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在海邊
2024-10-08 17:15:44
作者: 劉兆林
最近我才忽然意識到,遼寧是在海邊的。說來有些不可思議,遼寧有2100公里的海岸線,本來就是在海邊的,看看地閣便可一目了然的事,一個在遼寧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公務人員,竟沒意識到遼寧在海邊,這可能嗎?吃驚的同時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是非常愛看地圖的啊,臥室貼著地圖,辦公室也貼著地圖,出差也好帶本地圖冊子,怎麼就熟視無睹沒去意識這個問題呢?在遼寧工作了三十多年,竟然沒去想遼寧在哪裡,的確不可思議。
現在認真思議一下,說一點沒想過遼寧在哪裡,也有點冤枉自己,倒是常常想到是在東北。我敢說,沒想到遼寧在海邊的人絕不光我自己,省內外都有不少,更有甚者,有個著名作家朋友曾以為遼寧的省會是長春,你說他怎麼會想到遼寧在海邊吧!因工作關係,我與外省人接觸很多,他們總是把我看成東北人那種眼神兒的提醒,還有我出生在黑龍江,工作後到吉林,最後落腳在遼寧的經歷,心中便自然生成一個大東北情結。東南西北的朋友們模糊地看待我是東北人或是東北的遼寧人,而我自己也只模糊地意識到自己是遼寧的東北人。而東北人的東北情結里,是潛藏釘一個陰影的,這陰影是東北這片肥沃的黑土地曾遭受了太多的不幸,尤其是沙皇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等殘酷的外來侵略,使東北人骨子裡生成一股抗勁兒,抗俄、抗日、抗美——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中國更使東北人因抗而得勝的這股勁兒,膨脹定型。但東北人揚眉吐氣挺硬腰杆絕不允許外國人入侵的信念,隨新中國的強大而牢牢樹起的同時,也潛伏下與閉關鎖國思想十分合拍的陰影。這陰影,越到後來便越不可避免地遮擋了自己的眼光,對外部世界的一切,都報以防和抗的心態,這就必然把心思往內地用的多。而改革開放,主要是對外,學習和引進國外的一切先進東西,包括觀念、技術和資金,同時輸出我們自己的精神和物質成果。這就需要大大地轉變眼光,眼光一變,再看自己所在的位置時,自然就不同了。近幾年,在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澎湃熱潮中,遼寧人的觀念急劇變化著,改革開放意識越來越和較早轉變觀念的東南沿海地區同步調了。於是,遼寧在海邊,這一古已有之的常識性提法,才忽然又新鮮而響亮起來。
遼寧在海邊,這的確是個常識。忽視多年的常識一旦被重新喊響的時候,其警醒作用非同小可。現在,遼寧在我心中,已是兩千多公里翻卷著千堆萬堆雪浪花的海岸線啦,也成了一條使我們遼寧人精神振奮的生命線。這條美麗的生命線上,北起中朝邊界的鴨綠江人海口,第一顆珍珠是曾經受過抗美援朝戰火洗禮的丹東市。這座英雄城所轄的東港,正在黃海岸邊興建面向世界的深水大港。從東港沿黃海海岸線往南,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大連,每天都以東北亞最大的港口名城迎送著世界各國的巨輪。從大連的旅順口沿渤海海岸線向北轉折,又一顆渤海明珠營口,格外耀眼,這個古來聞名天下的藥材集散港,如今已向各種重工業產品的進出口大港邁出了大大的一步。與營口只遼河一水之隔的石油城和稻米之鄉盤錦,也是臨海的,盤錦沿海有綿延數十里的紅海灘奇觀和吸引丹頂鶴等各種珍奇鳥類的自然保護區濕地。從遼河入海口沿渤海北部繞一個弧形,渤海西岸又有一個著名港口城市葫蘆島。民國初期,孫中山先生就在治國方略中提出在該島建世界意義的港口重鎮,這目標今天已成事實。從葫蘆島往東北不遠,便是英雄的臨海名城錦州市,新中國建立前夜的遼瀋大戰,最後決勝於此城。眼下,新世紀遼瀋振興的大戰,仍在錦州進行,捷報頻傳,這段山海關外的海岸線分外令人矚目。渤海和黃海沿線這五大亮點,已通過水陸兩線,組合成一條強大的東北沿海經濟帶了。
前天清晨,我在營口遠眺遼河人海處,鮮紅的曙色把遼河和渤海融為壯觀的體,那雄渾的景象,不由得讓我想到唐朝詩人沈佺期寫下的《關山月》詩:「漢月生遼海,曈朧出半暉……將軍聽曉角,戰馬欲南歸。」開首這句「漢月生遼海」說明,遼寧自古就以遼海作為地理稱謂了。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的今天,遼寧人重提自己的遼海文化符號,而不再固守遼河文化之說,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我反思自己的同時,也懷著喜悅的心情提醒東南西北的朋友們周知,我們遼寧,是在海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