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黑白片
2024-10-04 08:04:21
作者: 羅小衛 主編
沱沱說:「夢回水火山城,生存固然艱辛,我們一直在詩意地生活。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不因為物質的貧乏而放棄,我們想方設法給單調的生活注入一些趣味。」
乘涼夜曲
夏夜,我們給炙熱的院壩澆上水退熱, 然後搬出竹蓆涼板在室外乘涼過夜。鬼故事也講完了,夜漸漸安靜下來。水泥電桿上幽暗的水銀燈光投下行道樹斑駁的影子,從街的對面經常飄出二胡或笛子的樂音,雖不那麼專業,但有了音樂,那天就會顯得不同尋常。舒緩的節奏潛入夜色,帶著我們進入夢鄉。
收聽短波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流行音樂開始風靡大陸,晚上關燈後,我們就把收音機貼近耳邊,開始在神秘無序的雜音中搜索短波,那個時候叫敵台。大人騙小孩說誰在收聽,公安局就能偵查到,要來捉拿。我是 「為你歌唱」 流行歌曲的常客。播音員是台腔女主持,溫柔的女聲唱響開頭曲:「我要為你歌唱,唱出我心中的憂傷,只因你帶給我希望,帶給我希望……」電波忽而清晰,忽而斷續,忽而縹緲。
每周一歌和聽眾點播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沒有錄音機進入之前,歌曲的傳播途徑單一,就只有廣播電台,而且也為數不多。開始是調幅AM,後來才有了立體聲FM,收聽質量也大大提高。每天中午定時播出同一首歌,每周一換。最激動人心的是在星期天早上大概8點半至9點,播放某某某聽眾點播的最流行的歌曲,節目一開始就生怕結束,每次聽得都不過癮,然後就是6天漫長的等待。
DIY「蠟梅花」
那時候經常會有一種自製的工藝品方法流行。比如做五瓣梅花,先用鐵絲做成枝幹,纏上深色的紙。再用一根竹筷為花蕊,五根圍繞捆綁好,作為模具。將蠟燭融化,加上些紅或黃色,把模具朝裡面一蘸,再在冷水碗裡一杵,一朵梅花就製作完成,然後就粘在枝幹上。
養紅茶菌
鄰居給了我家一小塊像海蜇一樣滑滑的東西說可以養胃,叫紅茶菌。我們加上白糖、紅茶水把它養在搪瓷缽缽里,慢慢地發酵。它越長越大,最後長滿了整個盆,厚厚的一塊浮在橙色的液體上面。我們就把菌液舀出來喝,酸酸甜甜的,成為最早的純天然夏季保健飲品。
練 功
突然又興起了練功的活動,主要是「打巴壁」「彎腰」和「跳馬」。每人買一條黑色的鬆緊寬腰帶來紮起,很是精神。練習的時候,頭向下雙手撐地,身體倒立用力一翻,雙腳搭在牆壁上,呈一個「C」形,一直到雙手沒有力氣了,腳才返回地面。 兩三人就可以一個一個地重疊,最後一個彎曲的幅度最大,那只有好功夫才能勝任!
看電影
我家住在大坪,常去周邊幾個大單位看露天電影。看電影可是一場重大的活動,這幾個單位一般人都進不去,要熟人帶入。20世紀80年代初,電影解禁和興起,有喜歡的新老電影就會前去,記得有一次跑到沙坪壩藝術館看《牛虻》。有電影插曲的要在觀看前先學會,最有印象的是《滿山紅葉似彩霞》《願做蝴蝶比翼飛》。
記得在更早的時候,我們一家人乘車到山城寬銀幕電影院看《賣花姑娘》。天下著雨,又去晚了一點,買了票的位子已被人占領,裡面有空處的地方都站了些人(他們都是熟人帶進去)。爸爸好不容易找到過道位置,我們將大雨衣墊在台階上,邊看邊流淚,花錢看了一場傷心的電影。
幾十年過去了,能夠沉澱下來的總是打動了自己的某一件事,某一個片段,我們揣著這些故事行走在時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