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時代.卷二> 中國的網際網路時代

中國的網際網路時代

2024-10-04 12:30:07 作者: 師永剛

  中國最大網際網路門戶——網易的創始人丁磊,感到很不安。1999年夏天,當他在北京一家餐廳和一位朋友談話時,顯然有什麼事情激怒了他。是空調,太冷了。這位自學成才的技術專家並沒有停止談話,而是拿出他的掌上電子記事簿,指向空調機的紅外線接收點,隔著整個房間那麼遠來調節溫度,他的朋友驚訝得張大了嘴。

  丁磊仍然感到不安——但這一次他幾乎讓12億人驚訝得張大了嘴。他和中國另一主要門戶網站——或者說是寬帶內容供應者——搜狐的張朝陽較勁,爭當第一個到網絡新興企業的天堂——美國科技板塊納斯達克上市的大陸網際網路企業。回報高得讓人難以想像——以10位數計,而且發展機會也是無可限量。那到底是什麼事情令丁磊和其他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家不安呢?答案是北京政府。他們對網際網路的態度比市場的變化還要快。

  

  網際網路所帶來的電磁狂潮衝擊著中國政府。現時有1000多萬網絡使用人,人數每半年就翻一番,是亞洲增長最快的。錢從美國風險資金中傾瀉而來,已有5萬多中國域名被註冊。北京一家網際網路顧問公司BDA(中國)估計,到2005年,中國的上網人數將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以前好像從來沒有試過這樣的事。」丁磊說。

  突然之間,中國成了全世界最熱的網絡戰場。1997年,他們建立了一個中國境內的內聯網,但又悄無聲息地放棄了。2000年1月,政府宣布一項嚴格規定,限制網際網路的內容,並制定了對加密技術的管理措施。中國的網絡精英對此感到無奈,仍然如常運作。在長時間觀察之後,北京政府終於找到了網際網路的最大弱點:要吃很多的錢。

  「問題並不是中國是否會禁止網際網路,而是中國是否會制定相應措施,使網際網路能在商業角度獨立發展。」BDA的泰德·丁說。去年7月,以香港為基地的中華網成功進行首次公開發行,使公司價值達到15億美元,之後大陸企業就熱衷於步其後塵。網易和搜狐都打算在今年春天到納斯達克上市,搜狐甚至已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辦理了預備登記。然而,根據銀行和行業信息,北京政府已經否決了第三個競逐者、中國最大的網際網路企業新浪的IPO申請。

  然而,外國投資者卻嚷著要把錢投到中國的網絡戰。「投資中國網際網路的風險並非那麼可笑,潛在的回報卻十分巨大。」Techpacific.com的合伙人約翰尼·陳說。該公司是香港越來越多的風險資本企業之一,專門投資中國網際網路。

  就是這樣的潛力,促使丁磊於1997年創立網易。丁磊出生於寧波,在成都念大學,畢業後南下廣州。他很靦腆,戴著眼鏡,崇拜雅虎的創始人之一楊致遠。作為一個軟體程式設計師,他存了6萬美元準備到史丹福大學念書,但後來決定在中國創立自己的網際網路企業。丁磊選擇了一種十分危險的商業模式:開始時免費向客戶提供電子郵箱,並免費為他們製作個人網頁。朋友們不斷問他,這樣怎麼能賺錢。「我告訴他們說,我們可以提高訪問量,獲得GG收益。他們說我瘋了。」但丁磊相信,由於1998年中國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655美元,沒有多少人有錢付電子郵件費和內容費,因此「免費是未來之道」。丁磊肯定中國市場會不斷增長,因此堅持了下來。現在,他的網站每天瀏覽量達600萬頁,並吸引到高盛、巴林、軟銀和Techpacific.com的投資。北京政府會允許他從海外融資,繼續擴張嗎?是的,丁磊說:「中國在21世紀需要擁抱高科技,因此不可能放緩網際網路的發展速度。」

  丁磊來自中國一個嶄新的網際網路企業家階層,在某種角度上,也是「難以管制」。許多人是自學成才,出身於貧窮家庭,沒有特殊社會關係,依靠自己的智慧進軍網際網路,設立自己的公司。「人們總是認為,只有炒股和做生意才能發財。」新浪執行總裁王志東說,「現在,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他們知道可以憑知識獲得財富。」在一年之前,中國最頂尖大學的畢業生把到美國深造看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此情不再。現在,最時髦的舉動是到北京西北面的海淀區聚集,那裡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也有許多電腦硬體和軟體商店。在這片雜亂的舊工業區,霓虹燈照亮了商店店門,到處是廢棄的建築物和空置的廠房,創業者可以租一兩間房子,買或租幾台電腦,帶上幾箱方便麵,一夜之間就可成為網絡人。

  對擁有雄心和技術的中國人來說,海淀區是夢想世界。薪金螺旋式上升——具備初級電腦技術的畢業生,現時行情是每月1000美元(北京的平均工資是200美元)。從美國高科技企業和顧問公司歸來的人才,年薪可達到10萬美元,外加期權。「網際網路帶給中國一種有趣的東西,就是角色模式。」BDA的克拉克說,「今天,人們景仰丁磊、楊致遠或王志東。」現在,有一個留在中國的理由——或放棄美國高薪職位回國的理由。杭州B2B電子商務網站阿里巴巴的負責人馬雲說:「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中國人看到了一個趕超世界的道路。這是新世紀的標誌性新行業,就像汽車工業標誌著日本經濟一樣——如果你能趕上潮流,你就可以促使整個國家向前進。」

  通過網際網路,現代中國的這種使命感和自豪感激發了一種新的民族主義——與政府無關。許多中國人把網際網路看成能趕超西方國家的跳躍式技術,這種感覺甚至蔓延到海外。東方航空每周兩次往返於北京和舊金山的581航班,裡面坐滿了往返於海淀和矽谷的中國網際網路專家。「在矽谷的中國人,現在整天談論的都是回國。」加州的查爾斯·周說,最近他加盟新浪的美國辦事處,成為財務副總裁,「激勵是有的,唯一的障礙是政策。」

  也就是政策,使中國的網際網路市場如此高風險。未等政府官員準備好給上司審閱的報告,市場已經發生變化了。中國政府仍然處於追趕行業的局面,因此投資者需要有穩定的神經細胞。當然,網際網路內容提供者能在新聞網站發表什麼東西,這是有限制的,最新的內容規定是不得在網上散布「國家機密」,要接受與印刷傳媒同樣的監管。當然,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家中國網際網路企業有意於挑戰政府管理,三個主要門戶——新浪、網易和搜狐——還設有專人,負責刪除留言板和聊天室里的反政府言論。「我們看到種種跡象,我想,人們對政府的宣布反應過激了。」搜狐高級副總裁郭為說。他相信,政府設定有關規則,「是有關人士的進步過程。我們必須有遊戲規則」。

  熱情是可傳染的,1999年12月《北京日報》刊登一篇頭條報導:「網際網路經濟:不破的泡沫」。網上列出的網際網路新興企業招聘都收到數千回復,在上海和北京,幾乎每輛公共汽車的車身上,都刷有網絡GG,印刷媒體上充斥著網際網路推廣資料。

  中國目前正處於一場浩大的信息流戰爭之中,中國將以一種想像不到的方式重新煥發光彩。「網際網路會為中國帶來重大的改變,」搜狐的張朝陽說,「但改變是逐步的,隨著人們敲擊鍵盤,他們將獲取越來越多的信息。」網際網路無處不在,又無處存在,不可或缺,又不可終止。真正的戰爭並不是引進它,而是誰能在網絡中獲利,在多短的時間中獲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