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的美國人的戰爭分析
2024-10-04 12:13:23
作者: 師永剛
在北京的故宮,那裡曾經是中國歷代皇帝的住所,現在作為紅色領導人的指揮部,走出了一位戴著墨鏡不怒自威的男子漢。他就是陳毅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部長,同時也是毛澤東的代言人。「美帝國主義是全世界人民最兇惡的敵人。」陳毅在蘇聯大使館的一次演講中宣稱。和平共處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反對美國及其幫凶的具體行動中,中蘇聯盟才能得到考驗的鍛鍊。
在去尼泊爾大使館的途中,陳毅甚至變得更加激動,「一派胡言!」當被問及關於美國強烈要求共產黨游擊隊停止攻擊南越的問題時,陳毅高聲回擊。「只要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武力還存在著,」陳毅預言,「印度支那就不會有和平的。」接著,陳毅告訴一個瑞士新聞工作者:「在北越遭受攻擊時,中國人民絕不會袖手旁觀,中國與北越是唇齒相依的關係。」
在那個直白的比喻中,陳毅忘記說明誰是牙齒,誰是嘴唇。然而,北京的朋友們提供了大量的嘴唇般的服務。從雅加達(印度尼西亞的首都)到加拉斯加(委內瑞拉的首都),一些「學生」砸碎了美國使館的窗戶,焚燒汽車,撕毀美國國旗,丟擲墨水瓶,並且為列儂·約翰的鮮血痛哭。
經過11天的亞洲巡迴訪問回到莫斯科後,蘇維埃總理阿列克謝·柯西金至少得到了北京陣線的回應。他許諾會撥款對北越進行軍事援助,而且他的宣傳機器預言除非「美帝國主義」從印度支那撤軍,否則會有可怕的後果。至少在表面上,分裂的共產主義巨人正在變得統一。
甚至在癱瘓的聯合國聯合大會上,北京的夥伴們正忙於在休會前製造最後的一點混亂。在柬埔寨,很久以前就認為紅色中國在亞洲必然會勝利的國家首腦西哈努克親王,正在召集一個印度支那人民會議。會上,很多這個地區的共產主義者和支持共產主義的團體都堅決要求美國「侵略者」撤軍。戴高樂去信對西哈努克的方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關於東南亞的中立,他的外交部長馬里斯·考夫·戴愛維拉正在華盛頓推行法國式路線。
南越,它的情緒一直搖擺在微弱的一絲樂觀和滑稽之間。美國報復性的空襲提高了西貢的士氣,他們認為針鋒相對的回擊,而不是持續的美國壓力,會產生取得某種政治穩定的希望。但是,當一個新的人民政府試圖在事務上自主時,軍隊就策劃了一系列的軍事政變和反軍事政變(見南越)。從軍事方面來講,情況略微好一些。越共很安靜,大概他們在美國於2月7日和11日的襲擊之後得到了喘息的機會,並且他們也對上周的大部分時間贏得的大幅度領先感到疲憊。他們損失了795人,多於以前的任何一個時期,同時也奪走了37名美國人和290名南越人的生命。
但是超越西貢的政治活動,超越令人極度痛苦的游擊戰爭,超越進一步對北越空襲的問題,隱隱呈現了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美國與紅色中國的對抗。毛澤東自稱在這件事情上根本不緊張,「美國將會疲勞的,」他最近對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講,「他們在這件事情上沒有耐心的。」
也許不,但是那就是面臨的鬥爭:一場捲入了亞洲力量平衡的耐性、意志和力量的考驗。
毫無疑問,北京方面有兩個方向的目標:1.把美國從亞洲大陸趕走,最終趕出整個亞洲;2.重建如18世紀清朝統治下的邊境。
那麼中國的邊境會深深穿過現有的版圖,向西北超越黑龍江向北面擴展,中國包圍了蒙古、韓國和台灣。在南面,中國可以進行其他徹底的控制性貿易,以至於貢物都是無關緊要的,所有的一切使中國人備受憎恨,令人害怕,然而在這個地區卻受到尊敬。
從那時候開始,歷史便不再受到中國人的優待。首先是歐洲殖民勢力,接著是「二戰」早期的日本侵略者,最後是美國——1961年接受傲慢的法國的責任,卻拒絕接受中國控制印度支那的命脈。南越、馬來西亞和泰國,又在中國影響的領域重新提出一些凸點。
因而,南越戰爭可以歸結到以下的基本問題:美國及其同盟能保持在亞洲邊境的立足點嗎?或者它們最終必須在中國一而再,再而三的壓力下讓步嗎?從某種方面來講,提出這個問題根本就是可笑的,因為西方這一邊是壓倒性的強者。
美國及其同盟在西太平洋環繞中國部署了高機動性、重武裝的局勢力量。美國第七艦隊的航空母艦、巡洋艦和攻擊驅逐艦巡航在從日本北部皚皚白雪的千島群島到波濤洶湧的南中國海的亞洲的突出部分。三部北極星飛彈裝置到艦隊,增加了一個可以攜48枚飛彈的核彈頭,飛行距離達1500英里,從而把航空母艦從戰略責任中解放出來,並且允許它支持南越的作戰。
美國的空中力量保持在32個作戰中隊的攻擊機,副隊在從日本到菲律賓一線,並且在關島還有戰略空軍司令部的2個中隊B—52轟炸機隨時待命。空軍的運輸機能夠在24小時之內從沖繩島或者夏威夷運送相當多的部隊到達泰國。自從1962年的寮國政治危機開始,就有大批美國海軍湧入泰國。美國人和泰國人一直在忙於建造一個永久性軍事基地,在亞洲其他地方都放棄時,它將使泰國成為最後一個據點。他們已經建成了3個1萬英尺的簡易全天候噴氣機機場,武器和彈藥需要供給駐紮在農村的美軍們一個旅的部隊。美國還在泰國人中間推行他們的心理戰,美國新聞處和泰國流動信息隊生產流行的摩拉摩式樣的電影,帶有西方的宣傳信息,通過摩拉摩演員們演唱的情歌來潛移默化。
東南亞之外,1500人的海軍陸戰隊預備軍不斷被運上船,一部分在兩棲登陸艦,一部分在航空母艦上,除了它自己22.2萬人的兵力外,如果真的在這個半島進行威脅,美國也可以把南韓55萬人軍隊的擔保算進去。南韓的軍隊最近已經裝備了美國的最新式的武器:鷹式防空飛彈、F—5超音速「自由戰士」,還有175毫米的火炮,它比北韓所擁有的任何武器都具有更嚴重、更廣泛的破壞力。真正決戰的時候還會解放出蔣介石的60萬良好裝備、紀律嚴明的部隊。為防萬一,美國也可能會調集東南亞條約組織同盟國菲律賓的4萬軍隊。
在東南亞的遠處,英國已經加強軍隊來對付傾向北京的印度尼西亞總理蘇加諾,他威脅要「打敗馬來西亞」。7萬英國及大英國協的軍隊包括有50艘皇家海軍戰艦和250架轟炸機,也許不會直接參與中美之戰,但是他們會用於防衛左翼的襲擊。
中國能提供什麼答案呢?重要是數量。北京必須依靠它250萬之眾的強大步兵,還有1.2億民兵的支持。
在常規戰和游擊戰中得到很好訓練的中國步兵,是由中國造的自動武器簡單裝備的——而且是俄羅斯人在「二戰」中使用的Vent—barrel衝鋒鎗的複製品。它的主要武器裝備是輕中型迫擊炮、火箭筒式火箭發射器、無後坐力步槍和世界上最好的火炮。裝甲運輸部隊方面,毛澤東百萬軍隊的裝備極其簡陋。大約有4000輛俄制T—34坦克仍在服役,雖然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這種坦克是一級的裝甲部隊,但是現在已經過時了。而且這種裝備在東南亞的戰爭中沒有什麼用處,就像在上蠟的地板上弄皺地毯一樣有推動的作用。
雖然中國空軍在數量上排在世界第三位(居美國和蘇聯之後),但是它的2900架飛機大部分是過時的米格—15和米格—17。
西方專家預言中國將在不久後開始生產由自己研製的一種新的、先進的米格—吉19和米格—吉21噴氣機,但產量很少並且很慢。轟炸機方面,中國有數量為300架的俄制2L—28型噴氣機,但是這些飛機不能做超音速飛行,因此能很容易被美國的空中防禦系統捕捉到。中國海軍僅僅是一個海岸性防衛的部隊,雖然它有28艘潛水艇——只能對美國第七艦隊造成驚奇的一擊——造成不了任何損害。假設,中國可以從韓國到印度6個地方,在同一時間開戰來分散西方的軍人,但是同時也要承擔龐大的後勤問題和其他弱點,因此大部分軍事專家認為,中國不可能發動一場多線作戰的戰爭。
總而言之,美國還是害怕與中國龐大的軍隊進行地面糾纏,美國的軍事優勢是空軍和海軍的力量能夠充分發揮作用,毛澤東似乎決定避免任何這樣的環境。為了更多地說明,一篇發表在《中國日報》的社論問:到底什麼是空中及海上優勢:即便是12艘航空母艦部署在這個地區,那麼僅僅意味著多了12個機場,既然越南戰爭的結果必須在地面上解決,他們能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