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大清才子命運> 6、晚年生活著名作

6、晚年生活著名作

2024-10-04 14:12:40 作者: 上官雲飛

  《閱微草堂筆記》是繼《聊齋志異》之後出現的又一部有重要影響的文言小說集。由於紀昀當時特殊的身份,加之為人通達、學識淵博而詼諧,另外他在敘述故事時採用了「追錄見聞、憶及即書」(《灤陽消夏錄序》)的寫實手法,所以藝術風格獨特。

  《閱微草堂筆記》共24卷,約40萬字。包括《灤陽消夏錄》6卷、《如是我聞》4卷、《槐西雜誌》4卷、《姑妄聽之》4卷、《灤陽續錄》6卷。該書寫於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慶三年(1798)之間。該書是紀曉嵐十年心血的結晶,又是紀曉嵐晚年心靈世界的反映,也從某一個側面顯現出清代中期紛繁複雜的時代文化風貌。該書的取材,一是來自於紀曉嵐本人的親身經歷和耳聞目睹,二是來自於他人提供或轉述的材料。小說涉及的社會生活領域,從文人學士、妓女乞丐,到三教九流、花妖狐魅,幾乎無所不包。豐富的生活素材,為作家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書中有些怪異奇譎的故事,雖然充滿了因果報應、禍福天定的迷信思想和忠孝節義的封建倫理道德觀念,但也客觀而真實地反映了清中葉的某些人生實相,並觸及到當時某些社會弊端,不僅具有重要的認識價值,而且表現了一定的進步思想傾向。

  《閱微草堂筆記》有不少故事章節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場的腐朽和黑暗,道學家的虛偽和卑鄙。如官吏的營私舞弊、草菅人命;有的貌似正人君子,道貌岸然,其實一肚子男盜女娼,卑鄙下流。諸如此類,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那個光怪陸離的時代。如《灤陽消夏錄》(六)第十則,作者就借山中「鬼隱士」之口,生動地描繪出幽冥世界亦如人間世道,充滿了相互傾軋和追名逐利,揭露了官場的黑暗腐朽。《灤陽消夏錄》卷四則寫「有兩塾師臨村居,皆以道學自任」。在公開場合,他們「剖析理欲,嚴詞正色,如對聖賢」,暗裡卻互相勾結,喪盡天良,謀奪寡婦田產。

  另外,《閱微草堂筆記》中還有不少篇章揭示了處於社會下層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及悲慘境遇。作為乾隆皇帝的一個文學侍臣,紀曉嵐雖缺乏直面慘澹人生的勇氣,但他忠實記錄傳聞的寫作精神及其正義感,在某種程度上也透露了他的是非觀念和善惡標準。《灤陽續錄》(五)就講到一件既令人心酸又使人深思的事情。河北滄州有個董華,家裡窮得無立錐之地,以賣藥卜卦為生,「一母一妻,以縫紉浣濯佐之,猶日不舉火。」適逢這年又發生了大饑荒,更使董家雪上加霜,全家人奄奄待斃。無奈之下,董華只好「鬻婦以求活」。在這則故事裡,作者對那名「萬不得已而失身」的女子沒有絲毫的指責之意,反添幾分同情和理解,真實形象地展現了當時民不聊生的社會現實。

  《閱微草堂筆記》如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所說,有「過於議論」之嫌,「不安於僅為小說,更欲有益人心」,但其中不少形象化的寓言和諷喻性的故事還是頗為生動風趣的,甚至能給人以啟發和教益。《如是我聞》卷三寫一「相見轍講學」的翰林官員,別人也以為他「崖岸高峻」,美名在外。沒想到,他也竟會因沒有及時接受來賓的送禮而「悵悵惘惘,若有所失,如是者數刻」——人物表里不一的個性特徵和心靈世界,著實讓人難以忘懷。另外諸如《姑妄聽之》卷二「河中尋獸」之類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也往往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紀昀雖把《閱微草堂筆記》視為「消遣歲月」(《灤陽消夏錄序》)的一部閒書,甚至也很難與《聊齋志異》相媲美,但它不蹈舊轍,自成一家,風格獨特,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紀曉嵐治學為人皆講求寬容,表現了一代通儒的博大胸懷。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就說他「其處世貴寬,論人慾恕,故於宋儒之苛察特有違言。……且於不情之論,世間習而不察者,亦每設疑難,揭其拘迂。」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