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炫風:中國明星城市發展史> 第二章 好布局就先勝一籌

第二章 好布局就先勝一籌

2024-10-04 13:55:17 作者: 何建明

  這正是中山——

  地處珠江出海口西岸,北接廣州、順德,西鄰江門,南連珠海,隔海與深圳、香港相望……

  得天獨厚。優勢多多。

  然而,中山處在廣東經濟飛速發展的諸多「列強」的夾縫之中。那轟鳴而隆隆震盪的前進車輪,無時不在催醒著中山人的每一根神經——你稍稍喘息,後來者即傲居於上;你想迎頭趕上,必須百倍努力……

  「中山人傑地靈,各項發展形勢喜人。中山要建設成為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示範市。」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省委書記張德江在視察中山後向中山市領導這樣說。

  「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意味著什麼?那是胡錦濤總書記向全黨提出的科學發展觀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社會未來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之後加了個「示範市」,並且是中國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最快的廣東全省的「示範市」,這要求包含了多少期待與期望,中山人心裡自然清楚省委書記說這話的分量。

  「中山進入了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我們現在最需要做的事,就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符合中山實際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戰略思考。」市委常委會議上,崔國潮書記將一雙濃眉往上一揚,說,「在這之前,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情況,也就是說對中山目前的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情況有個科學的評價體系,有了這個客觀真實的評價體系,我們才能確立下一步的發展戰略目標及對策思路……」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這是個大課題。中國人沒有做過,外國人也沒有做好。世界經濟學家們都有一個理論: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00美元後,其之後的發展將是一個關口,一種可能是能夠抓住機遇,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不喪失發展的黃金時期,最終實現現代化,另一種可能是經濟在一段時間內停滯不前,社會矛盾突出,甚至加劇兩極分化和社會震盪。上世紀80年代出現的『拉美現象』,便是突出的一例。」有人這樣說。

  張德江書記向中山提出要建設「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示範市」時的2003年,中山市的人均生產總值已近4000美元的水平。這就意味著中山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歷史性的關口。

  這個所謂的「關口」用經濟用語即為: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起飛階段,大都依託本國或本地區資源和相關生產要素的成本優勢,以低成本換取經濟的高增長——中國現階段的高增長,基本屬於這類情況。而經濟發展的梯度推移理論認為,當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後——人均1000美元就是一個「關口」,原有的優勢將消失,產業如果得不到升級與調整,其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水平將難以為繼,甚至嚴重倒退。上世紀80年代前後的拉美國家就曾飽受此苦,至今仍萎靡不振,停滯不前。

  「我們中山絕不能步拉美國家的後塵!更要防止那種在經濟發展了,政治文明卻嚴重缺失、社會分配不公、百姓對現有制度的普遍不信任等現象的出現。」崔國潮警示他的同事們。

  「我們中山已經有了這個那個的國家級榮譽,但這些榮譽只能說明我們還是個『單項冠軍』,現在我們該向『全能冠軍』的目標前進了!」市長陳根楷的話引得同仁們頻頻點頭。

  「單項冠軍」固然可喜可賀,但「全能冠軍」才是實力的真正體現。

  孔子曰:釣而不綱,弋不射宿。古人的生態倫理觀,闡釋了人與自然協調發展的樸素思想。

  「中山先生有句名言:『發展文明,非僅關乎財富一方,並負謀人民之幸福與安全。』這句話言中了我們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中山是先人創下的文明之地,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關乎『人民之幸福與安全』是我們為官者的根本職責,這與科學發展觀一脈相承。我至今仍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崔國潮說到這兒,又舉出一次他隨考察團到某市參觀一著名「治安安全示範區」所看到的那一幕:漂亮的小區內戒備森嚴,形同固若金湯的城堡。表情嚴肅的保安人員在小區內來回走動,目光里充滿著警惕;架設在小區四周的各種監控設備,更如一個個嚴陣以待的哨兵監視著可能出現的每個細節……而小區外則是擁入這個城市的各色謀生的人群,在小區外的大街上帶著幾分神秘感地看著「城堡」內的一切景象。

  「這樣的所謂『安全』,我不欣賞。」崔國潮話鋒一轉道,「我們中山人也正在富裕起來,但我希望他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豐碩成果的同時,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著……」

  一切為了人,一切依靠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中山市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進程中,就已經把這一創建文明城市的核心價值,當做衡量工作的一把毫不動搖的尺子,並取得寶貴經驗。

  他們因此有了這樣的收穫——

  連續三次蟬聯「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單位)」的榮譽稱號(在廣東省也是唯一的城市)。

  「寧願放棄1億元產值,也決不上馬一家重污染企業。」在這樣的理念和原則下,中山市早在1985年起就未雨綢繆,請專業規劃機構作了第一張建設藍圖,從而在之後的二十年的快速發展中有效地防止了無序建設的現象。例子比比皆是:正值上世紀90年代房地產開發最火爆時期,市政府斷然否決了城東新區一個外資項目,斥資1億元建起當時全省最大的城市生態公園……

  土地資源是珠江三角洲發展的基本資源,大量粗放型的外資企業擁入這裡時尋求的正是這裡的廉價的土地。而珠江三角洲能夠快速發展,最直接的優勢便是這兒擁有與港澳台地區相鄰的地理環境。「有地就能發財」,這是廣東多數地方的「至理名言」。可中山是個小市,土地面積本不富足,但中山的執政者則在與別人拼爭吸引外資的搏殺中響亮地提出了「零土地」招商。

  可能嗎?中山也在作秀?是不是想把外資拒之門外?非也。

  中山人回答道:第一,「零土地」招商的概念在中山之前就有人提出過,我們中山所做的正是為了將它化為現實。第二,實行「零土地」招商後的中山引資情況勢頭良好。

  無法叫人相信,可又不得不令人信服。中山每年有個「3·28」經貿招商洽談會,在他們提出「零土地」招商那年的第一個「3·28」招商會上,簽約項目319個,合同協議利用外資17?郾97億美元,完成預期目標的208?郾96%;簽訂貿易合同4754宗,出口合同2521宗,成交額20?郾77億美元,是預期目標的241%;內銷合同2233宗,成交額32億元人民幣,是預期目標的190%。

  你能解釋這是為什麼嗎?中山市三鄉鎮黨委書記梁欣笑著透露「真相」:比如拿我們三鄉來說,因為土地控制得嚴,地價甚至達到了別的鎮區的兩三倍,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外資和內資企業願意到這兒來呢?其實原因並不複雜,是老闆們到我們這兒生活可以放心,衣食住行樣樣滿意,產業發展也比較成熟,自然環境更沒說的,這樣的地方他不來投資,還上哪兒去?

  是啊,中山憑藉的不是廉價的給予和自我的喪失,而是依靠追求整體協調,實現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要求下的功能最大化。即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目標狀態要求有序調整經濟社會的內在結構、生產和生活方式及其與生態環境可持續支持前提下的能量供需,促使其以接近均衡狀態的高層次水平發展。用更通俗的話說,這種高層次的發展水平,其實就是以實現全面發展為目的,以生態環境的可持續支持為基礎,通過調整區域內經濟、人口、環境、資源和制度等系統及各系統內部元素間的相互作用,以形成能夠適應外部環境機制的良性循環態勢。

  中山正是在不斷創造和構建這種態勢中,使得這塊熱土變得異常繽紛多彩,從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渴望有個良好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投資人。

  在張德江書記要求把中山「建設成全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示範市」的第二年(2004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10億元,人均GDP達到44005元,折合美元人均過5000元大關!

  五桂滿芳菲,中山盡妖嬈。

  這一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同志來到中山視察,當聽說中山正在全力構建「既適宜居住又適宜創業」的現代城市時,非常高興地稱讚「提得好」。

  市委書記崔國潮進而匯報導:「創業要求開發更多土地和資源,容納更多的人口、企業和交通工具,而居住則要求更多的綠地、更舒適的環境和更潔淨的空氣,這可是個『世界城市難題』……」

  「正是『世界難題』,才要交給你們去破解!」總書記充滿期望地對中山人說。

  破解「世界難題」——總書記的囑託,也是中山人的追求。

  提出既適宜居住又適宜創業這一命題,似乎與魚和熊掌兼得一個道理。可世上哪有魚與熊掌兼得之理?中山執政者懷著對父老鄉親和子孫後代負責的態度,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以不懈的努力,甚至有時是痛苦的抉擇與奮爭,將魚和熊掌一起托在自己手中,並贏得人們的青睞。

  這一年,一位北京的年輕人帶著妻子和兒子從京城遷到了中山,問他的理由時,他回答得叫人有些不敢相信:「因為中山很和諧,沒有一些城市那種貧富懸殊的視覺衝擊,外地人很容易融入這個地方。」

  這個年輕人叫趙為民,他是總部在順德的著名家電企業——格蘭仕集團公司總裁辦公室的副主任。2004年,格蘭仕在中山投資20億元的空調廠投產。「適宜居住又適宜創業不是一句隨便說說的空話,它是必須經得起歷史和現實檢驗的。我認為中山做到了這一點。格蘭仕不久前在中山開一個2000人的訂貨會,這本來是我們企業的事,可當地政府竟然專門組織了一個班子與我們對接,提供各種服務,就像我們格蘭仕的口號:『努力讓顧客感動』,你說在這樣的地方創業、投資,誰還會走呢?」

  中山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遠明向筆者介紹過,說中山市每年要組織各級幹部除了到國內發展快的地區學習取經外,還要走出國門,到世界發達國家學習進修。市級機關的幹部和鎮級幹部基本都走出國門學習進修過,甚至連三分之二的村級幹部也到過新加坡、澳大利亞、英國等國家學習進修。

  中山還有「一絕」:市政府按照每年企業的納稅額,將納稅大戶選派的人員送到國外學習,無論是本地企業主,還是外地投資者,你只要達到一定的納稅水平,你就有機會獲得政府的這種選派。格蘭仕的趙為民談起此事,頗為激動:「這比頒獎更有意義,是中山政府真切了解企業所需後的一種反哺。雖然我們企業自己也可以出國走走,但政府選派我們出去,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那是自家人的感覺。」

  在古鎮採訪,我因此也明白了為什麼在這個不起眼的小鎮上,會有12000多溫州人落戶在此地做燈飾生意!古鎮溫州商會主席董承聰說:我們溫州商人在這兒創業,所獲的利益和企業的成長速度基本是在別的地方的兩至三倍,而生活成本則低得多,相反生活質量又不比其他地方差。這樣好的地方誰不願來呀!

  中山誘人,中山留人。中山的發展十全十美了?!

  「恰恰相反,中山的發展還存在很大問題——這不僅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本身就是個永無止境的奮鬥目標,而且中山越往前發展所面臨的壓力和問題也越來越凸現……」那一天,崔國潮書記與我第一次見面是在飯桌上。不知是特意,還是本色,崔書記著一身很得體的唐式休閒服。市委書記與作家對話,能這樣「休閒」,筆者還是第一次遇到。

  「發展!一切社會問題必須依靠發展獲得最終解決。中山今天在全省和珠江三角洲有些優勢和位置,並不能代表明天的中山還能成為廣東的『老七』、『老五』……中山已無退路,只有前進,而且必須是更大手筆、更快步伐的發展思路與行動!」

  崔國潮的兩道濃眉緊鎖,鏗鏘的話語透出堅定的信息。

  可路在何方,何方是路?

  崔國潮書記、陳根楷市長再一次站在《中山市區圖》前久久凝視著。市委常委和市政府成員也都站到了這幅他們再熟悉不過的地圖前,一起久久凝視起來……

  身在中山看中山——中山確有灼人的榮耀之處:她的面積比新加坡大出近三倍,她的發展速度在整個珠江三角洲名列前茅,其產業聚集度居全國城市第二位。如今,她以占廣東省1%的國土面積和2?郾7%的人口,創造了占全省3?郾8%的國民生產總值。它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裡,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快速發展和每年都有1500多家企業落戶的情況下,仍然保留了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儲備和面積達200多平方公里的五桂山生態保護區——更何況還有諸多國家級和省級的榮譽……中山似乎可以安逸地坐在太師椅上笑傲江湖!

  可是將《中山市區圖》換成《珠江三角洲區域地圖》時,崔國潮、陳根楷等這些中山領導者的目光里顯得有些侷促與不安了——

  先看北邊與中山緊鄰的廣州市,其南拓的戰略咄咄逼人,一條南港快線把臨港用地拓展了375平方公里,直逼中山市民三聯圍,而氣勢磅礴的龍鬚港仍在不斷向南延伸,大有將珠江口岸的優勢一攬於懷之勢;與中山肩並肩的東莞市,這些年更是風流倜儻,名震海內外,快速發展的勢頭不僅始終未減,現在他們又搞出一個以沙田鎮為中心的近百里通向海域的「新虎門港」計劃,大有與廣州南港比雄氣的勢頭;與中山隔水相望的深圳更不須說了,填海造地建設再掀高新產業帶的浪潮已經撼天動地;比中山更具海岸優勢的珠海這些年毫不示弱,其新的發展思路是從下柵到淇澳的科技黃金海岸,將整個珠江西岸與大海接壤的數百裏海岸線包含在自己的戰略地盤之內;還有後來居上的惠州這一兩年也急起直追,勢不可擋……

  中山的明天該怎麼辦?難道中山甘願在這群雄四起的珠江三角洲和萬馬奔騰的偉大時代里,被人遠遠地甩在歷史進程之外?

  不不,這不是中山人的性格,中山是一代偉人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中山能選擇的只有一條路:乘風破浪,與萬馬奔騰的兄弟團隊一起「出海迎戰」,去承載歷史和未來的責任,去接受命運和人民的期待。

  毫無疑問,新一輪的競爭比改革開放前25年珠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間的競爭要激烈和複雜得多。或許是一年一個台階的差異,或許是三年五載的梯隊差異,那時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經濟圈內的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發展可能不再是「大老虎」與「小老虎」之間的差異了,而是大象與山羊的區別了。

  中山是做「中山羊」,還是做「中山象」,這何止是為官一任的幾個領導者的面子問題,它無疑會是影響整個中山子孫後代的千秋大業。

  啊,放在自己區域的地圖上,中山顯得似乎還不算小;放在珠江三角和泛珠江三角時,中山變成了「小中山」;如果再放在全中國的地圖與世界地圖內,中山則顯得太渺小了,渺小得像一粒小豆似的……中山啊中山,你未來的路該怎麼走啊?!

  市委書記崔國潮、市長陳根楷,站在版圖前已經很久很久了,他們心潮在起伏,目光漸漸從版圖的中心向西移動,又從西向東移動……

  中山的中部,是那片新崛起的現代化城郭,它是目前中山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西北部,以小欖、古鎮等鎮為軸心的五金、燈飾產業經濟區域——這一區域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民營工業經濟圈,在目前的中山乃至整個珠江三角洲都具有重要影響;南部,以緊靠珠海的三鄉鎮為代表的出口加工區也已具備一定規模。現在剩下的就是東部了。中山的東部實在是一塊寶地,這裡有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南朗鎮,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這裡有個「火炬開發區」。這個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的工業開發區,從最初的市加工工業區和以印刷業起家的原張家邊鎮及中山港三合為一開始,形成了勢不可擋的發展局面。至2003年,工業開發區的工業總產值已達450億元,而且繼續以每年100億的增長速度在向前大踏步地跨越。更主要的這兒是中山唯一與珠江口接壤和通向大海的出口處!

  前幾年的中山市委、市政府為了把像小欖的五金產業和古鎮的燈飾產業所自發形成的這種區域經濟塊做強、做大,提出了一個非常具有中山特色的經濟概念,即組團式經濟體。也就是說,通過一個鎮和若干個專業鎮已經形成的產業群體和產業鏈,進行有意識的組合與擴大,並發揮這樣的經濟強勢來加大整個中山的經濟航母隊伍。同時,結合城市化建設的總體規劃,對這些已具規模的組團式經濟區域的發展現狀、產業結構、布局空間和未來方向,進行了系統研究和新的規劃,使得組團式的經濟體在近三五年內,產業規模大幅增長,從而使中山全市的經濟發展速度連續幾年領先於周邊的其他城市。

  然而,這些大多以當地傳統產業為主體的基礎產業,俗稱「一鎮一品」的經濟形態,雖然通過組團式的整合,它們在一定的歷史時期內仍有發展潛力,但與珠江三角洲已經拉開的新一輪經濟競爭的宏大時代潮流相比,似乎有些小巫見大巫。

  中山人的憂慮是明顯的,中山人的憂慮顯示了他們的歷史使命感,而這種憂慮又使他們的目光向著更遠的方向……

  「東部!東部是中山唯一可以參與珠三角新一輪經濟大競爭的戰場!」站在地圖前的崔國潮書記,只見他的濃眉往上一揚,順手操起辦公桌上的電話:「是陳市長嗎?我有個新的想法……」

  那一夜,市委書記辦公室的燈光亮到很晚很晚。

  「丁零零——」新一天來得又是那麼急促,上班的時間未到,市委常委、開發區黨委書記馮梳勝辦公室的電話就已經響起。

  「是老馮嗎?現在你有時間嗎?」

  「啊,崔書記,我有時間。」

  「這些日子我和陳市長想了很多,有些思路想與你溝通溝通……」

  「是關於開發區的發展嗎?我馬上來!」

  不多會工夫,一位身材壯實、臉色黝黑的中年漢子匆匆來到市委大樓。

  崔國潮書記、陳根楷市長已在小會議室內等候。

  軍人出身的馮梳勝,是正宗的中山人士。三十幾歲時就是廣州軍區某集團軍的正師職後勤部部長,1996年轉業回家鄉,擔任中山火炬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後任黨委書記。在他在任的10餘年裡,開發區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速發展期。他功不可沒,是眾人眼裡的一名干將。

  「……開發區這幾年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發展的速度和產業內涵都是有目共睹的,市委、市政府是十分滿意的,這些不多說了。我和陳市長最近心頭一直壓著一件事,就是在我們珠江三角洲,或者再往更大的國內環境和國際環境看,新一輪的產業轉移正在加快,如今進入我市投資的企業不少,進入開發區的則更多,這本來是件好事,可我們又十分擔心,因為我們中山的工業用地矛盾日益突出。開發區的空間也已基本沒有多少了,這樣下去我們就會失去很多發展機會和空間。前段時間,我和陳市長還先後帶隊去了浙江、上海、山東、廣西等省區和廣州、珠海、東莞等兄弟市學習考察,各地正你追我趕,正如省委書記張德江同志所說『前有標兵,後有追兵』,不進則退呀!因此,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也思考了相當一段時間了。中山市要實現市委、市政府的『十五』規劃發展目標,承載大規模的工業發展,加快全市的經濟發展速度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就必須在現有的中山土地上尋找和拓展發展空間……可我們中山本來面積就不大,不像其他兄弟市有那麼大、那麼多的土地空間。怎麼辦?」崔國潮說到這兒,把後面的話停頓了下來,似陷入短暫的沉思。

  「老馮,開發區要肩挑更大的擔子啦!」陳市長笑著將目光投將過來。

  「我思前想後,左看右看,開發區或中山的未來發展,正如前兩年市委和你們兩位領導已經思考和提出過的,必須向東,向東部進軍!我看現在該到我們真正實施的時候了!」說到這兒,崔國潮書記的嗓門突然提高了幾倍音量。「太好了!」馮梳勝高興得差點跳將起來。

  「我和同事們最近也一直在考慮開發區進一步發展的問題,初步想在目前開發區的左鄰右側,開拓出一個絕好的大戰場,它的位置就在這一片……」馮梳勝說到這兒,「嘩」地鋪開一張地圖,「這兒……」

  「以馬安島為中心的這一片臨海的區域,組成一個面積可達100平方公里左右的臨海經濟帶,或者暫時叫它臨海工業園區。它的地理位置堪稱珠江三角洲的真正黃金寶地!也是市委、市政府前些年沒有實際動用的一塊工業處女地。它東臨珠江口的橫門水道,隔水與廣州南沙相望,西臨橫門西水道,隔水與南朗鎮的橫門相望,南隔百米寬的河涌與市圍墾公司的圍墾用地相接,北與橫門水道中山港第二碼頭作業區的港池相連。該工業區一旦實現,其區內面積達20平方公里,約25000畝——不包括已建的一個電廠。其中工業用地可以是20000畝左右,商住用地5000畝。在馬安和圍墾的40000畝內,留足碼頭、倉儲、客運和海濱新城用地……這樣,中山有可能在這裡建成一個『新中山』……」馮梳勝平時話不多,可眼下他卻越說越興奮。

  「好,我們不謀而合!」崔國潮書記站起身,將右手掌重重地拍打在桌子上,「這兩天我們就開個辦公會議,專題討論東部開發問題!你說呢,陳市長?」

  「臨海工業園、東部開發……老馮和市委、市政府想到一塊去了!我建議辦公會議馬上召開!」市委書記、市長站起身的時候,中山大地響起一陣隆隆春雷……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