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13:36:27 作者: 譚元亨

  吳於廑①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更是一個高難度的課題,選擇它就已說明作者的勇氣,更何況是「半路出家」。這是高度的社會責任感促使他作出了這一艱難的選擇。

  可以看得出,作者花費了多年的功夫,搜閱了中外大量典籍,用自己的頭腦作出嚴肅、深沉的思考,這才有這部在中國史學界自成一格的、長達近30萬字的專著。

  我國歷代史著浩如煙海,一般涉獵是不行的,陷入其中「不識廬山真面目」亦令人神傷。郭老、范老主編的「通史」,史中帶論,闡釋了中國歷史發展的若干規律;近年來亦有若干反思歷史的論著,不乏新穎的見解,只可惜較散亂、孤立,多細部的描述,卻缺宏觀的把握。在這個意義上,譚元亨的《中國文化史觀》是迄今為止第一部試圖從宏觀上科學地、系統地對中國整體歷史進行反思,尤其是對中國史觀發展與演變過程進行揭示和評價的著作。

  世界由古至今,其歷史演變過程,正是由原始的、閉塞的、各個分散的人群集體的歷史,發展為彼此密切聯繫形成的一部全局的世界史。中國史作為世界史的一部分也是如此。我很欣賞作者提出的文化相互「激活」等一系列新的觀點。春秋戰國,中原各國文化相互交融、激活,才有思想史上的偉大一章。魏晉南北這一「激活」觀,正是認真對待人類各民族由閉關自守走向開放聯合這一歷史過程而提出來的。

  這部專著中,類似「激活」的新觀點及新論證,都將會引起人們廣泛的關注。因為這畢竟是一位很有社會責任感的青年學者,從歷史的高度上作了宏觀的審視與判斷,又經過縝密的思考、辨析而形成的獨立見解。儘管其中可能有偏頗和欠嚴密之處,但它的開拓意義是不可低估的。豁然開朗,學有新意,對此書作評價,應是非過獎之言。

  另外,此書文辭優美,學識不菲,既有冷靜的剖析,又不乏激情的抒發,與作者譚元亨本人亦是知名文學家有關。古今中外,身兼二任,文學家加史學家者,不乏先例。如今又多了一個,可喜可賀,這是我應專為點出的。

  (劍雄整理)

  ①吳於廑,中國當代著名歷史學家、原武漢大學副校長,已故。朝,則已超出中原文化,而形成南北文化的大交匯。正如作者指出的,盛唐文化實質上是整個亞洲文化的大交融,是對中國文化一次強有力的激活。那麼,到了近代,自然是整個世界文化的大交融及新的激活了。這一來,中國史就更不是獨立於世界之外的國別史。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在提出自己的中國史觀演變史之際,亦與西方史觀進行了較多的比較,超越了民族或意識形態的狹隘性,有一個更為宏觀的視野。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