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故城時光> 儲奇門至今叫「大慶路碼頭

儲奇門至今叫「大慶路碼頭

2024-10-04 07:59:38 作者: 羅小衛 主編

  要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先要說重慶的城門,再說碼頭。重慶的城門在明洪武初年就已經形成了,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環江為池。城門有十七座,九開八閉,像九宮八卦。「朝天、東水、太平、儲奇、金紫、南紀、通遠、臨江、千廝」九門開;「翠微、金湯、人和、鳳凰、太平、定遠、洪崖、西水」八門閉。當時的重慶城,從朝天門上溯至金湯門,再從現在的金湯街到通遠門沿嘉陵江回到朝天門,就那麼大一塊壩壩。所以,在如今的山城第三步道棧道中段,昔日鳳凰門之上,尚存十數米明城牆,立了一塊碑,專門說明此段城牆是明城牆。屬於古城者,還有如今懸於和平路隧道之上的通遠門和荒廢於湖廣會館旁的東水門。余者不存。

  儲奇門,命名含有預兆豐年,祝福城市昌盛之意。

  儲奇門在城之南,溝通上下半城,由此門出城渡長江到海棠溪是川黔公路起點,也是川黔古鹽道的始點。

  儲奇門一帶過去是山貨、藥材業集中之地,藥幫、藥材字號、堆棧林立。數百年後的今天,此功能繼續發揚光大。乘公交車,只要廣播喊「中藥材市場」「西部藥城」,你就知道儲奇門到了。

  

  重慶開埠以來,經濟商貿發展極快,城門似乎成了一道藩籬。20世紀20年代,楊森任商埠督辦,先拆了臨江門,其後的市長潘文華為了建築南幹道(下半城)和中幹道(上半城)馬路,又把沿長江的幾座城門悉數拆廢。儲奇門也拆了,但其泊船、屯貸、中轉的功能依然存在,於是人們建碼頭。據史載,儲奇門碼頭是1935年建成的。解放後至20世紀六七十年代,儲奇門碼頭已初具現代化功能:有兩條絞車作業線,有吊車、浮吊、直型叉車、裝載等重型設備,有泊位19個,重慶港的13、14碼頭也在儲奇門碼頭,能靠100~1000噸船舶。

  儲奇門碼頭正對儲奇門行街,左右各立水泥石柱,上書「儲奇門碼頭」。

  「文革」中,受政治影響,全國改地名和人名的風氣大熾。重慶也緊跟形勢,路名地名被改了一半多,比如朝天門改成紅港,鵝嶺改成紅嶺……「文革」後,絕大部分地名改回來了,有的還是保留著「文革」的遺痕,比如現在的八一路,以前叫保安路,重慶的名小吃多集中在這條街上,現在成了重慶的一張名片。

  其時,儲奇門碼頭的兩根水泥柱也用篾席圍了起來,再打開,人們駭然,儲奇門碼頭變成了「大慶路碼頭」,因為儲奇門行街改成了「大慶路」。字,顏體,雄渾遒勁,據坊間稱,此五字是當時重慶市紅岩三中(今復旦中學)學生,如今重慶有名氣的書法家毛錫雄所書,不知確乎?

  大慶路碼頭就大慶路碼頭,並不影響老百姓的心情,照樣上下,大慶路碼頭下行有寬10餘米的條石台階數層,左拐是輪渡,四分錢即達對岸海棠溪;右拐下行是車渡碼頭、泊船作業點和碼頭公園。老儲奇門的人都叫碼頭公園為「花園壩」。花園壩沿江垂柳依依,夾竹桃枝葉茂盛;園內石桌石凳,竹林幽徑,是儲奇門當地人息憩的寶地。碼頭左邊是儲奇門順城街,沿城牆可以一直走到四方街、白象街。儲奇門順城街街口是纜車站,一分錢坐下去,二分錢又坐上來。纜車站旁是冰糕廠,下半城的人在此批發零售;上半城的人到石灰市冰糕廠。

  光陰荏苒,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儲奇門幾經風雨,輪渡停擺,纜車不動,冰糕廠也垮了,碼頭的泊靠吞吐優勢也被寸灘、九龍坡等這些現代化貨櫃碼頭所替代;連上下石梯也無人行走,漸至荒蕪,為雜物和小攤戶所堵塞。

  大慶路碼頭的石柱於風雨剝蝕中默默屹立,至今尚存,此遺物,如明城牆一樣,堪稱「古老」,仿佛在告訴人們那曾經有過的一段歷史。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