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怪癖心理學> 疑病症:我是不是患有重病

疑病症:我是不是患有重病

2024-10-04 14:15:27 作者: 葉鴻羽

  徐亮是出版社的編輯,今年已經40多歲了,他在這一行已經做了十幾年了,由於長期伏案工作,讓他時常感到腰部很不舒服。每天只要坐的時間太久,就會感到腰酸背痛。後來,他到醫院檢查後得知,由於他長時間久坐,導致肌肉比較僵硬,因此患上了筋膜炎。可是,徐亮聽了醫生的診斷後並不相信,他總擔心自己的身體還有某些嚴重的病症醫生沒有查出來。

  有一天,當他在辦公室正編輯稿件時突然感到腰部有些酸疼,於是,他站起來想要活動一下。可在活動的過程中,他的膝蓋關節處發出了聲響。他頓時感到非常緊張,擔心自己的膝蓋可能出了什麼問題。於是,他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打車去附近的醫院進行檢查。醫生為他細緻地檢查後告知,他的身體並無大礙。可徐亮卻不相信,他擔心自己的關節可能存在某些病症,是醫院沒有檢查出來。

  於是,他又輾轉到其他醫院去檢查,可經過一番檢查之後,各個醫院診斷出的結果都是同樣的。徐亮仍然不相信檢查結果,他總擔心自己身體有重病。後來,他竟然辭去了工作,專門去其他省市的大醫院檢查,但結果醫生都告訴他沒有什麼大礙。

  雖然在此期間徐亮的家人經常安慰他,讓他放寬心,可依然難以打消他內心的疑慮和擔憂。徐亮如同魔怔般,頻繁去各個醫院進行檢查。由於長時間地奔波在各個大醫院做檢查,導致徐亮的經濟負擔也日益加重。家人見此,從原來的安慰轉為抱怨,到最後都不願搭理他,這讓徐亮感到更加失落和痛苦,認為家人不懂得體諒和關心自己,每日都活在焦慮和擔心中。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都會感到身體有些不適,但只要在醫院檢查後沒有什麼大礙,就會放寬心;可有些人卻像案例中的徐亮總是疑心自己有病,並且懷疑自己可能患有重病,任憑他人如何勸說都聽不進去,即使醫院的檢查結果證明他們沒有問題,但他們卻堅信是醫院沒有找到根源。

  像徐亮這類人的怪癖行為就是患上了疑病症,這種病症又被稱為疑病性神經症,是指患者總是擔心或是相信自己患有一種或是多種較為嚴重的軀體疾病的持久性想法。他們頻繁地去醫院就醫,即使多次檢查的結果都證實沒有相應的疾病,依然無法打消患者的顧慮,而且還會伴有焦慮或是抑鬱的狀況。由於患者總是反覆檢查,並奔波於各大醫院之間,最終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

  據一項調查顯示,這種疑病症是比較少見的,占神經症的9%。一般來說,男性發病年齡大多為40歲,而女性則是50歲左右。不過,據醫學統計發現,最近幾年,疑病症的發病率有增加的情況,其發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性格原因。研究發現,很多疑病症的患者在性格上往往過於內向、敏感、固執、過分關注自己等,這是發病的一般基礎。比如,案例中的徐亮就是一個相當敏感、固執的人,當醫院診斷他身體無大礙時,他卻固執地認為自己有病,並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顧慮重重。

  2.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果生活環境發生改變、離異等情況的發生,也會誘發人們患上疑病症。

  3.醫生的不恰當言行。有些疑病症患者在醫院就診時,由於醫生不恰當的言行,導致患者產生多疑的心理;或是醫生給出的診斷不確切,導致患者反覆進行檢查。

  

  在醫院中,我們會看到一些疑病症患者雖然各項檢查都比較正常,但患者仍然疑心不減,不僅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工作,還讓心理和精神上備受折磨,整日處於焦慮、緊張不安的狀態中,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精神分裂。不過,如果患有這種病症我們不要因此而驚慌失措,更不要灰心喪氣,對治療和未來的生活感到絕望,因為它並非絕症。對此,有專家為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調節方法:

  1.改善和克制自己的性格缺陷。因為大多數的疑病症患者普遍存在過分敏感、內向多疑等性格,所以在進行自我調理時可以嘗試改善和克制自己的疑病性格,從而有效地緩解疑病症所帶來的緊張情緒。如果自己無法克制,不妨求助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及時讓其幫助我們調整負面情緒。

  2.設法轉移注意力。很多疑病症患者是因為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過於關注,所以專家建議,患者在出現疑病症的苗頭時,要設法將自己的注意力從對身體狀況的關心上轉移到其他方面。比如,為自己制訂幾個比較感興趣的計劃,讓自己的生活充實起來,而沒有精力去疑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

  3.家人的關心和鼓勵。有些疑病症患者往往極度缺乏安全感,總是認為自己身體狀況出現了問題,從而感到相當失落、焦慮、緊張不安。對此,專家建議,患者的家人應該多花時間來關心、鼓勵他們,並讓他們積極地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比如打球、垂釣等,以培養他們樂觀、自信的心境,從而幫助他們緩解疑病的症狀。

  4.採用藥物治療。如果疑病症的情況比較嚴重,患者在醫生的建議下可以酌情使用抗抑鬱劑,以消除患者的焦慮、抑鬱等症狀。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