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在推進,政府撤退
2024-10-04 12:05:47
作者: 師永剛
中國政治家們熱切希望羅斯福總統和張伯倫首相參加布魯塞爾會議,以便對日本採取切實措施。他們字斟句酌地審閱著張伯倫先生在倫敦對眾議院的講話:「到這場(布魯塞爾)會議上討論什麼經濟制裁、施壓和武力,完全是個錯誤。我們去那裡是為了營造和平,不是為了擴大衝突。」
如果這意味著首相認為對日制裁、施壓甚至採取武力行動只會「擴大衝突」,中國人擔心張伯倫先生一定不想採取更強硬的手段——其實沒有什麼「更強硬的手段」而是「更軟弱的手段」,甚至比「施壓」還軟弱。他們只好相信英國國內漫延開來的如下謠言:皇家內閣的大部分成員相當程度上更同情日本、義大利和德國,而不是中國。
10個星期以來,日本天皇在上海的軍隊——陸軍、海軍、空軍首次放棄相互間的猜忌,而共同聯合起來,統一進行「大舉推進」。日本在上海的發言人長期以來一直在如此宣稱,以致上海的通訊記者已對此產生懷疑。在東京,陸軍部長和海軍部長均不從屬於內閣首相,而是直接對天皇負責,這種違背常理的架構經常導致極端的不協調,尤其是在作戰後勤保障方面。在上海的日軍異常艱難地聯合起來,測繪中國人在上海郊外的防線,很明顯,中國人已不可能繼續守衛在市區閘北一帶的防線。日本軍隊在對一個鎮進行了近一個月的轟炸和炮擊之後,日軍決定在這一地域展開大規模推進,發動了高度機械化的強攻。陸炮和艦炮在炮火襲擊結束之後,日軍坦克喘著粗氣,傲慢地開進這個小鎮,坦克在大街上橫衝直撞,之後日軍步兵蜂擁而至。日軍肆意射殺,試圖瓦解中國軍隊的士氣。在日軍步兵之後,隨之而來的是日本裝甲車和掃蕩部隊。但日軍在這裡遇到了中國軍隊頑強的抵抗,日軍看到一些已陣亡的中國軍隊的機槍手,他們的手緊握機槍,與陣地共存亡。
在上海郊區防線出現危機之際,中國軍隊的孫元良將軍認為,閘北已經無法防守,遂命令部隊將這座因轟炸和炮擊而幾乎成為廢墟的城市點燃,欲以火禦敵。午夜時分,中國士兵將硫黃等易燃品投進火海,閘北上空被一片濃煙所籠罩。當時在上海的外國軍事專家評論說,這是東方戰爭史上最有秩序、最為有效的撤退戰例。
在位於閘北的一座倉庫里的一場上海保衛戰,使全中國的人為之振奮。這裡有500多名蔣介石的「嫡系」部隊——著名的第88師。黎明時分,日軍開始向這一帶推進,不多時即將這座庫房予以三面包圍,未被包圍的第四面正對著英租界。當日軍用重炮轟擊中國軍營時,世界媒體都以「中國的阿拉莫」為標題報導了上海的激戰。
本書首發ʙᴀɴxɪᴀʙᴀ.ᴄᴏᴍ,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孫元良向「中國的阿拉莫」士兵說:「為中華民族的尊嚴,為中華民國的尊嚴,為中國革命軍的尊嚴,在神聖的崗位上流盡最後一滴血。」孫將軍說:「我和你們的戰友們向你們致敬。根據命令,我將帶領其他部隊去駐守新的防線,但我的精神和我的心將與你們同在。」
他對上海市市長說:「給我們500磅鹽,500磅糖,5萬筒餅乾,我就能堅持7天以上,這樣戰局將對我們有利,否則你們再也不會見到我們。」
有記者問市長:「您如何將所需物資送至『阿拉莫』?」
市長神秘地回答說:「這你們放心,我自有辦法。」
在世界各國記者的報導中,帶著一臉譏誚表情的日本海軍上將大島本田成了一個新聞惡魔。據大島本田稱,倉庫陣地的500名中國士兵多少像個英雄。在日本發出中國士兵必須投降,否則予以消滅的最後通牒之後,中國軍隊的團長謝晉元向他的上司孫將軍說:「死不足懼,我們的犧牲不會徒然。」
此間,英國方面一直透露說,任何一名中國士兵都可以冒險逃出戰場,只要跨過20碼寬的日軍火力區,就可以進入英國租界地內,他們可以得到安全的保護。
國際輿論和中國輿論紛紛致電,謝晉元團長對此不屑一顧。英國人湯姆源源不斷地弄來卡車,以便轉移逃難的老百姓。
日本人試圖完全包圍這個位於日軍進攻部隊和英國租界之間的地區。與此同時,在這裡已有123名中國士兵為國捐軀,其餘377名中國士兵在堅守了他們所承諾的7天中的4天之後,跨過20碼撤退到英租界。每一名中國士兵都帶走了自己的全部武器和裝備,其中的26名重傷員踉踉蹌蹌,拖著24挺輕機槍和6挺重機槍。中國軍隊的指揮官謝晉元團長是最後一個撤離進入安全區的人,英國人熱烈歡迎謝晉元團長,並認為他和他的士兵都是英雄。謝團長淚流滿面,英國亞歷山大准將激動地說:「我從來沒有見過比這更壯烈的場面。」
蔣委員長對這場戰役沒有發表任何評論,但值得回味的是,兩天之前,蔣夫人在其專欄中(《時代》10月11日)對於戰況寫道:「我在下達必要的命令挽救這些英雄的生命與對中國的忠誠之間,經受著折磨。」
蔣委員長深知,謝晉元團長和他手下的士兵並不想得到投降的命令,他們寧願為國捐軀……他們的犧牲將大大鼓舞人民,提高整個國家的士氣。
身穿工裝褲的蔣夫人在中國政府中是繼慈善太后之後最經常拋頭露面的女性。蔣夫人是在她的車子滑到路溝之後寫下上述文章的。
使丈夫皈依天主教的蔣夫人虔誠地寫道:「上帝保佑,我幾乎遇見死神,這並非是命運的捉弄,日本人不是在戰爭一開始就想用炸彈暗殺我嗎?」
委員長通常喜歡像希特勒或史達林那樣嚴肅,今天則是一身華麗制服出現在他的德式裝備的「嫡系部隊」面前,這張海報在中國流行甚廣。而在一幅來自上海的圖片上可以看到,蔣委員長的頭戴鋼盔,接受過普魯士式訓練的正規部隊,在最近的防禦戰中卻是屍橫遍野,節節敗退。
日本的「總攻」起初總是伴以零星的炮擊,本周此種方式已使4名英國人喪生,6人受傷。
但是,在上海的外國人已十分氣憤焦躁,以至於美國海軍上將哈里·埃爾文·亞內爾對駐滬美軍下令,如果遭到攻擊,立即予以還擊。
中國軍隊撤退到一條新的防線,深挖戰壕,加強海岸警備。日軍在煙幕彈的掩護下渡過蘇州河,在上海西部往前推進,並遇到中國人的強大抵抗。但幾個星期來,上海的戰爭態勢表明,日軍在近距離的行動中,每天都冒著同另一超級大國交戰的危險。
日本在上海奪得116平方公里,這比此前在華北地區攫取的5126平方公里還要重要,世界各報幾乎沒有把日軍在華北的舉動作為重要新聞。
因此,假如美國或英國的軍艦在上海水域被炸沉,又假如特爾弗·施莫米特或亞內爾被殺,或許會遠比在布魯塞爾召開的9國會議使中國更震驚。日本決定拒絕出席此次會議,德國也拒絕了。日本人認為特爾弗·施莫米特將軍的行為徹底證明了這一點,聲稱在俘獲的士兵中發現了大量的「只有可能從英國走私進來的新鮮食品」。日本侵華海軍副司令本周對其旗艦在上海的表現大為惱火,當有人報告說一位英國兵觸摸了一艘日本汽艇上的機關槍時,這位司令竟向天皇匯報說:「日本海軍受到了侮辱。」
戰事推進,蔣介石在南京實際上面臨著如下事實:即使他能夠阻止日軍朝太湖以北和長江沿線進犯,敵人仍將很快橫掃太湖以南,向他逼來。幾周前中國利用沉江物體在長江構築了柵欄防線,另外還有江陰之險可資屏障。大約70艘日本炮艇對這條柵欄防線發起了猛攻。此前,中國第二條防線從上述要塞拉長到了無錫。「興登堡防線」的很多地方還未崩潰時,蔣委員長就突然決定國民政府必須撤離南京,並在中國版圖上化整為零。
中國國民政府傀儡主席林森先生,登上戰艦,沿江西行1600公里抵達重慶;外交部長王寵惠和財政部長孔祥熙博士宣布他們將赴漢口,軍政部則選對岸的武昌為辦公地。顯然,此類決定的主要目的在於讓世人看到,無論日軍成功侵占哪裡,中國在有些城市仍然是駐有某些政府部門的。據報導,目前身兼行政院長的蔣委員長,隨時都會把院長之職交付其姐夫孔博士。
中國人的幽默感多多少少沖淡了撤離南京的悲劇色彩,雖遭遣散但仍然笑嘻嘻的政府職員們相互戲謔,比如互致「新疆見」——以詼諧的方式暗指國民政府可能會最終後撤至偏遠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