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時代.卷二> 朱鎔基的浦東計劃

朱鎔基的浦東計劃

2024-10-04 12:25:39 作者: 師永剛

  在上海東郊園申(音)村的一塊芹菜地里,8個戴草帽的農村婦女在干農活時戲謔地談到她們的未來,「浦東發展得越快越好,」農婦盧新芳(音)對此非常熱心,「那樣我們就可以成為工人,我們的孩子就可以享受公費教育和公費醫療。」儘管39歲的盧年收入為1800美元,相當於政府公務員平均年收入的3倍,但她仍然嚮往著城裡外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浦東位於上海東郊,長江把它與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的市區分開。作為一個浦東居民,她殷切地盼望著自己成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城裡人。

  盧的美好夢想是與浦東開發區的未來相聯繫的。9月,富有改革精神的62歲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宣布了這項將耗資數十億美元的龐大計劃。「這是中國政府一項重要的戰略決策,」朱在新聞發布會上告訴記者,「這表明中國將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政策。」如果朱鎔基的計劃得以實現,浦東這塊占地350平方公里、約為半個新加坡大小、主要由農田構成的土地,將會變成「社會主義的香港」,一個擁有自由港、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和高科技企業的金融、貿易、工業中心。這一預計耗資800億美元、歷時40年完成的計劃,不僅給投資者提供經濟特區所特有的優惠政策,而且還有它獨有的優勢:中國第一個以香港為模式建立的自由貿易區。

  對上海而言,浦東意味著經濟的復興。「在40年代和50年代,香港是無法與上海相比的,」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學院副院長回憶說,「現在正好相反,而且差距越來越大。」對於過去10年全力發展沿海地區的發展戰略,他持否定態度,他警告說:「如果人們繼續執行1980年的政策,上海就要沉入海底了。」

  他一點也沒有危言聳聽。作為一個有著1276萬人口的擁擠不堪的大都市,上海正在不斷向周邊擴張,同時那些陳舊過時的基礎建築正逐漸被拆除。由於嚴重的住房緊張,許多居民住在擁擠的公寓裡,人均面積只有3平方米,不如一張桌球檯大。許多家庭仍在使用被叫作馬桶的木桶來代替現代的抽水馬桶。在經濟方面,上海從1984年起,工業增長率在10%—20%之間。

  上海人傾向於將他們城市的落後歸咎於北京對當地工業基地課以重稅以資助中國其他地方發展的政策。他們說,從1949年起上海每年向國家財政部上繳75%—90%的稅收。一位駐滬的西方外交官說:「當上海人去北京或深圳時,他們會指著某條整齊平坦的道路說:『我們建的。』」

  儘管浦東計劃被宣傳為鄧小平10年改革開放政策的繼續,但它形式上的啟動仍然意味著經濟建設的重心正從急速發展的南部省份廣東和福建轉移,而那裡現在正享有著多項優惠政策。浦東計劃的支持者將上海的復興看作是中國經濟全面發展的關鍵。他們希望浦東計劃的成功可以推動擁有一半中國人口的鄰近長江三角洲一帶的經濟改革。

  與以往明顯不同的是,浦東計劃現已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支持。李鵬總理堅定地支持這項計劃。浦東計劃的初步成功看起來要歸功於不知疲倦的上海市市長朱鎔基。自從總計劃於去年4月被批准後,朱又迅速地做了許多工作來推動這項計劃付諸實施。5月份,他率領由10名中國市長組成的代表團訪問美國、新加坡、香港,以吸引投資者。

  然而他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此時此刻,籌集浦東發展第一個10年所需的100億美元在此時絕非易事。從整體上來看中國目前還處於經濟困難時期。銀根緊縮的中央政府僅能保證提供13.8億美元,所以朱希望外國投資者能夠提供至少一半的所需資金。一位西方外交官說:「是有一些美國公司表現出興趣,但我認為浦東計劃並不會吸引那麼多投資者。」

  上海自身的保守意識也會妨礙朱的努力。上海人經常自負沉湎於1949年之前的日子。那時這座城市被稱作「東方的巴黎」。「他們確實有理由感到優越,」一位西方觀察家說,「但40年的孤立和政府的官僚已經使他們不願接受新思想。」因此上海被人稱作「一塊遍布圖章的土地」。在那裡要想使一項計劃付諸實施,你不得不蓋上大量的公章。朱已經許諾建立「一章制」的體制,顯然他也承認還遠未做到這一點。當被問及如何對付這些拖拉費時的煩瑣手續時,他這樣回答:「我也痛恨官僚主義,但我認為這是個全球性的問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