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始解除制裁
2024-10-04 12:25:23
作者: 師永剛
1990年4月,在中國西南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火箭發射的倒計時中,發射專家組的成員和大約200名外國客人都將他們的目光集中到在裝有長征三號運載火箭燈火通明的發射架上。阿拉伯人撥弄著念珠,緬甸、巴基斯坦、蒙古的客人也神情緊張地凝望著。而那些已為這些價值1.2億美元的發射裝置和美國衛星投保的跨國商人也同樣神情緊張。接著,重達202噸的火箭終於呼嘯著沖向藍天,控制中心裡的人們鼓起掌來,就連在附近鐵路上看熱鬧的成千上萬的農民也歡呼起來。擔心憂慮一下子被歡慶替代。
當這枚香港人所有由休斯公司製造的通信衛星「亞洲一號」與運載火箭成功分離的時候,休斯公司副總裁史蒂夫·道爾夫曼驕傲地宣稱:「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美國駐華大使詹姆士·李雷祝賀中國進入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並稱這一事件為「中美關係中的積極因素」。
在將近一年的時間裡,中美兩國間的關係一直十分冷淡,商業是極少數雙方仍可能合作的領域。正是因為這一點,布希政府敢於不顧國會的憤怒,解除禁止將美國製造的人造衛星運往中國的禁令。也正是因為一點,北京才會將它的衛星發射場交給大約80名休斯公司的技術專家和美國空軍監察員使用長達兩月之久,讓他們將衛星裝配到運載火箭上。
這些讓步來之不易。儘管中國運載火箭擁有十分可靠的發射成功率(26次發射有25次獲得成功)和便宜得近乎成本的價格(大約一次發射需3000萬美元,僅為西方競爭者的40%),但直到1986年,它都沒有在國際上引起什麼關注。那一年,美國和歐洲的航天事業受到了重大挫折。美國的太空梭「挑戰者」號升空不久爆炸,而歐洲的「阿麗亞娜」火箭也發射失敗。在這種情況下,也因為一次發射便宜2000萬美元和不需數月等待,澳大利亞政府和一家香港私有財團與中國航天工業部下屬的中國長城工業公司簽訂了合同,為其發射3顆休斯公司製造的人造衛星。幾乎在同時,這樁生意遭到了美國私有火箭發射集團協同歐洲財團阿麗亞娜公司的強烈抵制。它們試圖通過不給休斯公司發放衛星出口許可證的辦法來使長城公司無法進入這一成交額數十億美元的市場。
後來,在中國政府承諾不向中東銷售任何中程飛彈之後,里根政府於1988年批准頒發了許可證。本來具有一年發射9次能力的中國還同意在6年內,每年最多進行5次國際商業發射,在每次發射準備期間將火箭(註:美國製造的衛星)載荷置於美國專家的監管之下。
在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布萊恩特·斯考克羅夫特幾周前秘密訪華時,中國再次重申了其不向中東出售中程飛彈的承諾。很快,香港亞洲衛星電信公司得到了美國官員「出口許可證即將發放」的私人擔保。1989年底斯考克羅夫特第二次訪問北京之後,布希解除了對所有3顆衛星的禁令。他宣稱這一成交額3億美元的生意很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並且可以為亞洲提供通信聯絡。
當美國國會在聖誕假期之前針對衛星出口的授權書加上特別禁令的時候,布希政府的官員也加入到休斯公司拯救亞洲衛星的行列中來。休斯公司的院外活動家史蒂夫·列維說:「我們保證會在總統簽署那道命令之前將衛星運出美國。」休斯公司將重達2732磅的人造衛星用獲得特別許可的波音747飛機直接由洛杉磯運到了西昌,在那裡衛星遵照安全措施被迅速地安置在一間「完全合乎標準的房間」里。
曾任美國國防部長助理現為休斯公司律師的戴爾·邱吉爾說:「這是一個個人戰勝政府的故事。」它能否再次發生將取決於在中國所發生的一切。而布希就不得不在就事論事的基礎上來處理美國人造衛星出口的問題了。
很明顯,雙方都處於兩難境地。長城公司副總裁說:「80%的商業衛星是由美國製造的,如果美國人拒絕同我們合作,我們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另一方面,也十分清楚,美國可以使用的手段十分有限,他說:「如果美國政府不允許中國發射他們的衛星,我們就會準備向任何想要飛彈的人出售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