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時代.卷二> 新一代超人李澤楷

新一代超人李澤楷

2024-10-04 12:30:13 作者: 師永剛

  香港有很多人姓李,但只有一個李嘉誠。如果你住在香港,只有戴上耳塞或蒙住眼睛,才能逃過關於他的消息,但難以避免地,你仍會為這位71歲的大亨增添財富。李嘉誠是香港房地產業、零售業、電信業和電力業的主要玩家,全香港30%的貿易要進出他的港口。在當地媒體中,他的綽號是「超人」。這並不是一個很有趣的名字,尤其在金錢至上的香港。

  現在,從同一家族中,誕生了「小超人」:李嘉誠33歲的兒子李澤楷。2000年3月,李澤楷以上市僅10個月的網際網路企業——盈科數碼動力,成功收購了香港的電信業巨人——香港電信。這個交易價值380億美元,是亞洲有史以來最大的收購案。按目前的市值,李澤楷的新王國已經可以與其父親幾十年來積聚下來的基業相抗衡。即使將來盈動的股價會暴跌,他的卓越遠見也是毋庸置疑的。他擬利用寬帶網,為中國、印度和亞洲各國的廣大人民提供快速、靈活的互動電視和網際網路接口,從而成為此類服務全球最大的供應者。

  如果說李澤楷的財富因網際網路而暴漲,其父也如此。兩周前,李嘉誠將還沒有什麼經營業績的小規模網際網路企業Tom.com上市,讓香港的投資者蜂擁上街排隊申購。李嘉誠說,Tom.com將成為最大的中文使用者門戶——也是一個雄偉的目標。

  

  兩父子顯然看到了新經濟所蘊含的財富,並下了大注碼。關於「超人」和「小超人」,最令人感興趣的問題是:他們是超級拍檔,還是未來的對手?當地媒體大肆報導說李澤楷試圖走出父親的陰影,或說由於父子之間風格的迥異,35歲的兄長李澤鉅已經明顯是李嘉誠王國的繼承者,他被忽略了。李嘉誠低調、熱誠、傳統,一直住在60年代以13萬美元買下的房子裡;李澤楷喜歡垃圾食品,對下屬毫不客氣,目前正在建一棟豪華的宅邸,越洋邀請惠特妮·休斯敦來香港參加他的千禧派對。兩人的顯著共性是受美女歡迎:目前都是單身,李嘉誠是鰥夫,李澤楷是未婚。《時代》問李澤楷,誰是他最崇拜的商界人物?他提到的不是父親,而是索尼的創建人之一Akio Morita。他明確表示,不歡迎有關他與父親關係的問題。

  然而,李澤楷現在還是和記黃埔的副主席,擁有Tom.com5%的股份,長期與父親有交叉交易。作為兒子,他有自己的勃勃雄心嗎?還是舒適地站在父親的肩膀上?也許兩樣都是。「他們的關係十分十分複雜。」和記前董事,李家的朋友西蒙·馬雷說。要研究這兩父子的關係,就像進行視覺測試:看到兩張互相對視的臉,一轉眼成了一個花瓶。

  當你像許多香港人一樣,把注意力集中到這個花瓶上時,你會發現這個花瓶很大。兩父子所控制的公司,包括香港電信在內,占了香港股市資本的1/4強。在電信行業,李氏家族所控制的公司占了香港行動電話市場的60%,以及全部固定線系統。夠實在了吧!李嘉誠是香港物業之王,現在又與兒子一起,向世人展示在電信和網際網路新時代再創繁榮的高深學問,並展示併購財技的奇異演進。李澤楷認為,這些才能並不局限於香港:「這些技巧完全是全球性的。」言下之意,是要放眼全世界,因為對李氏家族來說,香港已經不夠大了。

  李嘉誠的成功,是戰後香港最令人稱道的故事之一。李嘉誠,1928年出生於中國的南方城市汕頭,1940年逃到香港,年僅15歲就輟學,以賣塑料皮夾為生。1950年建起一家出口塑料花廠。首次涉足房地產市場時,他買的是公寓。到1979年,他名下的長江實業控股公司已經規模宏大,令商業銀行家們印象深刻。後來,他從滙豐銀行手上買下香港老牌貿易行和記黃埔的控股權,躋身香港超級富豪行列。過去,貿易行一直是英國人在香港殖民地的財富和權力的中心。

  在1997年回歸中國之前,香港的商業基本上由本地人控制,但李嘉誠比其他人更勝一籌,在世界各地都有投資。和記黃埔有一個部門,經營著從孟買到巴拿馬運河的18個貨櫃碼頭,全球1/10貿易要經過他們。李氏對歐洲電信業務的染指也十分典型。去年,他把在英國的和記Orange行動電話部門賣給德國的Mannesmann集團,獲得57億美元現金和時值89億美元的股票。當上個月英國萬德豐AirTouch公司與Mannesmann合併後,李氏在新公司所占的股份價值飆升到150億美元。

  兒子們所受的教育與父親完全不同。年幼的時候,李澤鉅和李澤楷都被邀請列席父親的董事會議。他們接受了廣泛而昂貴的教育,大部分在國外。兄弟倆都畢業於史丹福大學,李澤楷更是從13歲起就到加州上學。由於父親給的錢很少,為了應付開銷,李澤楷到高爾夫球場去當球童,到麥當勞去當收銀員。1987年畢業以後,他成為溫哥華一家投資銀行的基金經理,1990年被召回香港,掌管和記的衛星部門。當時李澤鉅已經被培養成李嘉誠的接班人,與哥哥相比,李澤楷的工作只是小兒科,但已經足以讓他大展拳腳。

  和記擁有一個衛星,用於電信營運。李澤楷認識到,這個衛星也可以進行電視傳播,並由此引發了一個真正的夢想。他可以繞過呆板的控制電視行業的各國政府,把電視節目直接送到觀眾的眼前。是的,沒有多少亞洲人擁有碟型衛星天線,但李澤楷知道,亞洲大陸的企業家們會購買碟型天線,然後在附近鋪設電纜,把衛星節目傳送到想看《The Bold and the Beautiful》和桑塔·芭芭拉的人的家中。他說服父親投資6250萬美元設立衛星電視(和記在衛視上一共投資了1.25億美元)。

  作為一個20來歲的老闆,李澤楷並不平易近人。播放時突然失靈就意味著劈頭蓋臉的臭罵。現在的員工說,李澤楷已經成熟了,但還是經常在公眾場合斥責高級經理們。

  不到兩年,衛視就把現代化的電視帶到印度和中國,吸引了4500萬觀眾。這一次,他的成功吸引了收購者。1993年,默多克打算以美國Fox網絡和英國Sky廣播的模式進軍亞洲市場,邀請李澤楷到他位於地中海的遊艇上一敘。幾個小時後,一項交易達成了。兩年後最後一筆款項付清,李澤楷為和記賺了9.5億美元。

  然而,由於這次成功仍然是受李嘉誠的影響,即使是10億美元的交易,也不能為李澤楷帶來獨立的榮耀。繼衛視之後,李澤楷繼續按自己的計劃,利用衛星為亞洲企業提供長途電話服務,但沒有成功。

  1996年,李澤鉅被張子強綁架,李嘉誠付了約1億美元贖金。隨後是1997年金融危機,香港陷入衰退。1998年底,李嘉誠公開埋怨當地的民主熱情過於高漲。他說,作為一個商人,他寧願在香港「少做一些事情」,股市應聲而落:一是因為李氏家族的財富減少了,二是因為他們對香港的信心也下降了。

  之後.com公司興起,把陰霾一掃而光。李澤楷相信,通過衛星,把網際網路傳送到中國和印度的電視上,將是一宗很有前景的生意。1998年,他名下的盈科集團獲得英特爾公司的5000萬美元投資,支持他這一想法。

  第二宗大交易,則是在香港政府捐贈的一流地塊上發展高科技「數碼港」。奇怪的是,香港政府並沒有像慣常那樣,讓幾家有意向的發展商進行投標。批評者認為,李澤楷只不過是一個舊式的房地產財主,絕非高科技夢想家。支持者則認為,政府之所以選擇李澤楷,是因為「數碼港」這個概念是他提出來的,只有他才有實現這個目標的專門知識。

  於是,他通過「買殼上市」的方式,收購了香港聯交所一家上市企業,改名為盈科數碼動力公司。這個過程規避了香港「企業要有兩年的盈利才能上市」的規定。盈動接手「數碼港」項目,交易第一天股價就上漲15倍。

  今年1月,美國在線以自身價值不菲的股份收購時代華納,盈動也在努力實施同一策略。擁有香港電信54%控股權的英國電信,公開表示打算剝離非核心業務,例如香港電信。香港電信與新加坡電信,兩家亞洲電信巨人,進行了緊張的購併談判,最後新加坡電信報出保密的收購價,包括現金和英國電信想要的股權。看起來,交易很快就要達成。

  春節過後,英國投資企業華寶德威造訪盈動,帶來了一個打敗新加坡電信的計劃。該想法被送到李澤楷處,當時他正在倫敦看另一個小型的但同類的電信投資。「我說:『好啊,可是太大了,不可能的。』」李澤楷回憶。儘管他的股價在漲,但還不能收購比自己大幾倍的公司。不過,幾天之後,所有懷疑都消除了。「我忽略了一件事,」他說,「就是香港金融市場的潛力。」如果他要,錢就在那裡。

  同時,他還認識到,香港電信有可以利用的資產:有10萬用戶的寬帶網際網路服務、行動電話系統和富有潛力的可接入網際網路的3G移動技術,以及與默克多衛視簽署的給寬帶網供應電視節目的協議——即現在所說的「內容」。但英國電信還想要正在瘋長的盈動股票。

  李澤楷的團隊快速地行動著。通過增發新股,盈動在幾小時之內就籌集到10億美元資金,但還需要幾十億美元,而且銀行對貸款給沒有多少業績和利潤的新興企業十分謹慎。根據華爾街亞洲快報報導,銀行家們堅持要李嘉誠擔保。但當李澤楷指出,香港電信有幾十億美元現金、大量的資產,完全可以支付貸款時,他們動搖了。最後,李澤楷用120億美元,以股權組合和現金形式支付給香港電信的股東,獲得了所需融資。

  從一開始,新加坡電信的報價就有一個致命弱點:它的79%股權由新加坡政府控制,CEO是新加坡總理李光耀的小兒子李顯揚。新加坡電信的所有權背景立即受到香港法律界的警告:一旦收購成功,本地的電信公共事業將受到外國政府的控制。很多人猜測,中國政府鼓勵李澤楷出價,使香港電信維持在香港人手中,但李澤楷否認了。事實上,許多分析家說,李澤楷之所以能成功達成交易,是因為他的演講令人印象深刻。幾天之內,他就完成了出價和必要的融資,而其他公司往往需要幾個月才能做得到。

  新加坡電信也沒有坐視不理。得知李澤楷來勢洶洶,該公司威脅說要控告貸款行之一——滙豐銀行,說該行應該延緩出價,讓新加坡電信有足夠的籌資時間。另外,新加坡電信還得到默多克10億美元的支持。但該報價太遲了,現在,英國電信接受了李澤楷的報價。

  默多克的參與引起一些有興趣的問題。新聞集團是否打算加入競爭,以內容所有者的身份,收購一家寬帶傳送系統企業,從而催生新的大併購,就像時代華納和美國在線一樣?因為新加坡電信的緣故,默多克與李澤楷的關係會否轉壞?因為香港電信與新聞集團有內容合約,前度合作者被迫再度攜手,兩者之間的良好關係是否能維持?

  也許吧。儘管李澤楷對《亞洲周刊》說默多克「有能力撤銷」內容協議,但他堅持,他對默多克在最後一刻幾乎毀掉了他對香港電信的收購毫無懷恨之心。為了防止諸如此類的分裂,李澤楷與默多克的兒子於近期進行了平和的會談,甚至到新加坡去與對手見面。他說他有興趣並不介意與新加坡電信合作。這並不奇怪:他必須出售部分香港電信的股份,以支付貸款,但這也是一個信號,表明兩位交易人開始接觸。

  李澤楷是否已經從父親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也許問題的關鍵是他是否有這個能力。人們經常把他的商業才能與父親比較,仿佛他是直接繼承或被直接授予的。「他們都以身邊能人環繞而著稱。」香港莫英傑聯合經紀行經理、前香港聯交所主席理察·偉茨說,「而且他們的回報都很可觀。」

  但時代變了。「李澤楷的遊戲需要信心。」認識李嘉誠的Kim Eng證券的研究部主管史提芬·布朗說,「到最後,他必須出售他的想法,就像他的父親出售物業。李嘉誠懂得生產塑料花之道,而且我認為他始終貫徹那些理念。我想,在美國受教育的第二代,是不可能懂得那些理念的。」

  進行380億美元的收購後,即使在成功的一刻,李澤楷發現仍難以獲得100分。許多分析家指出,香港所有電信牌照在2006到期,至於誰能獲得續期,決定權肯定在於中國政府。所以香港電信選擇了李澤楷,而不是新加坡電信。分析家說,李嘉誠在中國的影響力可以讓香港電信順利獲得續期。「當然,李澤楷的收購對香港人來說是一種光榮。」當地最受歡迎的電台清談節目主持人鄭經翰說,「但很不幸,由於他的父親,人們將永遠不會把他看作是一位企業家。」

  前和記執行官馬雷回憶:「當然,李澤楷正在成長,他早熟、傲慢、易怒、複雜。但他使我認識到,在富裕環境成長並不一定會被寵壞。事實上,金錢使人負擔沉重。」聽起來像一項工作,至少對小超人來說是這樣的。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