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炫風:中國明星城市發展史> 第二章 「秦大膽」創紀元

第二章 「秦大膽」創紀元

2024-10-08 17:41:31 作者: 何建明

  說張家港,肯定是離不開秦振華這個人的。雖然有人說「張家港精神」不是哪一個人創造的,但如果離開了秦振華這個人,張家港和「張家港精神」就不會那麼名揚四方。

  秦振華是創造張家港新紀元的一個最重要的歷史性人物,這一點誰也無法否認。

  老實說,見過秦振華的人沒有一個不被這位說話爽快、激情四射的江南「東北漢」所折服。他是地道的蘇州本地人,但正如劉雲山同志的直感一樣,他的長相、他的氣度、他的語言,甚至他的動作,少有吳人之氣,反倒是一個十足的「北方大漢」。

  這是一個傳奇人物。寫蘇州改革開放30年歷史,沒有秦振華的篇章可以肯定是殘缺的。因為在歷屆蘇州幹部中,我聽到「蘇州經驗」中的三句話里,其中有一句是關於張家港,而評說張家港,少了秦振華,史書就唱不起來。

  

  2008年春節剛過,我到張家港採訪。這是與秦振華第一次見面,但我們儼然像認識已經很久的「忘年交」。1936年出生的秦振華,坐在我面前,一張嘴,手足並用的氣勢,根本看不出他是與我父親一代的人。

  「我從常熟回到沙洲工作,是因為那年下鄉當村支書時得了一場病,身體不好,療養了很長時間。這個時間,沙洲縣成立了,缺幹部,我又是楊舍鎮人,就這樣離開了常熟。」秦振華說,「我這個人幹啥事特別認真、用心,所以坐機關時對許多事都看不慣,就要求到供銷社工作,當了一年供銷社主任、書記,工作很出色,後來縣裡要建一個化工廠,派我去當書記,一當就是4年。化工廠在沙洲縣是重點企業,我在這裡學到了不少管理經驗,廠子在我手上還成了先進單位。那時我27歲,後來又被調到工交局當副局長,可那段時間身體不好,但我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又是黨的人,對國家、對組織特別有感情,心裡就裝一件事:努力把工作做好,為黨爭光,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我基本上走一個地方,亮一個地方,爭一流成績是我一向的工作作風和奮鬥目標。『文革』中我也吃過『生活』(苦頭——蘇州土話),原因是造反派讓我幹壞事,我不干,所以他們就藉機批鬥我,在楊舍鎮的賣豬場上給我掛了一塊『執行資本主義路線黑幫』的牌子。他們讓我站在那裡,我並沒有像一些人低著頭,很沮喪的樣子,反倒覺得挺開心,因為我是窮人家出身,現在大家都知道我是『走資派』了,我覺得挺神氣。結果我這麼一笑場,造反派全泄氣了,批判會也開不下去了……哈哈哈,你說我這個人是不是一個革命樂觀主義者?」

  72歲高齡的人,內心卻像一個年輕人那樣充滿活力,且特別幽默。這樣的人天性了不起,機遇將賜予這樣的人干偉業。

  這個機遇對秦振華來說,意義非凡,而後來的歷史證明,這個機遇對張家港來講也是極其重要的——這個時間正好是1978年。

  這一年1月1日,蘇州大地雖然仍有幾分寒意,但改革的春潮已經開始涌動。42歲的秦振華第一次主政一個有幾萬子民的楊舍鎮。那時張家港市還沒有成立,楊舍鎮還只是沙洲縣的城關鎮。

  「我去當這個縣城城關鎮書記,就發現一個問題:在幹部中有一種說法,楊舍鎮是縣委、縣政府的『後勤部』。意思是專為縣裡服務的,所以在我去之前,鎮裡的幹部對工作不那麼主動積極,也缺少創新,認為反正是為縣裡服務的,縣裡讓怎麼做就怎麼做。長此下去,工作沒有創新,班子裡的矛盾也多起來了,鎮上的工作沒有什麼起色。我當書記後,通過調查研究認為:楊舍鎮作為沙洲縣的城關鎮,理應成為沙洲縣的『窗口』,也就是說,沙洲縣的工作好不好,首先要看楊舍鎮做得如何。窗口敞亮了,沙洲人的臉上才有光彩。再說,如果窗口的工作沒做好,怎麼可能當好縣委、縣政府的後勤部呢!」秦振華的這一觀點和工作出發點,受到了一個人的特別關注,他就是當時的沙洲縣委書記高德正。

  難怪我在蘇州採訪時一說到張家港的事,老書記高德正就脫口而出:「秦振華是我看上的人!」

  高德正確實沒有看錯秦振華。

  秦振華在楊舍鎮當書記時,第一件事就是治理和改造全鎮的露天廁所。別小看這「露天廁所」,咱老家啥都好,就是舊習傳下的露天廁所十分不雅,城裡城外一個樣。可幾千年的舊習不是說改就能改得了的。在農耕時代,一些在路頭街邊的露天廁所其實是「廁主」的「生財之道」,糞便可是農家作物不可少的,你倘若端了他的廁所,他非與你急不可。於是一般人不願去碰這類「毛刺頭」的雞毛蒜皮,但好端端的江南水鄉、雅鎮鬧市,只因為那麼多露天廁所搞得臭氣熏天,也不雅觀。秦振華要對露天廁所動真格,有人想看熱鬧,結果沒看成,因為秦振華不僅把鎮上的露天廁所全部「一鍋端」,換成了清潔整齊的「公廁」,而且連鎮屬管轄的三個村的農民露天廁所也一起治理得乾乾淨淨。

  「工作要出色,先從乾淨做起!」也不知秦振華是怎麼想的,他上任初始,對全鎮幹部下的第一道「指令」就是到常熟著名的全國衛生鎮滸浦學習。108個幹部,浩浩蕩蕩地到了鄰縣的常熟滸浦參觀取經。

  幹部們參觀後回來感慨很多,卻心虛地說:「學不像。」

  秦振華看到癥結,並想了一招:你們不是說學不像嗎?那我叫個人帶著你們干!這人也姓秦,是過去滸浦鎮管衛生的退休幹部,老家就是沙洲的。秦書記求賢得了一個老秦,楊舍鎮沒多少時間也跟滸浦一樣變得乾乾淨淨。

  「別說,這秦振華還真有法子喔!」高德正和縣裡的領導走在昔日臭烘烘、如今整潔乾淨的大街上,頗有感慨。

  「可我在治廁和改造鄉鎮衛生時發現一個重要問題: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即使再著名的衛生城鎮,也只能做表皮乾淨的文章。改廁修路築地下水道,哪一樣都離不開用錢。經濟搞不上去,啥事都做得不徹底、不到位。這個印象我太深刻。有一次我們改造一段下水道,想到縣裡貸一萬元錢,管經濟的副書記硬邦邦地給我一句話:哪有錢呀?自己想辦法!」秦振華說到這裡,拳頭一揮:「從此我發誓要搞經濟!」72歲的老人,一如出征的戰士。

  「我最先搞的一個企業是絛綸絲廠。1986年,鄉鎮合併,楊舍鎮一下就大了,成了真正的『縣城』。既然是縣城,就得像個城市,所以我建議鎮政府給我們張家港市搞一個星級賓館——就是現在我們這塊地……」秦振華用指頭朝坐著的地方點點,示意我採訪他的賓館的這個地方,「當時我們就在這裡劃了300畝地,市里還有人不同意,覺得我步子邁得過大。我對他們說:張家港過去一直是個不被人瞧得起的『蘇南的蘇北』,我們不能再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老觀念了,而是要三年河東三年河西,到後來我說三年河東三年河西也不能要了,要三個月河東三個月河西,就要定下天大的事情!鄧小平同志為啥說『發展是硬道理』,讓我們只管幹,不要爭論,就是怕耽誤時間,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金錢,有了金錢,百姓的日子就好過,社會就能發展。當時我重點抓了鎮、村兩級企業的大發展,不知你有沒有聽說過我們的澳洋集團、駿馬集團?他們都是在那個時候發展起來的。像駿馬集團過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辦企業,後來成了國內最大的錦花6帘子布生產企業。澳洋更了不起,它是全鎮紡織業的領頭羊,現在的綜合實力位居全國毛紡業五強之一。當年我就抓這些龍頭企業,到1986年底,我楊舍鎮的鎮、社企業達68家,產值近3億元。蘇州市里當時設了個『億元鄉(鎮)』的『振興杯』競賽,那一年我代表楊舍鎮上去一下子把金杯抱在手裡,可以說是我秦振華在蘇州父老鄉親面前第一次露臉。當時會議上還有兩個先進單位的獎盃我也抱在手裡。楊舍鎮第一次在外人面前揚眉吐氣。第二年全蘇州三級幹部會議上,我上去一下子抱了七個杯,會場上掌聲雷動,台上台下都說秦振華這人了不起,我自己當時也真覺得露臉了……哈哈哈,我這個人好面子!好面子沒什麼不好,搞發展,趕經濟建設速度,就得講面子,要回一個好面子,就證明我們的工作做好了、做對了,老百姓實惠了,社會發展了,這面子有什麼不好?我秦振華要的就是這個面子!楊舍鎮的面子,張家港的面子,我們社會主義的面子!」

  快言快語,直爽坦誠,心如明鏡,激情澎湃,這就是秦振華!

  時至1989年,這一年中國發生了大事。這一年中國的蘇州也發生了不少大事,其中有一直十分賞識秦振華的沙洲縣委老書記、時任蘇州市委書記的高德正被調到省里任副省長。與此同時,秦振華也跳了一個政治台階——進了張家港市委常委(不多久又升為副書記),但仍主要擔任「市城」楊舍鎮黨委書記。

  干實事的秦振華在進入常委和後來當市委副書記時,都在市委常委會上說:我只參加研究幹部的常委會,其他會最好不要讓我參加,我只想把楊舍鎮的工作做好。

  這個老秦!論年齡,秦振華在當時的市委常委中也是「老大哥」了,他這麼一說,其他同志也笑笑,說你老秦把楊舍鎮做好了,等於給張家港把門面建設好了,開會和舉手的事我們代了。就這樣,秦振華還是一天到晚地在鎮上忙著呼風喚雨……

  1991年底,蘇州市委在王敏生書記的主持下,正在醞釀全蘇州經濟邁向更高一個台階的宏偉計劃,與之相配套的是下屬幾個縣級市班子的重新配備問題。張家港的班子「一把手」成為王敏生首先考慮的事,因為按照民意和能力,副書記秦振華接此重任沒有問題,但偏偏老秦有個「致命」問題:年齡大了!過年就是56歲了!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縣級班子一把手一般到57歲就要下來。秦振華已經快到「線」了,再提拔他有點不太合適。有人提出不同意見。

  怎麼辦?蘇州市委把秦振華的事提到了江蘇省委。

  「老秦,你快回來!省委沈書記要到張家港來聽你們的匯報,可能還有跟你有關的事……」一日,王敏生書記給正在廣州學習的秦振華打電話,要他火速回來。

  秦振華回到張家港,省委沈達人書記與副秘書長梁保華(後任蘇州市委書記、現為江蘇省委書記)等後腳就到了。

  匯報開始。第一個匯報人是念稿子,看得出沈達人書記對此感到乏味。

  第二個是秦振華匯報。

  「謝謝。我今天一是非常感激第一次能向省委書記和省里其他領導面對面地做匯報。二是我講講楊舍鎮這幾年的情況……總之,我深切的體會是:現在在下面做事的人受氣,這種情況不改變,有多方面不利……」秦振華向領導匯報工作從來不用講稿,而且以例講理,頭頭是道,這是他的本領之一。

  「很過癮!」沈達人書記聽完只講了這三個字。看得出,他對秦振華是滿意的。原本聽完匯報就要回蘇州的沈達人,這天特別高興,說要在張家港「吃頓飯再走」。席間,他要秦振華坐在自己身邊繼續講楊舍鎮的事。

  不多久,江蘇省委和蘇州市委關於秦振華任張家港市委書記的任命書正式下達。這是江蘇省和蘇州市幹部中一個少有的破格提拔。56歲的秦振華從縣級副書記提拔正職書記。

  老秦自己對此總結說:「我逢到了兩個大機會:一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央確定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戰略大轉移時,我當了楊舍鎮黨委書記;二是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的中國改革新一浪潮時,我出任張家港市委書記。這兩個歷史背景下,都需要一批思想解放、敢闖敢幹的人,我是其中的一個,所以組織上都在這樣的時刻想到了我,而我也得益於這樣的歷史機遇使自己有了用武之機。

  「當市委書記後,我心裡想:組織上給我平台,我第一個就要對得起上級,二要對得起百姓,對得起父老鄉親。為了工作,我可以六親不認,為人硬碰硬是我的作風;干實事、不吹牛也是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但為啥後來有人對我還有不少爭議或非議。我自己反思一下,無非是我秦振華喊的口號、幹的事,在當時別人還不敢喊、不敢幹的時候喊了、幹了,所以我就成了一些人看來是『秦大膽』、『秦牛皮』了!可後來事實證明我沒做錯,而且趕在前的事對後人和後來的事業都有好處!這也是張家港精神中最重要和核心的一點:拼搏、負重,自加壓力,敢於爭先。」秦振華是這樣一個敢於認識自我、敢於承認自己成功和正確的真誠的唯物主義者。共產黨人除了需要勇氣承認自己的缺點和錯誤,其實也需要勇氣承認和宣傳自己正確與成功的一面。秦振華因此是一個真誠和真實的共產黨人。

  有人告訴我,在秦振華剛出任市委書記不久,在張家港街頭,到處出現了「振華精神」,甚至在蘇州市委的幹部會議上也曾提過「振華精神」,這也使得一些人對秦振華個人的品德產生某些偏見,以為他是個好大喜功的人。其實秦振華自己說:「當時我內心誠惶誠恐,因為我想的是儘快把張家港搞上去,哪有心思想我秦振華的後路。我當時已經五十六七歲了,隨時有可能被拿下作退休幹部處理,充其量也最多干一屆。正是想到這些,所以我給自己和張家港的定位是:必須樣樣事要比別人超前一步,否則就沒有機會跟人家競爭。張家港本來在蘇州幾縣中就是小弟弟,你不加把勁怎麼行?我這麼想,也是這麼做的。」

  秦振華就是秦振華,他的性格不像傳統的蘇州人,這也許是他的故鄉張家港更多地吸納和融匯了長江的性格,而不是那種小橋流水的吳越文化所薰陶的那樣文質彬彬、你推我讓,所以他身上的那種自加壓力和勇於爭先的意識特別強烈,以至他的許多做法和想法在習慣於「聽眾」和「執行」的官場上顯得很另類。

  「今年張家港的經濟指標馬上要上高速!我們的方向是:工業超常熟,外貿超吳江,城建超崑山,項項工作爭一流!」在省委、蘇州市宣布秦振華任張家港市委書記後的第一次張家港市委工作緊急會議上,秦振華即刻提出了一個「三超一爭」的口號,在幹部中引起軒然大波:這不等於向全蘇州的老大哥單位宣戰嗎?我們張家港一直是小弟弟,人家常熟的工業有幾千年歷史,一向是全蘇州縣級單位中的老大,我們要超常熟,不是讓人家聽了都要笑嘛!是啊,工業超常熟難,我們的外貿更不能跟吳江比,人家吳江一百年前就是通衢四海的老牌出口外貿強縣,我們怎麼好跟人家挑戰呀!你們這兩年沒去崑山看看吧?小崑山現在的城市建設,人稱「小上海」,那個整齊、熱鬧、繁華呀,連上海人都承認小崑山快勝過大上海了,我們張家港跟人家比?唉,這回真是猴子打屁股,自家不覺臉紅,人家都得臉發燒。

  果不其然,在蘇州幹部大會上,當秦振華的「三超一爭」在其他縣市幹部中傳開後,如同溫水裡放進一塊沸鋼錠,那個熱鬧勁在吳儂語境裡是少有的場景。常熟、吳江、崑山的兄弟縣市幹部們,一個個像進了動物園看猴子表演,這個準備表演的「猴子」肯定是張家港的秦振華嘛!

  有什麼奇怪的!我老秦就是要跟你們老大哥比試比試!我張家港就要超過你們!

  老秦,你可是我們常熟出去的呀,我們過去一直是自己人,你真要把我們比下去了,你說讓我們常熟人的面子往哪兒擱呀?

  老秦,你要超我們吳江外貿,實在精神可嘉呀!不過據我們所知,你張家港除了幾條漁船從長江里撿點破魚爛蝦,還有什麼可以出口掙外匯的呀?

  老秦,你們張家港城區好像就是原來的楊舍鎮吧?這楊舍鎮我前些年去過,好像也就是一兩條一泡尿可以灑到頭的小街道吧!這兩年是不是上台階了?我們崑山向你學習啊!

  ……

  什麼挖苦、嘲諷的話都有,秦振華像紅臉關羽一樣,坐在那兒一聲不吭,唯有胸脯起伏如海浪:你們說吧!說夠了吧?告訴你們:我老秦就是要跟你們比試比試!如果我說出的話不作數,我立馬下台,不當這個張家港的書記了!但到年底、到明年、到後年我們看!秦振華心裡憋足了氣!憑他的脾氣,他真想沖天喊一聲:你們笑話我秦振華沒關係,可我們張家港就是要干出大名堂來!這不是我秦振華個人的事,是張家港的需要!是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需要的速度!是老百姓的需要!

  「大家不是要面子嘛!是啊,我也要面子!張家港要面子!可是我們沒有實力,就永遠沒有面子!沒有實力,我們出去開會只能坐在旮旯里,只能聽人家傳授經驗,只能看人家把紅旗、獎牌領走,只能低著頭,仰著臉看人家。沒有實力就沒有位子。沒有位子,哪有面子?」秦振華回到張家港,將那些受了人家好一陣諷刺、抬不起頭的幹部們狠狠「教訓」了一通!

  「把頭抬起來!把胸膛挺起來!把幹勁都給我拿出來!我們張家港是不能跟人家比,因為人家底子都比我們厚實,但就是因為這,所以我們更要自加壓力,別人走一步,我們就得跨三步,甚至要跳三級!」

  秦振華的話、秦振華的動作,都帶著一股虎虎生威的風聲。這風聲確實讓人有種膽怯——當然這是對那些不敢冒險、不敢大幹、沒有闖勁的人來說是這樣;但這對那些思想解放、敢闖敢幹、又有事業心的人來說,是一種催發進取的強大力量和表率作用。

  秦振華的威信就是這樣樹立起來的。他因此有「一呼百應」的感召力,是因為他的話講到要害,講得實際,而且一步步的戰略與戰術到位,每一項工作抓到實處,且有明確的方向和目標。在提出「三超一爭」之後,秦振華又提出了「三搶一高」、「三攻一促」及「三個戰略」的一整套具體的行動戰略、戰術。

  「三搶一高」,即為搶發展機遇,搶投入產出,搶結構調整和提高經濟效益。

  「市屬工業是全市經濟的關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今年這些企業怎麼上?有四個問題要解決。第一個問題是要轉變觀念,增強發展經濟的緊迫性。鄧小平同志最近反覆強調,要發展,就必須更好地堅持思想解放,轉變觀念。搞經濟跟賽跑一樣,你得有股勁,落後的就得趕前面的,領跑的就得爭取第一,爭取破紀錄。這樣就要求我們工作姿態時刻保持一種你追我趕的態勢,每個單位、每個人,都要爭取同行業、同崗位的第一名。二是要確立競爭拼搏觀念。商品經濟講的是競爭,不講競爭就沒有立足之地,企業沒有立足之地就垮台,有人想守攤子是越守越守不住的。『守攤子』必然會停步,必然被淘汰。光守攤子不行,還必須快速發展。鄧小平說了,低速度就等於停步,甚至等於倒退。要學會抓住機會。現在就是好機會。鄧小平南巡講話,給了我們張家港每個單位一個大好機會,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大家想一想,為啥有的廠辦項目,辦一個成功一個;為什麼有的廠辦一個丟掉一個,屢丟屢敗?為什麼在同樣的困難條件下,有的廠能抓住機遇迎難而上,求得了發展;有的卻束手無策,從小困難變成了大困難,最後越來越落後。根本原因是領導班子或主要負責人有沒有競爭拼搏意識。三是要敢冒風險。馬克思說過,發展商品經濟就是『驚險的跳躍』。在發展經濟中,不想冒風險的人是不可能有大作為的。國外有位大企業家講:當一件好事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時,我則不會去幹了,因為絕對有把握的事情,連個傻瓜都會幹好它。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機遇稍縱即逝,沒有風險的事情隨著時間推移也會有風險。企圖一帆風順辦成事業的想法只能是空想,抱有這種思想的人也只能是個沒有出息的人。四是要勇於實踐,敢於實踐。鄧小平講得好啊:改革開放就要膽子大一點,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就要大膽地去試,大膽地去闖。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氣』,沒有一股『勁』,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干不出一番新事業。『等』字要不得,中央政策說得明明白白,我們的奮鬥方向也清清楚楚,你還有啥等的?等得來啥呀?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使哪一天掉下來餡餅,我看也不會掉在那些等靠要的人手裡,一定是掉在那些能夠抓住機會的人手裡。一句話:我們現在張家港人要的就是埋頭干,拼命干,敢於干,干到底!」這是秦振華在上任伊始的1992年3月15日講的一番話,後來這次講話收入到了他的著作《張家港精神——偉大理論的成功實踐》一書中,書中的講話稿變得文章化了,他秦振華當年在幹部大會上的講話生動形象,精彩絕倫,氣壯山河。

  「聽秦書記的講話,每次都會熱血沸騰,你會被那種強烈的競爭意識、危機意識和拼搏意識所感染,然後就是跟著他一股腦往前沖……」一位張家港幹部對我說。

  秦振華的工作方法也很絕,他不是提出「三超一爭」嗎?這是他向全蘇州諸老大哥發出的挑戰書,但他絕對不會是孤軍作戰,他的工作方法歷來是——「我盯死第二把手!你第二把手就得盯死你的第二把手。我的第二把手是誰?是市長、副書記。你市長、副書記的第二把手是誰?是主管副市長和主管常委,這樣一級盯死一級,工作就能落到實處,一竿插到底。」

  這就是秦振華。

  「企業也不例外。我說張家港要在工業上超常熟、外貿上超吳江、城建上超崑山,你每個單位、每個企業就得照著蘇州全市最好的企業、最好的單位給我瞄準目標去趕超,超不過你就等於沒有完成任務,即使暫時超過了你得保證不讓別人再超過你。」

  還是秦振華的話。

  張家港人服他。

  「『三超一爭』,不那麼容易。常熟『塊頭大』,底子老,基礎厚實,那雄偉的虞山本來就是一座在與長江吳淞口最高、最近的大山,磐如巨天,加上有5000年的文明史和3000年的手工業傳統。我秦振華要你瞄準的就是它常熟這座高峰,你汗流浹背、雙腳朝天也得給我攀過這座高峰!吳江人聰明絕頂,從吳越時代就練就一套會跟異國周旋打交道的本領,那每個細胞里都充滿著智者的高超技術和技能,那湖光粼粼中皆是吳江人從商、從貿的靈性與技巧,你就得給我學過來,光學過來還不行,得明白他們的經驗與道道來,要為我所用,處處逢源才是!崑山城無山,但他們為啥稱崑山?人家身處大上海之鄰,就能與大上海比高低,就是心裡有山,心裡有山的人就是了不起的大山。這座大山你們也得給攀登上去,站在崑山的高度建設好我們張家港。別忘了我們蘇州還有一個太倉,太倉俗稱金太倉,人家除了人口少一點、面積小一點外,哪一點也不比我們差,太倉的一些企業塊頭絕對不比常熟、吳江、崑山小,你們的眼睛還得盯著這個金太倉。不把四位老大哥比下去,我們就不是『三超』,也談不上『一爭』。記住:我們是要爭全蘇州樣樣第一!明白嗎?第一,第一就是我們要拿金牌!要趕過他們!」

  秦振華把「三超一爭」解釋得淋漓盡致、明明白白。誰也別想裝糊塗,裝糊塗的人我秦振華最討厭!

  他會對那些工作干不到實處、干不到位的人和單位發出「毒誓」:你再不拿出真本事,你就得滾蛋!

  你說滾哪兒去?滾到你認識到了不發展、不趕超就是等於死掉的時候、滾到你想通了又重新想好好干一番事業為止!你覺得滾是痛的吧!不痛能觸及思想深處嗎?

  我秦振華狠?我秦振華如果不狠,張家港就永遠跟在別人後面當「小弟弟」,當「窮光蛋」,當「蘇南的蘇北」,甚至連蘇北都不如,只能當蘇南的西伯利亞!

  當了市委書記後的秦振華,也不知哪來的勁頭,一天24個小時,好像每小時都是上緊的發條,沒有啥辰光見他不再咄咄逼人地催人奮進,沒有辰光見他不是在一個一個單位、一個個企業盯著你干,催著你干,幫著你干!開始有人瞅著這位「神經出毛病」的市委書記,私下裡暗暗嘲笑他:你瞅他走路那個樣,像踩高蹺似的,一高一低,說不準哪天倒下來再也站不起了……

  但秦振華根本不是一些人想像的那種人,他是張家港的「拿破崙」——有人甚至這樣形容他。

  每天清晨六點來鍾起床,一邊跑步一邊口袋裡裝個小收音機聽新聞,然後玩上一套拳——他的拳法世界上找不到拳譜,完全是順著他秦振華的思維和脾氣在「胡打」。

  「哈哈……我自己發明的,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我在採訪時提起這事時,老秦開心地大笑道。正是他的這套跟著感覺走的「秦拳」,使得秦振華和張家港才有了今天與眾不同的進步與翻天覆地的巨變。

  「你,說的就是你!為什麼別的局都動起來了,就你那兒蹲著茅坑不拉屎?你別再東張西望了!你給我站起來,讓所有的人看看你這個跟我玩花招的局長!這樣的人再在局長位置上當下去,我們張家港就會當跛子——因為你管的那一攤支不起來,我們全市得跟著你不能痛痛快快地跑步!你想好了沒有,該怎麼辦?沒想好?還是不會想?……什麼?不會想還是不想想?……不吱聲!證明你是在想,可沒跟我們大伙兒想到一條道上,那你就回家好好想想去吧!」就是全市幹部大會上,秦振華坐在台上,將一個局長點名讓他站起來,責問了半天,沒幾天就讓組織部將此人撤職了。

  「秦書記當年不這麼做,很難在短時間內扭轉幹部中的一些舊習。張家港能夠在短時間內實現跨越式大發展,與秦書記的這種雷厲風行的作風密切相關。」張家港市委的一名幹部對我如此說。「但是秦書記在位的那些年裡,他沒有錯處理過一個人。老頭子真的是刀子嘴豆腐心,除非你犯了事、犯了黨紀國法,否則他不會輕易處理一個幹部。他對人要求嚴,嚴到你有些怕他,他靠這種老虎吃人的做法在你屁股後面盯著你工作……」張家港的幹部們這樣評價老書記。

  原楊舍鎮城西村的蔡興華,可能是挨秦振華罵最多的一個幹部。蔡興華的名字跟秦振華就差一個字,一個振華,一個興華,振字擲地有聲,興字里多多少少有些軟綿綿的。秦振華看到蔡興華領導的村有了大變化後有些輕鬆,便把蔡興華罵得「狗血噴頭」:你蔡興華幹了那麼一點事就滿足了?你給我到國外遛一圈回來再跟我說說你的村子是不是就沒有發展空間了!你以為弄個人均幾千元錢就是到頂了,就是富裕了?!呸,你蔡興華那麼點成績算個啥!屁!啥都不是!你不給我弄出個全市、全蘇州、全江蘇、全中國第一來,你就啥都不是!

  秦振華諸多「狠」中的一條就是用人狠,他看中的人大膽用,他用的人主要看你能不能幹事,能不能幹大事。為此他也吃了不少暗悶苦——有人「舉報」他用的人如何如何有問題,甚至「人民來信」一直寫到鄧小平那裡去。「我一往無前干工作,誰要在背後放冷槍,我就要他滾下台!」秦振華說他不狠不行。「私仇不可有,公仇不可無。」這是他的理論。「誰要是影響工作,妨礙了張家港的經濟發展,那我秦振華就是『無毒不丈夫』。」

  在這樣的市委書記面前,張家港沒有不幹活的人,沒有不想干好的人,你追我趕的風氣就此形成……

  「同志們,今年以來,全市上下以鄧小平南巡講話精神為指針,緊緊圍繞『三超一爭』的奮鬥目標,不斷解放思想,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勇於競爭,敢於拼搏,經濟發展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可以說,1992年是我市歷史上發展最大、取得成績最大的一年,是捷報頻傳、激動人心的一年。『八五』計劃提前兩年完成,『三超一爭』的任務通過最後40天的衝刺,也將全面完成!」這是距1992年年末還有40天的11月22日的張家港全市幹部會議上秦振華的一次講話的開場白。

  「秦大膽」這次講話的情景,許多張家港當年的創業者對此記憶猶新,因為時間僅過十個來月,張家港就要第一次在全蘇州人面前露臉了。年初他們的「秦大膽」向全蘇州放了一炮,要「三超一爭」,如原子彈扔在蘇州政壇,不僅幾位老大哥常熟、吳江、崑山這些人在嘻笑秦振華得了「神經病」,就連蘇州市委、江蘇省委的領導也在為他們提拔的秦振華而捏著一把汗——中國的政治體制中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市委書記敢公開向老大哥提出挑戰的?有是有,那是大躍進年代、放衛星的時代。現在是改革開放年代,是講實事求是的新時代喲!他秦振華放炮放邪了連累的肯定不僅僅是他秦振華!吹牛不要成本,但作為一市書記吹牛吹出毛病來了,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

  「蘇州和省里經常有人在刺探我們當時的經濟情況,到10月底這段時間他們就更緊張了,因為只剩下40天時間,我們當時的不少目標距超常熟、吳江、崑山還有不少距離。我心裡有數,不怕。知道只要再加把勁就可以超過了,這可不是吹出來的,是我們張家港人豁出性命拼搏,拼一個你低我高的水平啊!那些日子裡,我們張家港等於是背水一戰,沒有退路。我之所以敢提『三超一爭』,其實不是沒有根據的,但光有根據是遠遠不夠的,得有人干,拼命幹才行。我們張家港的發展從一開始就是靠負重奮進、自加壓力。別的地方他們不需要像我們這種干法,但我們是蘇州的窮小子,蘇南的『蘇北』,不這麼幹永遠會掉在別人後面,永遠拖蘇州的後腿。」

  1992年是張家港戰鼓撼地、烽火漫天的年份。次年初,蘇州市委、市政府的三級幹部例會上,一項具有特殊意味的頒獎儀式如期進行。在領獎台上,市委書記王敏生和市長章新勝一次又一次地高喊著「張家港」和「秦振華」的名字,而秦振華也氣昂昂地一次又一次地走上領獎台踐行了他一年前向諸兄弟市縣的挑戰諾言——1992年他的張家港在工業總產值、外貿和城市建設等多個方面全面超過了常熟、吳江、崑山等市縣,獲得大勝。

  「這個秦振華真的了不起!」

  「他娘的,他牛皮還真沒吹破啊!」

  「張家港是瘋了!」

  「可不能再忽視張家港了……」

  蘇州人從此開始刮目相看張家港人了。尤其是那個額頭略禿、眼珠子總是瞪得圓溜溜的、走起路來搖晃的秦振華,「此人不能小瞧也」!

  老大哥常熟、吳江、崑山和太倉人暗暗吃驚,心底里很不是滋味。蘇州人歷來講面子。張家港小弟弟干成這個樣,我們的臉面往哪兒擱呀?

  「你這個秦振華,從此讓我們再沒了安生日子!」一位常熟領導私底下狠狠地捶了秦振華一拳。秦振華哈哈大笑道:「老弟,你還年輕!我秦振華已經57歲了,只能只爭朝夕!」

  1995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國家主席的江澤民來到張家港視察,聽了秦振華介紹張家港的發展歷程,很受鼓舞,欣然提筆寫下了四句話:團結拼搏,負重奮進,自加壓力,敢於爭先。

  「張家港精神」由此正式形成。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