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挨的孤獨——被同伴排擠
2024-10-04 14:10:35
作者: 李娟娟
朱迪從小就是個活潑的女孩子,像個假小子一樣,由於吵鬧、不安分,朱迪還被貼上了「多動症」的標籤。朱迪的父母一心想把女兒培養成小淑女,但朱迪根本不配合,當母親給朱迪穿上漂亮的小裙子時,朱迪總會把裙子弄得髒兮兮的。
朱迪有一個其他小女孩都沒有的優點,她能快速地和一群陌生的小夥伴們打成一片,既能和女孩做朋友,也能和男孩做朋友。由於父母工作的原因,朱迪總是跟隨著父母一起搬家,然後轉學,到新學校適應新的環境,朱迪總能以最快的速度交到新朋友,她開朗的性格在同齡人之間很受歡迎。
有一次,朱迪再次跟著父母搬家,來到了一個新學校。這裡的環境與朱迪之前待的學校環境一點兒也不一樣,這裡的女孩子個個都是小淑女,每天都穿著漂亮的裙子來上課,課下聚集在一起討論的也都是漂亮的髮型和裙子。朱迪一下子就成了這些女孩兒眼中的異類,同學們便開始排擠朱迪,不和朱迪說話。
每天早上,朱迪都會和鄰居家的孩子們一起上學,上學的路上其他孩子嘰嘰喳喳地聊著天,沒有人搭理朱迪,就算朱迪鼓起勇氣主動與其中一個孩子交談,也得不到絲毫回應。漸漸地,朱迪再也不敢主動和同學說話,她被同學們排擠成了一個孤獨的人,朱迪活潑開朗的性格開始變得害羞、拘謹起來。朱迪在這所學校待了好幾年,她沒有一個朋友,只能用功學習。
幾年後,朱迪的父母又一次搬家,朱迪又換了一所新學校,這裡的孩子們沒有排擠朱迪,而是接納了她,朱迪很快有了一群新的朋友。在這裡朱迪不再那麼拘謹和害羞,重新變得開朗起來。但是朱迪卻從未忘記那段被排擠的時光,那段十分難熬的孤獨時光,改變了朱迪的性格,儘管朱迪後來重新變得開朗起來,但還是很壓抑和沒有安全感。
一個人為什麼會被同伴排擠呢?一個人在交朋友的時候通常都會找和自己相似的人,例如有相同的興趣愛好。在一個小群體裡,個性常常是不被接受的,與眾不同的人常常會被排擠、被取笑或被捉弄。一個人想要融入某個群體之中,遵守規則是必需的,如果藐視群體規則,勢必會受到他人的排擠。例如上述案例中的朱迪,她會被排擠,是因為她跟班上的小淑女都不同,是個假小子。
小孫與朱迪正好相反,他是個比較愛乾淨的男孩,會和班上的女孩子一起玩。在上小學時,同學們給小孫起了一個外號「娘娘腔」。班上的男孩都不會和小孫玩,只有坐在小孫後面的兩個女孩子會和他說說話。到了大學時期,小孫擺脫了娘娘腔的綽號,朋友也多了起來。但小孫的骨子裡卻很自卑,很在意別人的評價。
在小孫的小學和初中時期,同性之間交朋友的現象很常見,很少會出現和異性交朋友的現象。不和異性說話、交朋友,幾乎成了班級里不成文的規定,大多數人都在遵守,不然就會被其他同學嘲笑,甚至是排擠。
環境對一個人來說十分重要,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尤其是與同齡人共享的環境。如果一個人能擁有不錯的人緣,在同齡人中間很受歡迎,那麼他就能獲得高自尊。自尊對一個人來說十分重要,可以激勵人們不斷改善自己,從而獲得成長。
自尊可以說是我們對自己進行的全面評價,但自尊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當我們獲得成功時,我們對自己的評價會很高,從而獲得高自尊,這是一種非常美好的感受。當面對失敗時,高自尊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自我價值,會認為其他人和自己一樣失敗,這樣雖然有些阿Q精神,但卻能讓自己的高自尊免受威脅。高自尊往往意味著主動、樂觀和快樂的感受,低自尊則意味著抑鬱。
心理學家馬克·利里認為,自尊就好像汽車上的油量表。人際關係對於每個人來說都十分重要,當我們被周圍的人排擠、拒絕時,我們的自尊就會受到打擊,從而發出警告,讓我們改變自己的言行,從而融入周圍的人際關係之中。如果我們總是遭到他人的拒絕,被人排擠,那麼我們的自尊就會降低,就會越發渴望被人接受,如果我們一直無法被同伴接受,我們就會感到痛苦,自尊會降到最低。這種痛苦就好像儀錶盤上閃爍的指示燈一樣,驅使著我們通過行動來改變自己,並在其他地方尋求他人的接納和認同。
小宇是個大學生,他在學校里很受歡迎,在大一時還只是個小幹事,到了大三已經成了學生會主席。在同學們的眼中,小宇是一個性格陽光活潑、待人熱情的人。誰也想不到,小宇小時候曾遭受過校園冷暴力,那個時候的小宇一直很抑鬱,直到高中後小宇有了朋友,才慢慢變得活潑、陽光起來。
在小宇上小學的時候,曾因一次搬家來到了一所新的學校。小宇剛到新學校後不久,就隱隱感到一種圈子文化,班上分成了好幾個小團體,小宇作為一個新來的學生,沒有什麼朋友,不知道怎麼就把幾個小團體都得罪了。從那以後,小宇就被班裡的同學排擠了。
校園冷暴力不同於校園暴力,不會出現無緣由的謾罵、恐嚇、勒索,或強迫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等現象,但卻會以冷淡、輕視、放任、疏遠和漠不關心的方式來對待某一個人,不和他一起玩,將他孤立起來。校園冷暴力帶給人的傷害是無形的,父母老師也不容易察覺。
小宇將自己在學校里所遇到的情況告訴了父母,父母把情況反映給了老師,老師也沒辦法,無法制止同學們孤立小宇,就讓小宇當班裡的紀律委員。於是小宇被孤立的情況就更加嚴重,同學們根本就不理他。
所幸的是,小宇還有兩年就小學畢業了,他想著只要自己熬過了這兩年,將來上初中的時候換個新環境,就一定能交到朋友。於是,小宇忍了兩年。
讓小宇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升初中後他和小學班上的一部分同學分到了一個班,這夥人在初中時繼續孤立小宇,還教唆著其他同學一起孤立小宇,初中三年小宇又是在同學們的孤立下度過的。到了高中,小宇來到了一個全新的環境,在這裡小宇終於不再被孤立,他在班上交了幾個關係不錯的朋友,小宇的性格也開始變得活潑開朗起來,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
有學校老師反映,雖然校園冷暴力會給一個人的心理帶來傷害,但校園冷暴力不同於校園暴力,一個人之所以會被班裡的同學孤立,很大一部分因素是這個同學自己的原因。一些學生的性格比較怪異孤僻,與大多數同學不同,在班級舉行活動時從來不會積極參與,有時候還會攻擊大家都喜歡的老師、明星,這樣的學生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並漸漸被同學們疏遠或排擠。在老師看來,學生們的觀點都是比較單純的,不是不和你做朋友,只是因為你太特殊了,不符合班裡學生的世界觀。在上述案例中,作為初來乍到的小宇如果沒有得罪班裡的小團體,或許他也能很快融入同學們中間。
每個班上都普遍存在著一個「小丑」般的學生,他是大家取樂的對象,同學們都喜歡和這個同學玩一些過分的遊戲,或者嘲笑他。在不少老師看來,這些被捉弄的學生的確不應該遭受同學們的惡意,但他本身也存在很大問題。「小丑」般的學生特別喜歡在同學們面前找存在感,希望能證明自己,但學習成績、身高、相貌、運動都很普通的他,根本無法引起別人的注意,於是就通過這種降低自己自尊扮丑的方式來取悅別的同學。面對這種情況,學生們很容易一哄而上,由最初的善意嘲笑變成了欺凌。而「小丑」般的學生也會因此形成自卑心理,甚至認為沒有一個人是友好的,會覺得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灰暗。
當然也有一些同學會無緣無故地遭受同學們的排擠,例如來自單親家庭、身有殘疾或學習成績差的孩子,這些孩子因為種種無法改變的原因而不能與同學們保持一致,因此很容易遭受歧視和冷暴力。但是這種情況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得到改善,當一個人進入初中或高中之後,他的思維方式會漸漸成人化,更能接受與自己不同的人。對於一些弱勢群體,會更加照顧他們的自尊心,例如面對一個身有殘疾的同學,同學們不會因此而取笑他。如果這個略顯異類的同學性格積極樂觀,那麼他一定會交到朋友。可是如果他總是很自卑,久而久之就會被大家所厭棄。
一些孩子本身就十分敏感,他人一句不經意的調侃,會令他傷心,甚至會讓他產生戒備、自卑的心理,他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孤僻。對於孤僻的人,人們往往也會漸漸疏遠他,於是校園冷暴力就出現了。對於遭受校園冷暴力的人來說,被排擠是一種嚴重的精神傷害,會影響到他的性格發展,甚至會導致他的性格走上極端。這個時候,父母和老師就變得重要起來。父母應該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讓他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同學,如果實在無法改變被排擠的狀態,轉學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而老師的態度也很重要,老師應該積極倡導學生們接納被排擠的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