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的喪失——無依戀關係
2024-10-04 14:09:24
作者: 李娟娟
2016年3月11日中午,杭州樂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小馮發現了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他獨自坐在遊樂園中,身旁沒有大人陪伴。小馮走上前詢問情況,小男孩說他是跟著爸爸來遊樂園的,但爸爸去上廁所了,之後就一直沒有回來。小馮只能利用廣播找人,過了很長時間都沒人來領小男孩,小馮只好報警。
本書首發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警方在查看了遊樂園內的監控錄像後發現了小男孩的爸爸,父子二人一起進入遊樂園,父親手中還拖著一個行李箱。但在兩個小時後,該男子就獨自離開了,再也沒有出現過。於是,警察只好將小男孩帶回了派出所,並幫助他尋找親人。
與許多和父母走散的孩子不同,小男孩沒有哭著找媽媽,顯得很平靜,看到陌生人也不害怕。小男孩的打扮很潮,髮型是很可愛的蘑菇頭,民警們因此給他起了一個「小蘑菇頭」的外號。
為了迅速與小蘑菇頭的家人取得聯繫,杭州警方通過多種渠道散發消息,希望小蘑菇頭的家人看到後儘快來派出所帶他回家。
最終,小蘑菇頭爸爸的身份得到了確認,即帶小蘑菇頭進入杭州樂園後獨自離開的那名男子。該男子名叫小許,31歲,有一個名叫松松的兒子,與小蘑菇頭長得很相似。不過小許的電話卻一直打不通。
3月14日,派出所來了一名胡姓女子,她聲稱是小蘑菇頭的母親,她告訴民警自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名叫可可,小兒子名叫松松,也就是小蘑菇頭,今年還不到5歲。胡女士還告訴警方,在松松的左手手腕處有一道疤痕,這是一次醫療事故留下的。胡女士所提供的信息與民警所掌握的信息十分吻合,於是民警就帶著胡女士去見松松。
松松見到胡女士後,並不親熱,好像根本不認識她一樣。這讓民警懷疑起來,難道胡女士是個騙子,來派出所冒領孩子了?胡女士立刻解釋道,她真的是松松的媽媽。松松之所以不認識她,是因為他們很長時間沒見面了。自從胡女士與小許離婚後,就離開了兩個孩子,她再也沒見過孩子,直到今日已經兩年多了。昨天,胡女士在網上看到了孩子被丟棄在遊樂園的新聞,於是立刻趕到了杭州。
胡女士還告訴警方,小許對兩個孩子都不錯,應該不會做出丟棄孩子的事情來。不過胡女士還向警方提供了一條新線索,她說小許交了一個新女友,姓杜。警方旋即找到了小杜。
小杜告訴警方,她和小許的確是男女朋友的關係,不過在春節前已經分手。在事發前的一天,小杜接到了小許的電話。小許提出要和小杜見面,小杜並不想見小許,但小許的情緒很激動,她擔心出意外,就答應與小許見面。在兩人見面時,小許是獨自一人來的,並沒有帶孩子。
對於松松這個孩子,小杜說她認識他。在她和小許談戀愛的時候,就曾帶著松松出去玩,松松有時候還會喊她媽媽。對於小許丟棄孩子的行為,小杜表示她很意外,在她印象中小許對孩子很好,不像會做出丟棄孩子這樣的事情。
小杜雖然有小許的聯繫方式,但卻打不通小許的電話。胡女士雖然是松松的親生母親,但在離婚協議里,松松的撫養權歸小許所有,因此警方不能將松松交給胡女士。就在民警為難時,一名姓許的老年男子來到了派出所。
老許自稱是松松的爺爺,他是從網上看到了孩子被丟棄的新聞,然後匆匆從香港趕了過來。老許說,他在得知孫子被丟棄的消息時十分生氣,立刻給小許打電話,但電話根本打不通,於是他就只能親自來了。在老許的幫助下,民警終於聯繫上了小許。
2016年3月16日,小許出現在了派出所。但是小許和松松這對父子的反應讓許多人都很意外,他們既沒有交流,也沒有做出親密的動作,松松對爸爸的態度十分冷淡。
小許對民警說,他丟棄松松完全是臨時起意。他與女朋友小杜的感情很好,但最近卻出了問題。在他帶著松松去遊樂園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小杜的電話,小杜告訴他自己要結婚了。這個消息對小許的打擊很大,他的情緒一下子就崩潰了,於是就丟棄了松松。
對於小許的這番說辭,民警並不相信。在民警看來,小許的丟棄行為是蓄意而為。因為小許是拖著一個行李箱帶松松來到了遊樂園,而行李箱裡都是松松的衣物,沒有小許的,很顯然小許來遊樂園的目的就是丟棄松松。最關鍵的是,在松松丟失後,小許不僅沒有報警和尋找,反而一直迴避民警的聯繫。最終,小許終於承認自己是蓄謀丟棄松松的。
那么小許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原來小許在與胡女士離婚後,他要照顧兩個孩子,根本忙不過來。後來小許就請了一個保姆來照顧兩個孩子。但到了2014年年底,小許因為生意失敗賠了不少錢,再也請不起保姆了。沒了保姆,小許漸漸覺得兩個孩子成了負擔。
因為沒有時間帶孩子,小許只能將孩子託付給親朋好友。小許將大兒子送到大哥家,到了晚上再接回來。至於小兒子松松,小許想到了寄養的辦法,將松松寄養在朋友家裡,一段時間換一家。
最終,小許因涉嫌遺棄罪被警方刑事拘留。在小許被拘留的這段時間內,松松再次寄養在小許的一個朋友家裡。松松的爺爺由於還要回香港工作,因此不能將松松帶在身邊。
對於幼兒來說,情感依戀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一個人從出生起就能與其他人產生情感上的交流,並對養育者形成情感依戀。通常來說,養育者都是母親,即幼兒對母親有著十分強烈的依戀,並能從依戀中獲得安全感和快樂。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總有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幼兒無法對母親產生情感依戀。當然,母親不是絕對的依戀對象,在幼兒與母親長期分離的情況下,如果有人能代替母親成為養育者,那麼幼兒就會對這個人產生情感依戀。
如果幼兒沒有可依戀的對象,就像上述案例中的松松,頻繁地更換監護人,這樣會在幼兒的心靈上留下陰影,並影響性格的形成。而且研究表明,許多成年時期出現的心理問題,其根源都來自幼兒時期的心理陰影。
人際關係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與他人產生聯繫也是我們的心理需求之一。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選擇了群居的生存方式,每個人都受到群體的保護,這使得每個人的生存機會大大增加。為此,孤獨成了人們所無法忍受的狀態,對人際關係的重視也根深蒂固地存在於我們的本能之中。
如果幼兒無法對養育者產生依戀,那麼就會漸漸喪失與人交往的興趣,會變得以自我為中心,從而影響性格的發展。
心理學家約翰·鮑勃在研究幼兒與母親的依戀關係時,發現了一個規律,即幼兒在與母親分離時常常會經歷三個階段。鮑勃的研究對象是一群15~30個月的幼兒,他們因為生病住院接受治療,為此不得不長期與母親分離。
當幼兒剛剛與母親分離時,會表現出極大的反抗,不停地哭叫,期望母親回到自己的身邊。這是第一階段,即反抗期。
一段時間後,幼兒漸漸意識到母親是不可能回到自己身邊了,於是不再哭叫,開始變得悲傷起來,對周圍的一切都表現得十分冷淡,對心愛的玩具也提不起興趣。這是第二階段,即絕望期。
漸漸地,幼兒開始玩玩具並對護士產生了興趣。但是當母親來探望幼兒時,幼兒的表現十分冷淡。當母親離開時,幼兒不再會表現出十分激烈的反應。這是第三階段,即冷漠期。
在上述案例中,松松的情況與兒童冷漠期的表現非常吻合。他在被父親丟棄時,沒有哭叫的反應,很顯然,他早就在輾轉的寄養經歷中切斷了與父親之間的依戀關係。在父親出現時,松松顯得非常冷漠,好像對待一個陌生人一樣。
這種早期的依戀關係對於一個人的成長十分重要,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必要條件。如果一個人的生命早期無法對一個人形成依戀關係,那麼他就會生活在痛苦和絕望之中,這些都會對他的性格造成消極的影響。
依戀關係有許多種,其中最糟糕的一種就是無依戀。顧名思義,幼兒沒有對任何一個人產生依戀。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一些不健康的家庭中,即父母忽視或虐待孩子。此外,在孤兒院這種情況也十分普遍。
在20世紀40年代,歐洲一些國家的孤兒院內,幼兒們無法對養育者形成依戀。孤兒院內的工作人員每天要負責大量的工作,平均每個人要照顧十幾個幼兒,根本沒時間與幼兒發展情感上的依戀關係,只能做到給幼兒洗澡、換尿布和餵奶等基本工作。
起初這些幼兒會和正常幼兒一樣,渴望能與養育者互動,會做出微笑等表示友好的動作,有時也會用哭叫來引起養育者的注意。但這些都沒有得到養育者的回應,漸漸地幼兒的行為開始變得不正常起來。
長時間生活在孤兒院的幼兒,就好像一個沒有生命的玩偶一樣,一點兒孩子該有的活力都沒有,整個人顯得呆呆的,不會主動與周圍的人產生互動,顯得十分憂鬱。當一個人主動接近他時,他會有一點點的反應和活力。可一旦沒人主動與他互動,他就會重新變得呆若木雞。
在這種無依戀狀態下長大的幼兒,會出現許多問題。在其年幼時期,行為問題並不顯著,主要表現有進食障礙和生理問題。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行為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與正常人相比,他們的智商更低、語言技能差、攻擊性強、不合群、難以與他人相處。
對於孤兒院的孩子來說,如果能儘早被人收養,那麼就能漸漸從無依戀的陰影中走出來,並與養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如果一個幼兒在孤兒院裡待的時間超過了三年,那麼他即使被收養了,也很難與養父母建立起正常的依戀關係。由於無法與養父母進行安全的互動,此類幼兒長大後,性格更孤僻,很難交到朋友,還會經常惹麻煩。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羅馬尼亞由於經濟低迷、人口銳減,政府開始鼓勵人們生育,並且規定每個育齡婦女至少要生4個孩子。過多的孩子勢必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負擔,許多家庭便選擇將孩子送到政府出資的國家教養院,在這裡接受批量撫養,這裡的孩子也因此過早地進入了集體生活。
教養院的生活與孤兒院無異,20~30個人共同生活在一個房間裡,一個工作人員要同時照顧10~20個幼兒,每個孩子都生活在無依戀的狀態中。這些孩子長大後都出現了行為異常,無法與人交流,總是獨自坐在角落裡,甚至會出現像自閉症一樣的某種刻板行為,如不停地前後搖晃。
1990年,羅馬尼亞的政治和社會轉型後,教養院裡的許多孩子都被美國、英國和加拿大的家庭領養。在領養的家庭里,這些孩子出現了許多行為問題,並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在美國,一部分孩子被送到了底特律兒童醫院接受大腦斷層掃描,結果發現他們的大腦發育與正常人不同,海馬回和杏仁核等許多部位都不正常。這說明,無依戀會導致情感發育不良,並會直接影響大腦的發育,從而造成病理性的改變。這種病理性的改變是不可逆的,就好像一個人在長身體的時候營養不足,無法長高。一旦錯過了這個黃金期,以後即使營養再充足,也無法長高了。
像孤兒院、教養院這種情況,在現如今的生活中很少見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這意味著年輕的父母沒有時間去照料孩子,於是寄宿現象出現了。現在許多幼兒園都是全托制的,父母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一周接一次或兩周接一次。這些全托制的幼兒園因為收費不菲,軟硬體條件都很好,父母對幼兒園也很滿意,甚至會覺得幼兒園的條件比家裡還好。但實際上,這種全托制的幼兒園與孤兒院的生活十分相似,孩子無法在情感上產生正常的、安全的依戀。也就是說,在全托制幼兒園的孩子相當於半個孤兒。
圓圓在3歲的時候就被送到了全托制的幼兒園,這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幼兒園,他的父母也很滿意。圓圓的父母覺得在這樣的幼兒園裡能儘早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圓圓在幼兒園學會了自己洗襪子和內褲,吃飯、睡覺都不用父母操心,看起來比之前要乖許多。
同時,圓圓的父母也注意到他不如原來那麼活潑了,也不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有一次,圓圓跟著父母去參加一個聚會。聚會上都是圓圓父母的好朋友,還有另外兩個小朋友,與圓圓同歲。這兩個小朋友在相熟後,就跑到旁邊的沙發上去玩。圓圓的父母也鼓勵孩子去和小朋友玩,但圓圓拒絕了,一臉不高興地坐在那裡。後來他便爬到媽媽懷裡,摟著媽媽不撒手,看起來又憂鬱又煩躁。因為圓圓的內心有十分強烈的委屈感和不安全感,而這些與他在全托制的幼兒園的經歷是分不開的。
我們常常聽到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團圓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因此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儘早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但獨立不應該在生命早期就過早進行,對於幼兒而言,依戀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心理需求。
一個人如果過早地離開父母獨立生活,那麼勢必會給他的心靈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這種創傷程度相當於成人失去至親時的痛苦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