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故城時光> 豈止是眷戀

豈止是眷戀

2024-10-04 08:03:53 作者: 羅小衛 主編

  上世紀50年代初,我這市中區的地道柴火妞在臨江門的川東醫院(重醫附二院)降生了,我家住正陽街(雅南)。那時候我太小,在民國路(五一路)的外婆家,只記得炎夏的晚上,高牆深巷中,總有幾張小竹床一字排開,外婆的蒲扇聲和著古老的歌謠一起緩緩散開。巷子的對面,緊挨著大陽溝菜場,一排的小吃攤點,那裡的醪糟小湯圓是我幼時最深的記憶了,嘖嘖!好甜!真香!

  4歲多,搬家到七星崗的協和里,在這裡,時光刻下了我童年和少年時期的最美畫卷。

  從協和里出來,右手邊數級石梯便是「人市」,「文革」中批判這裡是買賣勞動人民的地方而給予取締,其實,不過就是個勞務市場,誰家請個奶媽餵寶寶,誰家請個扁擔挑煤球……與人方便,於己方便而已。

  順著「人市」上走,就是大名鼎鼎的歸元寺了,寺內早已空無內容,大殿和沿廊都隔成一個個房間,在那裡住著好些我的同學和校友們。其實,母校「中一路小學」的後操場就是歸元寺,在這裡度過少年時期也算是值了,畢竟名校傍名寺嘛。

  歸元寺是制高點,順坡而下的四德村、華一村、安樂洞、保節院、修補街,到處都散落著中一路小學的弟子們。但是,「文革」中,這些蛛網般的巷子都被冠以了革命的新名:新德村、上三八街、下三八街。

  

  我家住在協和里的8號院,打開院門,通遠門就直撲眼帘。自打「認識」通遠門以來,好像一直就沒變化,只是,在城牆上築起的幾間小房子沒有了,城牆也是越來越古老了。忘不了的是,城牆之上是華山玉食品廠剝花生的場地,放學後總愛邀上幾個小夥伴來這裡,不僅僅是遠眺,偶爾還能從丟棄的花生殼中找出幾顆紅皮花生來,那更是欣喜若狂了。成年後外出求學、工作,偶爾回家曾見在城牆上豎起一個碩大有力的拳頭雕塑,小兒告訴我:你說那是拳頭,婆婆說是錠子,哥哥說是拓兒,姨爹說是手錘……真是 !忍俊不禁後,才明白古城牆邊的古老語言,也正在代代流傳,讓人感慨!

  記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協和里、「人市」和修補街三條巷子出口的集中地,長不過二十米,寬最多七八米的路口,那就是七星崗的發源地,也就是說,七星崗的原始位置就是指這裡。當時,工作日的人流量與解放碑有得一比:協和里門口的老虎灶,洗衣燙被的家庭主婦愛來這裡提上幾瓶一分錢一瓶的開水;愛美的年輕姐姐喜歡去只有兩平方米的鮮花店打望;燒餅爐前圍著的永遠都是孩子們,三分錢一個的燒餅雖然不一定能常吃到,但聞聞芝麻的香味,舔舔小嘴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情;補鍋匠的木槌聲,修鞋匠的鐵錘聲,響成一片,只有補碗匠的工作才是默默無聞地,輕輕地,一下一下地轉著小木鑽。

  路口,有賣攪攪糖的、磨刀的、賣糖關刀的、代寫書信的、賣白糕饅頭的、修鋼筆的、捏小面人的、修鎖配鑰匙的、補衣服的,還有端個簸簸賣針頭線腦的……

  路口煤店在這裡,糖果店在這裡,公社醫院在這裡。路口好像不夠用,百貨商店在邊上,旅館和茶館也靠在邊上,油臘鋪和文具店也接在邊上,大多數攤點都是守著自己腳下那塊地,傍著自己的營生家什,宛若一個每日趕場的小集市。

  最熱鬧的是走街補鍋匠,只要他一到來,隔著幾條巷子都能聽到他高亢的歌聲「——鍋補鍋喲——」,惹得一群小孩學著,唱著要跟好幾條巷子呢。

  最忙碌的當然還是小麵攤,一早一晚是一座難求,一角錢一碗,不僅油水足,麻辣味也夠過癮。攤主是個胖姐姐,名字好像叫魏起祿,下起面來毫不吝嗇作料,每次面送跟前,還總給我再加上一點,順便送上一句「娃兒家長身體,多吃點。」。柴火妞長成了小辣妹後,也極愛去看魏姐姐,雖說是價格已不再是當年的,麻辣味仍在延續。好想念魏姐姐和她的小面喲!

  協和里住3號院亦很特殊,出口四通八達,人員居住複雜,據說是重慶解放前夕中共地下黨在川東片區曾經的一個秘密聯絡點。

  如今,這一切都成了回憶,想起來豈止是眷念,早已是一幅刻骨銘心的美麗畫卷!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