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中國時代.卷二> 簽署各項協議

簽署各項協議

2024-10-04 12:18:57 作者: 師永剛

  在公開場合,鄧小平起初提到蘇聯人時還躲躲閃閃,有所顧忌,然而,隨著訪問的進行,他逐漸地加強了攻勢。例如,在參觀華盛頓的國家藝術館時,他的言論令1000多位在場者感到吃驚。他說,「新的世界大戰的危險」正在增加,因為克里姆林宮「熱衷於推行主宰世界的全球戰略」。後來,看到主人對此沒有提出反對意見加以制止,他開始在多種場合指責蘇聯,只是在美國高級官員在場的情況下,才有所節制。

  蘇聯人起初僅僅提及了鄧小平的美國之行,後來被他的斥責所激怒,《真理報》做出了激烈的反應,稱鄧小平「是反蘇的執拗狂,對蘇聯致力於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政策充滿敵意」。儘管如此,蘇聯似乎認為美國政府正試圖同鄧小平極端尖刻的言論保持距離。因此,蘇聯人在攻擊這位中國領導人時,放了卡特一馬。

  美國政府在起草聯合公報時,對譴責任何國家「試圖建立霸權,對別國發號施令」的提法莫衷一是。本來,美國宣稱將不發表聯合公報,主要是想避免在類似措辭方面引起無休止的爭論。可是後來當白宮提出發表一項聯合公報時,美國務院官員就極力建議不要涉及「霸權主義」的提法。然而卡特決定同意白宮顧問們的意見,他們對此前的中美聯合聲明中曾使用過這樣的字眼「沒有大的爭論」。事實上,是布熱津斯基建議使用「控制」一詞,他認為這比「霸權」相對溫和,不易激怒別人。這種奇妙的理由說服了國務卿萬斯,他在與鄧小平的會談中,採納了布熱津斯基的觀點。卡特的一位高級助手說:「中國人用『稱霸』,我們用『控制』。妥協是中國人聰明智慧方面的一個強項。」一位白宮官員補充說:「即使莫斯科感到不快,我們對『霸權主義』一詞也不持異議。」然而,在美國國務院,資深的外交官們對這好鬥的架勢感到很沮喪,因為並沒有同那裡的蘇聯問題專家就此做進一步的討論。

  

  鄧小平在台灣問題上也堅持己見。卡特要求他做出明確的保證,中國大陸不用武力去統一台灣島。鄧小平拒絕了。之後,鄧告訴記者:「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以和平手段使台灣回歸大陸……如果我們承諾完全不使用武力,就等於束縛住了自己的手腳。」

  台灣問題是鄧小平演講的主要議題之一。國會上,他與85名參議員共進午餐;同80名議員品茗,並與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羅伯特·拜爾德等國會領導人私下交談。鄧再三地向國會主人們表示,北京不會對台用武,除非迫不得已,「如果他們拒絕談判,」他問奧尼爾議長,「我們該怎麼辦?」但是鄧向議員們保證,統一之後,台灣可以繼續搞它的資本主義經濟,甚至還可以保留武裝力量。

  除了死硬的台灣支持者以外,所有人都給鄧小平的保證打了高分。美參議院重要議員巴里·戈德沃特為了避開鄧小平,突然返回老家亞利桑那州。但是保守派領袖、來自內華達州的共和黨參議員保羅·萊格佐爾特說,鄧小平的議會活動「總體上說會收到效果」。紐約州共和黨參議員雅各布·賈維茨說:「他沒有針對台灣問題做出妥協的表示,但他說得已經足夠了,我們的關係正常化將會繼續下去。」

  在星期二的第3次會談中,卡特與鄧小平在橢圓形辦公室進行了25分鐘的單獨會談,只有一名譯員參加。白宮助手們只是說會談「非常有益」,拒絕公開會談的任何內容。兩位領導人返回會見大廳後,開始討論改善雙邊貿易關係的問題。在解決凍結資產問題上,他們的立場非常接近(美國凍結了7600萬美元的中國資產;中國凍結的美國資產為1.97億美元),以至於美國財政部長麥可·布盧門瑟爾本月晚些時候去北京時,幾乎不會費什麼力氣,就可以達成雙邊貿易協定。

  接下來,卡特和鄧小平又迅速地達成5個協議,其中絕大部分是由助手們在此前已草擬的。協議於次日簽署。這些協議促進中美兩國關係的穩定發展,成為關係正常化所應得回報的標誌。美國同意讓北京在休斯敦和舊金山設立領事館,作為交換,中國同意美國在廣州和上海設立領事館。美國還同意以信用貸款方式向中國出售價值5億美元的通信衛星系統,和用於核研究領域的500億伏電子加速器。這個加速器的價格高達2億美元,將可能成為中國最大的設備。目前伊利諾斯州的弗爾米美國國家加速器實驗室所用的加速器的能量只有其八分之一。最後,中美兩國正式同意交換學者和記者,開放文化代表團互訪。為了消除莫斯科對中美協定的擔憂,美政府強調,美國並沒有向北京提供任何蘇聯人尚未擁有的東西。

  在簽字儀式結束時,白宮東大廳里擠滿了政府成員、參眾兩院議員和中國官員。卡特將他與鄧小平進行的三天會談稱為「極不尋常」的會談。總統補充說:「我們為建立更牢固、更具建設性和更有希望的中美關係,制定了不可逆轉的新政策。」鄧小平用相同的語調,簡短而熱情地說:「我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情,這不是結束,而是開始。」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