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故城時光> 我和我的母校——八一小學

我和我的母校——八一小學

2024-10-04 07:59:46 作者: 羅小衛 主編

  重慶人都知道巴蜀小學和人民小學,鮮有人知重慶原來還有個西南軍區八一小學。我的母校就是原西南軍區八一小學。西南軍區八一小學是原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和政委鄧小平一手創辦的,是為解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英勇獻身的革命烈士遺孤和軍隊幹部子女的入學問題而創辦的。《紅岩》小說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的孩子彭雲就是八一小學畢業的。1952年5月2日,原西南軍區司令員賀龍看望了重慶人民小學的孩子,8月2日就和鄧小平政委簽署了成立西南軍區八一小學的命令,劉海潮被任命為第一任校長。學校的老師和工作人員都是從部隊選拔的優秀幹部。

  西南軍區撤銷後,西南軍區八一小學改名重慶八一小學,但仍屬部隊編制。由原西南軍區後勤部班底組建的總後駐重慶辦事處接管。

  

  我1958年入學報到時見到我們的第二任校長陳文玉穿著軍裝,佩戴中校軍銜在校門口迎接新生。父親在渝辦工作,他們認識,說了幾句話,陳校長知道我比較調皮,開玩笑地對我說:「你爸爸穿的是虎皮,我也穿的是虎皮,不聽話對你不客氣喲。」說完哈哈大笑。見他一笑,消除了我所有的陌生感,真是個可親的叔叔!

  西南軍區八一小學坐落在重慶市中心浮圖關上(即現在重慶電視塔下)。八一小學是寄宿制學校,沒有一個走讀生。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聽起床號晨起,不允許賴床。疊好被子到洗臉室刷牙洗臉,然後到教室進行早自習。早自習完到食堂吃早飯,上課鈴響一次,同學們迅速跑向教室,響第二遍鈴正式開課了。午飯後大家都規規矩矩回寢室睡午覺。晚自習後熄燈號響,所有寢室關燈睡覺。

  我們從小就生活在部隊大院,很快就適應了學校的生活。

  學校有醫務室、食堂、洗衣班、小賣部 ,沒啥大事基本不用出校門。每星期部隊放映隊還來學校放一場露天電影,我現在記得看過的電影有《撲不滅的火焰》《花兒朵朵》《國慶十點鐘》等。

  記得很清楚,入學時交學費兩塊多錢,伙食費每月十二塊,醫療包幹費五毛,再無其他的雜費。從小學一年級到六年級,一直就這費用,沒漲也沒跌。星期天回家還要退三毛八分錢的伙食費。烈士子女免費並發零花錢。

  災荒年,我們的學生沒有餓過肚子。陳校長跑到各駐渝部隊首腦機關求援,一個部隊掏一點糧也能填飽全校五百多學生的肚子了。另外,駐渝部隊為了改善生活組織了打獵隊,上高原打的野山羊等野物回來後從不忘了給八一小學的孩子們送些過來。學校還有個死規定,凡是部隊送來的食物,教師食堂決不沾邊。

  一入學,老師們就給我們講艱苦奮鬥和節約的優良傳統。洗臉室寫著節約每一滴水,食堂貼著節約每一粒糧食的醒目標語。吃飯是不允許掉一顆糧食在桌上。

  那年月全國處處都看得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標語口號。我們每天都睜大眼睛找好事,做好事。實在找不到了,我就將自己用剩的半塊橡皮擦當撿到的失物上繳了,好歹也算做了件好事。那時的我們是真純啊!

  生活像流水,時而舒緩平靜地流著,時而經歷急流險灘。

  有天,八一小學出大事了,有個學生偷了同學一支鋼筆。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行為。學校為此在大禮堂召開了大會,牟副校長在會上講了個紙包不住火的故事,說某人偷了支鋼筆不敢拿出來用,後轉學認為沒事了,但當別人問他這支鋼筆多少錢買的,他答不出來,傻眼了,遂暴露了,這就充分說明紙是包不住火的。哇!太深刻了!我們一輩子都不敢動偷竊的念頭了。所以我敢說,八一小學出來的學生可能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但決不會有小偷小摸的習慣。

  在八一小學六年,給我們留下更多的是溫馨、陽光的回憶。我們在學校踢球、打桌球、鬥雞、拍紙菸盒、中秋吃月餅賞月、去鵝嶺公園觀菊、到華岩寺野營,以及步行往石橋鋪公社學農,在那裡我生平第一次踩水車幫農民抗旱……

  1964年,我們小學畢業了。終於要離開了。記得那是個陽光燦爛的下午,畢業班的全體同學在學校禮堂集合。校長講了話,老師發了言,同學表了態。我一句沒記住。那天學校給每個同學發了一支冰糕,一支牛奶冰糕,好甜好甜。吃完冰糕,我突然意識到這是母校和我們做最後的告別。從此,我將離開朝夕相處了六年的老師和同學,離開我熟悉並備感親切的校園,我的心好酸好酸……

  1964年我們離校,隨後不久八一小學就移交地方了,改名為重慶市114中。但我們的學弟學妹們繼續在校完成了他們的小學學業。他們的八一小學情結不會改變,他們永遠自豪地宣稱「我們的母校是重慶八一小學」。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