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輔佐順治登基固位
2024-10-04 14:18:45
作者: 上官雲飛
河北遵化縣馬蘭峪的清東陵,群山環抱,蒼松掩映,乃清初順治皇帝親點的「萬年吉地」,清代在這裡先後修建了九座帝後陵和五座妃園寢,安葬著順治、康熙、乾隆、咸豐和同治五位皇帝和眾多后妃。今天,清東陵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成為一處著名的旅遊景區,吸引著眾多遊客紛至沓來。
進入陵區,人們首先看到的是昌瑞山下一座孤立於風水牆外的陵園。仔細觀覽,於殘垣斷壁間仍可發現其規制相當特殊。該陵沒有馬槽溝、玉帶河和券橋,但陵前建有神道碑亭。進入大門,但見其三座門位於享殿之前,隆恩殿已拆,僅存基址。有資料及舊照片顯示該殿並非帝後陵中常見的歇山頂,而是規格更高的重檐廡殿頂,突顯陵主的高貴尊崇。這就是昭西陵,陵中安葬的是清初有名的孝莊文皇后。
歷史上的孝莊文皇后,姓博爾濟吉特氏,名叫布木布泰(或譯作本布泰),野史傳說中說她名叫大玉兒實在沒有根據。她出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1613年3月28日),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寨桑的二女兒。科爾沁蒙古較早就歸附了後金,並與後金聯姻,以鞏固雙方的政治聯盟關係。後金天命十年(1625)二月,時年十三虛歲的布木布泰由哥哥吳克善伴送至後金新都遼陽,嫁給了努爾哈赤第八子三十四歲的皇太極為側福晉,也就是偏房。而早在11年前,她的親姑姑哲哲已嫁與皇太極為正房大福晉,九年以後的天聰八年(1634),已繼承汗位的皇太極又娶了她的姐姐海蘭珠,於是姑侄三人同事一夫。
本章節來源於𝑏𝑎𝑛𝑥𝑖𝑎𝑏𝑎.𝑐𝑜𝑚
婚後,布木布泰接連為皇太極生下三個女兒。天聰三年(1629)生皇四女,後來受封為固倫雍穆長公主;天聰六年(1632)生皇五女,後來受封為固倫淑慧長公主;次年,又生下皇七女,後來受封為固倫端獻長公主。三位公主,成年後分別嫁與蒙古貴族弼爾塔哈爾、色布騰和鏗吉爾格。
到了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稱帝於盛京(瀋陽),同時建立後宮制度,在其眾多妻妾中分封了五宮后妃。布木布泰被封為莊妃,居次西宮——永福宮,皇太極頒給她的冊文用滿、蒙、漢三種文字寫成,文辭簡約:「……茲爾本布泰,系蒙古廓爾沁國之女,夙緣作合,淑質性成。朕登大寶,爰仿古制,冊爾為永福宮莊妃。爾其貞懿恭簡,純孝謙讓,恪遵皇后之訓,勿負朕命。」莊妃的姑姑哲哲當然是正位中宮為皇后,比莊妃後入宮的姐姐海蘭珠被封為宸妃,位居東宮——關雎宮,地位僅次於皇后。其他兩位西宮麟趾宮貴妃、次東宮衍慶宮淑妃,原為察哈爾蒙古林丹汗之妻,皇太極征服察哈爾部後娶之,並做這樣的安排,主要是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因此,在後宮中,莊妃姑侄的地位是最突出的,除姐姐宸妃最受恩寵外,最年輕的莊妃也是比較受寵愛的。特別是崇德三年(1638)正月,宸妃所生被皇太極視為皇嗣的皇八子夭折,莊妃恰逢時機地於兩天後生下了皇九子福臨,更加抬升了她的地位。
清代官書稱莊妃曾「輔佐太宗文皇帝」,但在太宗皇太極時期,年輕的莊妃還不大可能在政治上有多少展露與作為。只有民間盛傳「莊妃勸疇」的故事,為後來「太后下嫁」之說作了鋪墊,似乎這位聰明美麗的莊妃娘娘慣施美人計。崇德七年(1642),明清松錦大戰,關外明軍的最高統帥薊遼總督洪承疇兵敗被俘,被押解到盛京。皇太極迫切希望洪承疇能夠歸降,為其所用,遂派范文程等一干漢族官員輪番前往勸降。但是,洪承疇似乎意志很堅決,不為所動,在獄中絕食等死,急得皇太極一籌莫展。一天夜裡,牢門輕啟,莊妃飄然而至,手進參湯,一席話打動了洪承疇,使其回心轉意,拜倒在石榴裙下,歸降了大清,後來為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這個故事被很多文學作品演繹得很生動。但是據史書記載,洪承疇被俘之初拒不投降,卻被皇太極抓住了他的思想弱點,親自出馬招降成功。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清太宗皇太極患腦溢血突然病故,因為他生前未立嗣子,所以:「諸王兄弟,相爭為亂,窺伺神器」。當時爭奪皇位最激烈的是在睿親王多爾袞(太宗之弟)和肅親王豪格(太宗長子)叔侄之間,兩白旗貝勒大臣支持多爾袞,兩黃旗貝勒大臣擁戴豪格,雙方劍拔弩張,大有火併之勢。
這時善於謀略的莊妃,雖然沉浸在年輕喪夫的悲痛之中,仍不忘國事,看到了滿族貴族內部出現的繼統危機,如果處理不好,必然影響清的前途,因此她為了清統治階段的根本利益,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挺身而出,干預此事,設法使自己的兒子福臨繼承皇位,以此來平衡協調多爾袞與豪格雙方的爭奪,從而制止一場自相殘殺的悲劇。
當時她施展巧妙的政治手腕,籠絡各方力量,特別是將多爾袞叫進宮來,施加壓力,立其子福臨。在崇政殿諸王商討立嗣會議上,有人提出要立豪格,可是他對形勢估計不足,卻虛假的表示謙讓,「固辭退去」,而立於殿外的兩黃旗大臣舉行武薦,要求「立先帝之子」。大貝勒代善表示贊成,除了豪格以外,顯然包括福臨。多爾袞見此情景,雖然有人「勸睿親王即帝位』,但是他看到面對的形勢不利,而莊妃會前要求立福臨,正是擺脫眼前困境的唯一辦法,於是對自己「即帝位」,「猶豫未允」,採納了莊妃的意見,表示同意「立帝之子」,既然豪格「固辭退去」,便提出要立年方六歲的福臨為帝,所謂「八高山(即固山)軍兵,吾與右真王(即濟爾哈朗)分掌其半,左右輔政,年長之後,當即歸政」。
這個折衷方案,即尊重「立先帝之子」的要求,又便於日後對幼帝的控制,因此為雙方貝勒大臣所接受。莊妃在這場繼統鬥爭中取得了勝利,不僅阻止了滿族貴族的內訌,而且使其子福臨繼承了皇位,成為清朝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自己則被尊為皇太后。
因順治元年(1644年)清入關後,攝政王多爾衰的權勢不斷擴大,企圖做皇帝的欲望也日益增加,為此他植黨營私、打擊異己、獨專朝政,竟為自己建碑記績,命史官按帝王禮制記攝政王起居注,停止御前跪拜禮、私制御用服飾等等,根本不把順治帝放在眼裡,以皇帝自居,因此「大權在握,關內關外咸知有睿王一人」。皇太后見多爾袞所作所為,深知他隨時都可能發動政變,奪取福臨皇位,這必導致滿族貴族內部混亂和鬥爭,不利於清初的統一,也不利於她們母子的命運,於是她為了對付這種危急的形勢,粉粹多爾袞奪位陰謀,保住兒子福臨的皇位,採取以下策略:
一是韜晦之計。皇太后表面上對多爾袞準備奪位稱帝的種種行徑,皆無動於衷,置之不理。而幼帝福臨在母后的授意下,「遨嬉膠檜,漁獵鄙事,無不為之」,因此多爾袞「安意無猜,得以善全」。這就起到了麻痹和延緩多爾袞政變的作用。
二是密切感情。關於太后下嫁之說,眾說紛紜,不過蒙古族和滿族有兄死則妻其嫂的傳統習俗,後來雖經禁止,但影響仍存在。明遺臣張煌言在《建夷宮詞》一詩中云:「上壽筋為合晉尊,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官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似指太后下嫁,正史無記載,王佩環先生在《清宮后妃》一書中有敘述,也認為有此事。與多爾袞加強感情聯繫,以確保福臨的地位和政局的穩定卻是事實。
三是尊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順治五年(1648年)十一月,順治帝「加皇叔父攝政王為皇父攝政王,凡進呈本章旨意,俱書皇父攝政王」,同時宣示中外,在給朝鮮國「咨文中有皇父攝政王之語」。從形式上密切多爾袞與福臨的關係,在表面上提高多爾袞的政治地位,以達到穩定、約束、限制多爾袞的作用。
莊妃的這些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多爾袞的皇帝夢始終未能實現,當他犯病時,曾無可奈何感嘆地說:「若以我為君,以今上居儲位,我何以有此病症」。順治七年(1650年)十一月十三日,時值寒冬,多爾袞心情不好,不顧身體有病,帶領王公大臣往邊外圍獵,不慎從馬上摔下受傷,經過簡單治療,又上馬繼續追獵,此時「度不自支」,頓回到喀喇城。他見病情日益加重感到不久於人世,但對奪位稱帝未成,在彌留之際,秘召其兄「英王(阿濟格)語後事,外莫得聞」。但是從阿濟格事後種種詭秘行動分析,是對攝政王權力的交接有所安排,因此他積極「計圖攝政」。十二月九日,多爾袞病死,阿濟格「即遣三百騎入京」企圖逼宮奪權,製造動亂。但被隨獵的大學士剛林發現,「知其意,立策馬行日夜馳七百里,先入京」,將此情急報皇太后和順治帝。皇太后得知多爾袞已死,阿濟格派兵入京逼宮,她沉著應戰,「閉九門,遍告宗王、固山等為備待三百騎至,皆鎧甲,盡收誅之,英王未知也。然後「派兵役監英王至京」,逮捕問罪,就這樣粉碎了阿濟格的逼宮奪權的政變陰謀。
當攝政王多爾袞死訊傳到京城,滿朝震驚,各有所思,人心浮動,謠言四起。皇太后為了穩住政局,特別要防止多爾袞的死黨反上作亂,授意順治帝下詔「臣民易服舉喪」,親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出東直門迎接靈樞,以「帝禮」厚葬,追尊「義皇帝,廟號成宗」。至此,多爾袞獲得了最高的榮譽和地位,生前未能稱君,死後卻被尊為帝,這當然是個絕頂高明的策略,使多爾袞的死黨放心,不會因為他專權欺君,而罪及己身,所以沒有鬧事。
順治八年(1651年)二月,議政大臣蘇克薩哈上疏告發多爾袞生前陰謀篡逆之心等罪行。於是皇太后認為時機已到,徹底清算多爾袞的罪行,藉此清除敵對勢力。因此,順治帝詔示中外,公布多爾袞的罪狀,指出多爾袞「逆謀果真,神人共憤,謹告天地、太廟、社櫻,將其母子並妻所得封典,悉行追奪」。並把多爾袞扶植的心腹黨羽一網打盡,有的處死,有的監禁,有的貶革,從而進一步鞏固了福臨的帝位。
多爾袞死後,解除了奪位的威脅,皇太后精心輔助其子福臨主政。首先要求順治帝努力學習漢族文化,精通治國安邦之術,同時下令把許多漢籍譯成滿文,供滿族貴族閱讀,從中吸取漢族統治經驗;其次為了加速清初統一全國的進程,積極團結漢族的文官武將,使他們成為清王朝效力工具。順治十年(1653年),她把在桂林戰死的平南王孔有德的女兒孔四貞,「育之宮中,賜白金萬兩,歲俸視郡主」。同年,又把皇太極的第十四女和碩格純長公主嫁給平西王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為妻。再者,明末清初長期戰爭,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所以她提倡節儉,曾多次把宮中節省銀兩賑濟受災民眾,等等。這些都表現出她的深遠謀略和政治才能,確實難能可貴。
順治十六年(1659年),南明永曆朝延平王鄭成功率領十多萬大軍北伐,勢如破竹,由舟山進入長江,攻占鎮江,包圍南京,占領江蘇、安徽四府三州二十四縣,江西、浙江等省州縣也有舉旗響應的,一時震動了清廷。順治帝對江南地區突然驟變的形勢驚惶失措,束手無策,一會兒要逃往關外,一會兒又要率軍親征,皆遭到母后的反對和斥責,據史書記載:「當這個噩耗傳至北京,皇帝完全失去了他鎮靜的態度,而常常有逃回滿洲之思想,可是皇太后向他加以叱責。她說:他怎樣可以把他的祖先們以他們的勇敢所得來的江山,竟這麼卑怯地放棄了呢?他一聽皇太后說這話,這時反而竟發起了狂暴的急怒。他拔出他的寶劍,並且宣言為他決不變更的意志,要親自去出征,或勝或死。為堅固他的言詞,他竟然用劍把一座皇帝御座劈成碎塊。他要是用同樣的辦法對待一切對於這御駕親征的計劃說出一個不字來的人,皇太后就枉然地嘗試著用言詞來平復皇帝的暴躁。
不過,順治帝最終放棄親征,遵照母后旨意,派兵南下,傳旨駐守南京的江南總督郎廷佐堅守南京,最後清軍取得南京之戰的勝利,收復江南失地,進逼金、廈。所以順治帝曾這樣說:「聯自弱齡,即遇皇考太宗皇帝上賓,教訓撫養,惟聖母皇太后慈育是依」。皇太后的精心輔佐,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其子順治帝在清初複雜激烈的鬥爭中取得了重大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