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蘭·昆德拉之輕
2024-10-04 10:13:49
作者: 韓少功
一
文學界這些年曾有很多「熱」,後來不知什麼時候從什麼地方開始,又有了隱隱的東歐文學熱。一次:一位大作家非常嚴肅地問我和幾位朋友,你們為什麼不關心一下東歐?東歐人的諾貝爾獎比拉美拿得多,這反映了什麼問題?
這位作家擔心青年人視野褊狹。不過,當我打聽東歐有哪些值得注意的作品,出乎意料的是,這位作家與我們一樣,也未讀過任何一部東歐當代小說,甚至連東歐作家的姓名也舉不出一二。既然如此,他憑什麼嚴肅質問?還居然「為什麼」起來?
有些談話總是使人為難。一見面,比試著亮學問,甚至是新聞化的學問,好像打撲克,一把把牌甩出來都威猛駭人,語不驚人死不休,人人都顯得手裡絕無方塊三之類的臭牌,非把對方壓下一頭不可。這種無謂的挑戰和征服,在一些文人圈並不少見。
有服裝熱,家具熱,當然也會有某種文學熱。「熱」未見得都是壞事。但我希望東歐文學熱早日不再成為那種不見作品的沙龍空談。
東歐文學對中國作者和讀者來說也不算太陌生。魯迅和周作人兩先生譯述的《域外小說集》早就介紹過一些東歐作家,給了他們不低的地位。裴多菲、顯『克微支、密茨凱維支等等東歐作家的作品,也早已進人了中國讀者的書架。一九八四年獲得諸貝爾文學獎的捷克詩人塞浮特,其部分詩作也已經或正在譯為中文。
卡夫卡大概不算東歐作家。但人們沒有忘記他的出生地在捷克布拉格的猶太區。
本章節來源於𝗯𝗮𝗻𝘅𝗶𝗮𝗯𝗮.𝗰𝗼𝗺
二
東歐位於西歐與蘇俄之間,是連接兩大文化的結合部。那裡的作家東望十月革命的故鄉彼得堡,西望現代藝術的大本營巴黎,經受著激烈而複雜的雙向文化衝擊。同中國人民一樣,他們也經歷了社會主義發展的曲折道路,面臨著對今後歷史走向的嚴峻選擇。那麼,同樣正處在文化震盪和改革熱潮中的中國作者和讀者,有理由忽視東歐文學嗎?
我們對東歐文學畢竟介紹得不太多。箇中緣由,東歐語言大都是些小語種,有關專家缺乏,譯介起來並非易事。其實還得再加上有些人文學上「大國崇拜」和「富國崇拜」的短見,總以*時裝與文學比翼,金鈔並小說齊飛。
北美讀者盛讚南美文學;而伯爾死後,國際文學界普遍認為東德的戲劇小說都強過西德。可見時裝金鈔與文學並不是絕對相關的。
三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oera)的名字我曾有所聞,直到去年在北京,身為作家的美國駐華大使夫人才送給我—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r Being)。訪美期向,正是這本書在美國和歐洲熱銷的時候。《新聞周刊》曾載文認為:「昆德拉把哲理小說提高到了夢態抒情和感情濃烈的新水平。」《華盛頓郵報》載文認為昆德拉是歐美最傑出和始終最為有趣的小說家之一。」《華盛頓時報》載文認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昆德拉藉此奠定了他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作家的地位。」此外,《紐約客》《紐約時報》等權威性報刊也連篇累牘地發表書評給予激賞。有位美國學者甚感嘆美國近年來沒有什麼好的文學,將來文學的曙光可能出現在南美、東歐,還有非洲和中國。
自現代主義興起以來,世界範圍內的文學四分互裂,沒有主潮成為了主擲。而昆德拉這部小說幾乎:獲得了來自各個方面的好評,自然不是一例多見的現象。一位來自弱小民族的作家,是什麼使歐美這些書評家和讀者們如此興奮?
四
我們還得先了解了二下昆德拉其人。他一九二九年生於捷克,青年吋期:當過工人,爵士樂手,最後致力無文學與電影。在布拉格藝術學院當教授期間,他帶領學生俱導了捷克的電影新潮。一九六八年蘇聯坦克占領了布拉格之後,普經是:共產黨員的昆德拉,終於遭到了作品被查禁的厄運。一九七五年他移居法國,由於文學聲譽日增,後來法國總'統特授他法國公民權。:他多次獲得各種國際文學獎,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可笑的爰》(一九六八年以前長篇小說《笑話》(一九六八年),《生活在他方》(一九七三年《歡送會》(一九七六年《笑忘錄》(一九七六年),《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一九八四年等等。
他移居法國以後的小說,多數是以法文揮本首先周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多國文字。顯然,如果這二十多國文與^中不包括中文那麼:對於中國的讀者和研究:者來說,不能不說是種值得遺憾的觭失。
現在好了,總算走出了一小步這本書經過三個出版社退稿之後終於由作家出版社同意作為「內部讀物」出版,了:卻了我們譯者一粧心愿。
五
一九六八年八月,前蘇聯領導人所指摔的坦克,在「保衛社會主義」的旗號下,以「主權有限論」為理由,採用突然襲擊的方式、一夜之間攻占了布拉,格%扣押了捷克黨政領導人這事件像後來發生在阿富汗和柬埔寨『的事件一樣,一直遭到世人嚴厲譴責。不僅僅是民族主權遭到踐踏,當人民的鮮血凝固在革命的槍尖,整個東西方社會主義運動就不能不蒙上一層濃密的陰影。告密、逮捕、大批判、強制遊行農村大集中、知識分子下放勞動等等出現在昆德拉小說中的畫面,都能令中國人感慨萬千地回想起過往了的艱難歲月。
昆德拉筆下的人物,面對這一切能作出什麼樣的選擇我們可以不同意他們放棄對於社會主義的信念,不同意他們對革命和罪惡不作區分或區分得不夠,但我們不能不敬重他們面對入侵和迫害的勇敢和正直,不能不深思他們對社會現實的敏銳批判,還有他們的虛弱和消沉。
今天,不論是中國還是蘇聯,社會主義國家內的改革,正是孕生在對昨天種的反思之中,包括一切溫和的和憤墩的、理智的和情緒的、深刻的和膚淺的批判。
歷史傷口不應迴避,也沒法迴避。
六
中國作家們剛剛寫過不少政治化的「傷痕文學」。因思想的貧困和審美的粗劣,這些作品的大多數哪怕在今天的書架上,就已經黯然失色。
昆德拉也在寫政治,用強烈的現實政治感使小說與一般讀者親近。但如果以為昆德拉也只是一位「傷痕」作家,只是大冒虛火地發作政治情緒,揭露人侵者和專制者的罪惡,那當然誤解了他的創作——事實上,西方有反蘇癖的某些評家也是樂於並長於作這種誤解的。對於他來說,傷痕並不是特別重要,入侵事件也只是個虛淡的背景。在背景中凸現出來的是人,是對人性中一切隱秘的無情剖示和審斷。在他那裡,迫害者與被迫害者伺樣晃動灰色發浪用長長的食指威脅聽眾,美國參議員和布拉格檢閱台上的共產黨官員同樣露出媚俗的微笑,歐美上流明星進軍柬埔寨與效忠蘇聯人侵當局的強制遊行同樣是鬧劇一場。昆德拉懷疑的目光對東西方人世百態一一掃描,於是,他讓薩賓娜衝著德國反共青年們憤怒地喊出我不是反對共產主義,我是反對媚俗(kitsch)!」
什麼是媚俗?昆德拉後來在多次演講中都引用了這個源於德語詞的kitsch,指出這是以作態取悅大眾的行為,是侵蝕人類心靈的普遍弱點,是1種文明病。他甚Jg指出藝術中的現代主義在眼下幾乎也變成了一種新的時髦,新的kitsch,失掉了最開始那種解放個性的初衷。困難在於,媚俗是敵手也是我們自己。昆德拉同樣借薩賓娜的思索表達了他的看法,只要有公眾存在,只要留心公眾存在,就免不了媚俗。不管我們承認與否,媚俗是人類境況的一個組成部分,很少有人能逃脫。
這樣,昆德拉由政治走向了哲學,由捷克走向T人類,由現時走向了永恆,面對著一個超政治觀念超時空而又無法最終消滅的敵人,面對著像玫瑰花一樣開放的癌細胞,像百合花一樣升起的抽水馬桶。這種沉重的抗擊在有所著落的同時就無所著落,變成了不能承受之輕。他的筆從平易的現實和理性入,從孤髙奇詭的茫然出。也許這種茫然過於尼采化了一些。作為小說的主題之一,既然尼采的「永劫回歸(eternal return或譯:永遠輪迴)」為不可能,那麼民族歷史和個人生命一樣,都只具有一次性,是永遠不會成為圖畫的草圖,是永遠不會成為演出的初排。我們沒有被賦予第二次、第三次生命來比較所有選擇的好壞優劣,來比較捷克民族歷史上的謹慎或勇敢,,來比較托馬斯生命中的屈從和反叛,來決定當初是否別樣更好。那麼選擇還有什麼意義?上帝和大糞還有什麼區別?所有「沉重艱難的決心(貝多芬音樂主題)」不都輕似鴻毛輕似塵埃嗎?
這種觀念使我們很容易想起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因是因非」說和「不起分別」說。這本小說英文版中常用的inoifferent—詞(或譯無差別,無所謂也多少切近這種虛無意識。但是,我們需要指出,捷克人民仍在選擇,昆德拉也仍在選擇,包括他寫不寫這本小說,說不說這些話,仍是一種確定無疑的非此即彼,並不是那麼仙風道骨inoifferent 的。
這是一種常見的自相纏繞和自我矛盾。
反對媚俗而又無法根除媚俗,無法選擇的歷史又正在被確定地選擇。這是廢話白說還是大辯難言?昆德拉像為數並不很多的某些作家一樣,以小說作不說之說,啞默中含有嚴酷的真理,雄辯中伏有美麗的謊言,困惑的目光觸及到一個個辯證的難題,兩疑的悖論,關於記憶和忘卻,關於人俗和出俗,關於自由和責任,關於性慾和情愛……他像筆下的那個書生弗蘭茨,在歐洲大進軍中茫然無措地停下步來,變成了一個失去空間度向的小小圓點。
七
在捷克的文學傳統中,詩歌散文的成就比小說更為顯著。不難看出,昆德拉繼承發展了散文筆法,似乎也化用了羅蘭·巴特解析文化的「片斷體」,把小說寫得又像散文又像理論隨筆,數碼所分開的章節都十分短小,大多在幾百字和兩千字之間。整部小說像小品連綴。舉重若輕,避繁就簡,信手拈來一些尋常小事,輕巧勾畫出東西方社會的形形色色,折射了從捷克事件到柬埔寨戰爭的寬廣歷史背景。
他並不著力於(或許是並不擅長)傳統的實寫白描,至少我們在英譯本中未看到那種在情節構設、對話個性化、場景氣氛鋪染等等方面的深厚功底和良苦心機,而這些是不少中國作家常常表現出來的。用輕捷的線條捕捉凝重的感受,用輕鬆的文體開掘沉重的主題,也許這形成了昆德拉小說中又一組輕與重的對比,契合了爰森斯坦電影理論中內容與形式必須對立衝突的「張力(tension,或譯為緊張)說」。
如果我們沒忘記昆德拉曾經涉足電影,又役忘記他爵士樂手的經歷,郝麼也不難理解他的小說結構手法。與時下某些小說的信馬由韁駁雜無序相反,昆德拉釆用了十分特別而又嚴謹的結構,類似音樂中的四重奏。有評家已經指出:書中四個主要人物可視為四種樂器——托馬斯(第一小提琴),特麗莎(第二小提琴),薩賓娜(中提琴),弗蘭茨(大提琴)——它們互相呼應,苴為襯托。托馬斯夫婦之死在第三章已簡約提到,但在後面幾章里又由次要主題發揮為主要旋律。而托馬斯的窗前凝視和薩賓娜的圓頂禮帽,則成為基本動機在小說中一再重現和變奏。作者似乎不太著重題外閒筆,很多情境細節,赧多動詞形容詞,在出現之後都隨著小說的推進命得到小心的轉接和照應,很少一次性消費|。這種不斷迴旋的「永劫回歸」形式,與作品內容中對「永劫回歸」的否決],似乎又形成了對抗這種邏輯性必然性極強的章法句法,與小說中偶然性隨機性極強的人事經驗,似乎又構成了一種內容與形式的「張力」。
文學之妙似乎常常在於張力,在於兩柱之間的琴弦,在於兩極之間的電火。有人物與人物之向的張力,有主題與主題之間的張力,有情緒與情緒之間的張力,有詞與詢或句與句之間的張力。愛森斯坦的張力意指內容與形式之間,這大概並不蒐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樣姜求形式脫離內容,恰恰相反,形式是緊密切合內容的——不過這種內容是一種本身充滿內在衝突的內容。
至少在很多情況下是這樣。比如昆德拉,他不過是使自己的自相纏繞和自相矛盾,由內容滲人了形式,由哲學化入了藝術。
而形式化了的內容大概才可稱為藝術。
八
有一次,批評家李慶西與我談起小說與理念的問題。他認為「文以載道」並不錯,但小說的理念有幾種,一是就事論事的形而下,一是涵蓋寬廣的形而上;從另一角度看去也有幾種,一種事關時政,一種事關人生。『他認為事關人生的哲學與文學血緣親近,進人文學一般並不會給讀者理念化的感覺,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和卡夫卡的《變形圮》即是例證。』只有人生的問題之外去博學和深思,才是五官科里治腳氣,造成理論與文孥的功能混淆。這確實是一個有意思的觀點。儘管如此,我対小說中過多的理念因素仍有頑固的懷疑。且不說某些錯誤的理論,即便是最精彩最有超越性的論說,即便是令讀者閱讀時擊節叫絕的論說,它的直露性總是帶來某種局限;在文學領域裡,理念圖解與血肉渾然內蘊豐富的生活真象仍然無法相比。經過歲月的淘洗,也許終歸要失去光澤。我們現在重讀列夫·托爾斯泰和維克多·雨果的某些章節,就難免這_感慨我們將來重讀昆德拉的論說體小說,會不會也有這種遺憾呢?
但小說不是音樂不是繪畫,它使用的文字工具使它最終脫不了與理念的密切關係。於是哲理小說就始終作為小說之一種而保存下來。現代作家中,不管是肢解藝術還是豐富藝術,薩特、博爾赫斯、卡爾濰,諾、昆德拉等等又推出了一批色彩各異的哲理小說或哲理戲劇。也許昆德拉本就無意潛入純藝術之宮,也丨年他的興奮點和用力點除了藝術之外,還有思想和理論的開闊地。已經是現代了,既然人的精神世界需荽健全發展,既然人的理智與感覺互為表里,為什麼不能把狹義的fiction(文學)擴展為廣義的literature(讀物)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顯然是一種很難嚴格類分的讀物。第三人稱敘事中介入第一人稱「我」的大篇議論,使它成為了理論與文學的結合,雜談與故事的結合;而且還是虛構與紀實的結合,夢幻與現實的結合,通俗性與高雅性的結合,現代主義先鋒技巧與現實主義傳統手法的結合。作者似乎想把好處都占全。
九
在翻譯過程中,最大的信息損耗在於語言:,在於語言的色彩、節奏、語序結構內寓藏著的意味。文學寫人心,各民族之間可通;文學得用語言,各民族之間又不得盡通。我和韓剛在翻譯合中,儘管反覆研究,竭力保留作者明朗、簡潔、縝密、凝重有力的語言風格,但由於中西文水平都有限,加上表音文字與表意文字之間的天然鴻溝,在語言方面仍有種種遺珠之憾,錯誤也斷不會少——何況英譯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其捷克文原作的語言品質,更在我們的掌控之外。
因此,對這本由捷克文進入英文、又由英文進人中文的轉譯本,讀者得其大意即可,無須對文字過分信任。
幸好昆德拉本人心志頗大,一直志在全世界讀者,寫作時就考慮到了翻譯和轉譯的便利。他認為捷克文生動活潑,富有聯想性,比較能產生美感,但這些特性也造成了捷克文詞語意思較為糢糊,缺乏邏輯性和系統性。為了不使譯者誤解,他寫作時就特別注意遣詞造句的清晰和準確,為翻譯和轉譯提供良好的基礎。他宣稱:「如果一個作家寫的東西只能令本國的人了解,則他不但對不起世界上所有的人,更對不起他的同胞,因為他的同胞讀了他的作品,只能變得目光短淺。」
這使我想起了哲學家克羅齊的觀點:好的文學是一種美文,嚴格地說起來,美文不可翻譯。作為兩個層面上的問題,昆德拉與克羅齊的觀點儘管兩相對立,可能各有其依據。不管如何,為了推動民族之間的文學交流,翻譯仍然是必要的——哪怕只是無可奈何之下作一種淺表的窺探。我希望國內的捷克文譯家能早日直接譯出昆德拉的這部捷克文作品,或者,有更好的法文或英文譯者來幹這個工作,那麼,我們這個譯本到時候就可以擲之紙萎了。
十
我們並不能理解昆德拉,只能理解我們理解中的昆德拉,這對於譯者和讀者來說都是一樣。
然而種種理解都不會沒有意義。如果我們的理解欲求是基於對社會改革建設的責任感,是基於對人類心靈種種奧秘的坦誠與嚴肅,是基於對文學鑑賞和文學創作的探索精神,那麼昆德拉這位陌生人值得認識和交道。
1987年1月
(1987年長篇小說譯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序言,後收入隨筆集《文學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