,西太后大權獨攬,惟我獨尊,於1895年借其陵寢滲水之機,下令拆除三大殿重新修建,整個工程長達13年之久,耗資巨大,直至慈禧死時才休止。雖然陵制已定,老佛爺在陵寢局部的規模與樣式上不僅另闢新徑,還極盡揮霍之能事,在內裝修和建築細節上大做文章,使重修的慈禧陵成為清代最豪華獨特的一座皇家陵寢。

  重建的慈禧陵,用料之精美、工藝之高超、裝修之獨特,均居明清帝後陵之乎,堪稱慈陵之「三絕」。

  一絕,用料之精美。步入慈禧陵隆恩門,一眼就看獨具一格的紅褐色門窗菱花和梁枋斗拱,渾然一體,給人以清心悅目之感。乍看不如宮廷中常見的紅漆彩樑柱那麼艷麗,細瞧才可發現木質紋理精細、色彩典雅。這是一種名貴的黃花梨木,多產於海南島。遍訪各處建築,用此木建殿堂者,唯有慈禧陵一處。在三殿64根柱子當中,除隆恩殿7米高的金柱、中柱為包廂外,其餘均為直徑1米、高3.65米的獨根筆直的原木。這些名貴的材料,構成了慈禧陵木質精美之一絕。據清史記載,僅三大殿所用的葉子金就達4592兩以上。而這貨真價實的金碧輝煌雖然經過盜墓者貪婪的洗劫,如今依然可見那「金絕」的豪華殘跡與碎片。至於木絕,也足以讓人瞠目,三大殿的梁枋都是用木中上品黃花梨木製成的,據說這種木質堅硬、紋理細密的木料現在已瀕絕種,其價以斤而論,稱得上是寸木寸金;而慈禧的棺槨,更是用極名貴的金絲楠木製作的。

  二絕,工藝之高超。慈禧陵三殿裡里外外梁枋各處彩畫,全部貼金。三殿64根柱子,完全採用鍍金嵌飾,比北京故宮太和殿內的6根金柱還要華麗。三殿內外的大小30塊磚牆及228平方米的範圍內,雕刻著「五福捧壽」、「綾帶盤長」、「萬字不到頭」等,並在磚上節掃紅、黃金粉,使之顯得更加金碧輝煌。金飾的豪華、美輪美奐堪稱一絕。

  三絕,裝修之獨特。為顯示女人當政,隆恩殿周圍石雕欄杆上,均雕刻了「鳳引龍」圖案。殿前正中長3.18米、寬1.6米的陛階石上,雕刻著一龍一鳳:丹鳳凌空展翅,穿雲俯身向下;蛟龍出水曲身,騰空昂首向上。鳳引龍,相戲火珠。在隆恩殿周圍69塊漢白欄板上,也精心雕刻了「鳳引龍」圖案。尤其是欄板之間的76根望柱,最為標新立異。皇家建造的石欄望柱中,「龍鳳望柱」等級最高,大都在望柱頭上以一龍一鳳相間排列。慈禧陵的月台望柱更不同一般,單單雕刻著穿雲翔鳳,神態洋洋自得。這一組組、一對對的「鳳引龍」圖案。整個雕欄共雕琢了240隻鳳,308條龍,像這樣寓意其中的雕刻,世屬罕見,怎能不稱這之為一絕呢!這種出自皇室的獨一無二的「一鳳壓兩龍」的造型,與石欄板上龍追鳳的圖案彼此呼應,一起強化並張揚著皇權的性別寓意;殿前龍鳳丹陛石上的雕刻更是石雕珍品。它的構圖打破了傳統的龍鳳並排格局,顯示的是新穎獨特的鳳在上龍在下圖案,加之高浮雕與透雕所創造的栩栩如生的立體感和鳳舞龍飛氣勢,將至高無上皇權的性別強調指向極致。

  慈禧太后萬萬沒有想到她死後僅僅幾十年後,就有人興師動眾地來盜挖她極盡奢華的墳墓。1928年夏,流氓軍閥孫殿英在河北省遵化縣製造了一起駭人聽聞的盜陵竊寶案。所盜的兩座墓葬中,一座是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一座是慈禧太后的東陵。

  然而,當時的動亂年代中,首犯孫殿英不僅逍遙法外,照舊領兵當官,而且日後步步高升,直至升到先遣總司令;所捕獲的重犯譚溫江也被保釋出獄,繼續當他的師長……這種反常現象正是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

  孫殿英是河南省永城人,本名孫魁元,號殿英,人們大都叫他孫老殿。

  民國初年,軍閥連年混戰,割據為王者比比皆是。孫殿英也乘勢而起,糾集了一批土匪、賭鬼、煙販等組成隊伍,稱雄一方。為謀取更大的勢力,孫殿英先後投奔過豫西鎮守使丁香玲、國民軍長葉荃等人,後又轉投胡匪出身的張宗昌,深受張的賞識,被任命為師長。孫殿英搖身一變,通過種種卑劣的手段,將自己的部隊發展成為一個流氓軍事集團。後來,孫殿英率部與國民黨作戰,開始很有利,後來見形勢不妙,便投降蔣介石,被任命為第六軍團第十二軍軍長,在河北遵化一帶駐防。1928年夏,孫殿英率部駐紮薊縣馬伸橋,這裡與清東陵只有一山之隔。

  

  對於孫殿英來說,清室皇陵無疑是他垂涎已久的一塊大肥肉。清室皇陵共有五處,三處在遼寧省,兩處是滿清入關後在河北省遵化縣和易縣的東西二陵,這是清陵的主要部分。乾隆時期是滿清最鼎盛的時期,慈禧太后則是滿清掌權者中窮奢極欲者之一,所以,這些陵墓也以乾隆皇帝及慈禧太后的陵墓最為奢侈,裡面放置了無數稀世珍寶。

  當年清室讓位時,東陵不僅設有護陵人員,機構仍然承襲清制,而且還有旗兵、綠營兵駐陵守護,宗人府、禮工部等機構分別承擔陵寢一切事務。但是隨著世事的變遷,東陵漸漸脫離清室的掌握,落入北洋軍閥手中。護陵大臣名存實亡,常不在官署,不僅不能有效保護陵墓,反而串通他人,倒賣財物。於是,對東陵的破壞與日俱增,直至有人企圖全面挖掘偷盜,大發橫財。

  1928年春,原奉軍收編之積匪馬福田率部叛逃,直奔清東陵旁的馬蘭峪,蓄意長期挖墳盜寶。當時,國民革命軍北伐已進入河北地區,奉軍北撤,而冀東一帶散匪非常多,異常肆虐。在這種情況下,國民革命軍派出孫殿英部前往剿撫。路途中,孫殿英屢見被拆毀的東陵殿宇木料被大量盜運,遂起了不義之心。接著,他得知馬福田進駐馬蘭峪準備掘陵的消息,認為天賜良機,馬上命令第八師師長譚溫江連夜率兵前往,趕跑了馬福田。同時,為遮人耳目,他們到處張貼布告,聲稱部隊要搞軍事演習,開始有計劃的盜墓行動。

  7月上旬,孫殿英部以軍事演習施放地雷為名,驅走全部守陵人員,封鎖關隘,實行戒嚴,大肆洗劫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普陀峪定東陵。由於封鎖嚴密,所以外界雖有傳聞,卻不明真相。在動手盜陵的第三天,譚溫江前往北平晉謁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打探風頭,一見風平浪靜,次日馬上返回東陵,放手盜掘。整個盜墓活動充滿了罪惡與貪婪。

  盜墓之前,孫殿英先致函遵化縣知事,以體諒地方疾苦、不忍就地籌糧為由,要求遵化縣代雇騾馬車30多輛,以便從其他地方裝運軍糧。就這樣,孫殿英便為轉運盜墓財寶鋪好道路。當年留下的照片表明:起初,匪兵們並不知道地宮入口,而是遍地開挖,寶頂上、配殿外、明樓里都留下了他們挖掘的痕跡。1928年7月盜墓隊最終找到了地宮入口。原來,在高大的明樓後面,有一個「啞巴院」,傳說招募的工匠都是啞巴,以防止工人泄露工程的機密。在啞巴院北面的琉璃影壁,影壁之下就是地道入口。清東陵的陵寢結構大同小異。琉璃影壁下正隱藏著地宮入口。如果從正面橫向挖掘,會遇上條磚砌死的隧道;如果從寶頂上垂直往下開掘,則會增加多倍的距離;而如果從琉璃影壁下直接墜入,便能就近打通金剛牆,從最短途徑進入地宮。能找到這個捷徑的人,恐怕熟知內情。慈禧陵和乾隆陵稍有不同,由於封建等級制度的限制,慈禧陵沒有啞巴院。在明樓底下進入古洞門,過道盡頭則是一道內部澆鑄了鐵筋的牆壁,它的裡面就是「金剛牆」。地宮的入口就在這金剛牆下。東陵修建得十分堅固,要完全刨開地磚不是件容易的事,匪兵們盜寶心切,便動用了炸藥。在硝煙瀰漫的殘磚斷石中,再向下深挖數丈,終於呈露出一面漢白玉石牆,它就是金剛牆。從牆中間拆下幾塊石頭,露出一個黑森森的洞口。一進宮門,匪兵們便被宮中金碧輝煌的建築迷住了,他們瘋狂地搶掠著,從腳下的金磚到天花板上的金龍,無不被他們奪走。而譚溫江此行的最大目標是要找到慈禧的地宮。入地宮的路徑非常隱秘,匪兵們一時無法找到。於是,他們抓到一位曾在這裡建陵的老人,動用各種刑法,逼迫老人說出地宮的門路。地宮的入口找到了,但十分堅固,普通器械根本無法打開,最後,他們搬來炸藥,這才打開入口。

  順著入口往下摸走,先是來到一道高3米、寬3米的漢白玉石門,連砸帶撞之下,石門打開,匪兵繼續向前摸走,緊接著打開第二座石門,他們發現了裡面的「金券」、正中的漢白玉寶座上面停放著慈禧太后的豪華棺槨。就這樣,那些神秘的珍寶出現在匪徒們的眼中,慘遭他們搶劫和破壞……

  東陵里究竟有多少財寶,歷史上有過記載。早在慈禧生前,地宮剛修好之時,便有大量殉葬物品陸續送入安放,直到慈禧入葬關閉地宮為止。

  就在譚溫江率部挖掘慈禧墓地宮的同時,第七旅旅長韓大保正打著軍事演習的幌子,挖掘規模更大的乾隆陵墓。地宮中的珍寶同樣被洗劫,棺中屍骨被拽了出來,扔在泥水之中。

  10日,孫殿英乘汽車返回馬蘭峪。11日,20餘輛大車滿載珠寶回到司令部。此時,全國的報紙仍沒有登出任何消息。直到8月初,路透社才有電訊透露此事,某些報紙予以採用,但仍未引起人們的注意。直到事發一個多月後的8月13日,《中央日報》才報導了「匪軍掘盜東陵的慘狀」,這才轟動全國,此事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特大新聞。

  對東陵盜寶事件反應最大的莫過於末代皇帝溥儀。此時溥儀被逐出宮還不到四、五年,寓居天津張園,與遺老之間以君臣相稱,自我維持小朝廷局面。清室和遺老們分別向蔣介石和平津衛戍司令閻錫山以及各報館發出通電,要求懲辦孫殿英,要求當局賠修陵墓。張園的靈堂決定要擺到陵墓修復為止。起初,蔣介石政府的反應還好,下令讓閻錫山查辦此事。孫殿英派到北平來的一個師長被閻錫山扣下了。隨後不久,消息傳來,說被扣的師長被釋放,蔣介石決定不追究了……溥儀及清室遺老們非常憤怒就不說了,單說溥儀在上面提及的那位被抓獲的師長,此人正是盜墓重犯譚溫江。當孫殿英、譚溫江等獲得珍寶後,他們急於銷贓,於是潛往北平,暗中委託古玩商黃百川代為銷售珍寶。結果被警備司令部偵察得知,黃百川、譚溫江於9月初先後被捕獲,關押起來。

  人證物證俱在,已很明顯地證明是孫殿英率部所為。但官兵對此仍然含糊其辭,在當時的報紙及官方來往函電中,對盜陵部隊的番號以及主犯孫殿英的名字均諱莫如深,避而不提。即使南京政府也沒有表態。然而,東陵盜寶案畢竟是一件重大的案件,大量國寶不知去向,激起了民憤。此案不可避免地當做特大案處理,即使是做做樣子,國民黨政府也必須堂而皇之地實施,但都在走冠冕文章而已。

  由於案情重大,審理此案的審判長必須具備上將身分,審判官必須具備中將身分,法官也需要具備少將身分。商震受任審判長後,即命令遵化縣緝拿盜陵正犯歸案。孫殿英壓根沒被列入緝拿名單,國民黨當局正倚重他所率領的上萬人的軍隊,派他討伐張宗昌去了。已捕獲的譚溫江曾被保釋在外,如今迫於社會輿論壓力,將其重新收押起來。第六軍團總指揮徐源泉將譚溫江以前呈報馬蘭鎮剿匪所得的東陵珍寶加封移送到衛戍司令部,並向外界表態,決不寬徇屬下。與此同時,警方又緝拿到幾名嫌疑犯,一併收押,等候審訊。從1929年4月起,軍事法庭開始了斷斷續續的預審。

  庭後,商震與審判官和法官約定再次召開會議,討論最後判決書,呈報軍政部請示辦法,其中罪輕者須「酌量分別首從,以資判決」。本案罪名大致分為掘墓、盜竊、軍人犯罪等許多項。

  6月14日,軍事法庭請有關專家檢查贓物。15日召開會議,將「判決草案」的全部卷宗匯訂成冊,賚送赴京。會議上,商震等將判決書理由逐一說明,並聲述完全根據軍法,毫無偏袒徇私之處。最後署名蓋章,派員送往北京。所獲贓物及其他一切物件,均行加封縝密保存。借用河北省政府印信,加蓋印信諸事,當日辦妥,送往北平,靜候軍政部軍法司宣判執行。

  最高當局對此案遲遲沒有判決。幾個月過去了,孫殿英卻在作戰中收穫不小,在嵩山附近民軍中收撫了2萬多人,聲勢更大。不久之後,孫殿英被授為安徽省主席,成為割據一方的土皇帝。軍閥最終還是軍閥,而且慈禧墓中的財富也幫助了她鞏固並擴充了他的力量吧!孫殿英則於不久之後又任新的職務,率領部隊討伐自己的舊上司張宗昌去了。他之所以能夠如此安然,不僅與他當時的勢力有關,而且與他所進行的「地下活動」大有關聯。也許審判的目的就是為了分贓。

  孫殿英自己對那些暗地交易並不忌諱,反而頗為得意地告訴別人。他承認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墓確是用炸藥崩開的。根據《孫殿英投敵經過》中的記載,孫殿英曾回憶說:「乾隆的墓修得堂皇極了,棺材裡的屍體已經化了,只留下頭髮和辮子。陪葬的寶物不少,最寶貴的是頸項上的一串朝珠,有108顆,聽說是代表十八羅漢,都是無價之寶。其中最大的兩顆朱紅的,我在天津與戴笠見面時送給他做了見面禮。還有一柄九龍寶劍,有九條金龍嵌在劍面上,劍柄上嵌了寶石。我托戴笠代我贈給委員長或何部長,究竟他怎樣處理的,由於怕崩皇陵案重發,不敢聲張。慈禧太后的墓崩開後,墓堂不及乾隆的大,但陪葬的寶物卻多得記不清楚。慈禧從頭到腳,一身穿掛都是寶石,量一量大約有五升之多。慈禧的枕頭是一隻翡翠西瓜,我托戴笠贈給宋子文院長了。她口裡含的一顆夜明珠,分開是兩塊,合攏是一個圓球,分開透明無光,合攏則透出一道綠色的寒光,夜間在百步之內可照見頭髮。聽說這個寶貝可使屍體不化,難怪慈禧的棺材劈開後,老佛爺好像在睡覺一樣,只是見了風,臉上才發了黑,衣服也有些上不得手。我將這件寶貝夜明珠托戴笠代我贈給了蔣夫人。宋氏兄妹收到我的寶物之後,引得孔祥熙部長夫婦眼紅,接到戴笠的電告後,我選了兩串朝鞋上的寶石送去,才算了事。」此外,孫殿英還送給閻錫山價值50多萬元的黃金,送給監察院長珍貴的古玩……無怪乎這些當官掌權的國民黨要員起初積極查詢此案,到後來卻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因此,孫殿英才得以逃脫法網。

  如此一件特大案件就這樣以鬧劇形式不了了之。孫殿英繼續官運亨通,譚溫江也繼續當他的師長。直到十幾二十年後的解放河南湯陰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將這一罪大惡極的軍閥抓獲。後來,孫殿英死於戰犯收留所中。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