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故城時光> 山城「板板中學」的前世今生

山城「板板中學」的前世今生

2024-10-04 07:59:24 作者: 羅小衛 主編

  山城民辦中學,位於渝中區下半城儲奇門百草香氣的羊子壩15號,它有一個讓同學們抬不起頭的不雅別稱:山城「板板中學」。

  從1953年6月起,重慶市的中學,基本上都是按編號順序更改校名,比如位於沙坪壩的一中,化龍橋的二中,沙坪壩的三中,南岸黃桷埡的四中、五中,渝中區上清寺的六中,沙坪壩的七中、八中……位於石橋鋪的111中學排到最末。直到20世紀80年代,六中、四十一中等一批中學才恢復了以前的求精、巴蜀中學的校名。當然,仍有不少學校繼續沿用了以編號為學校的校名。所以,當時編號之外的中學,除了院校的附中之外,一般都是民辦中學。像原市中區的捍中(捍衛路民中)、官中(官井巷民中)、紅旗民中等,而我就讀的山城中學,也屬於民辦中學之列,只不過由於是工商聯辦的,相比其他民辦中學算較好的。

  提到民辦中學,說來話長。那時候的民辦中學,不是地方偏僻,就是校舍簡陋,再不然就是師資力量薄弱,與現在高大上的私立中學完全不是一個概念。在重慶,但凡老一點的人,都愛把又臭、又髒、又差的事物比作「茅廝板板」,而「板板中學」便是民辦中學的代稱。本來我1971年從安樂洞小學畢業,可直接就讀二十一中,但因為我十分要好的一個哥們李義,要轉學去山城中學讀書,說該校是半工半讀,能學到無線電裝配技術,並說他的王姑爺是學校的工宣隊隊長,如果我想轉過去,他可以幫忙。逗恁個,我背著父母就把學轉了。幾個月後,還是班主任冉炎老師告訴了我,這所中學是民辦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板板中學」。一些調皮的同學們愛戲謔地說:「板板校、板板校,男的抱到女的笑。」至於學無線電裝配技術的事,也沒有了下文。後頭不管誰問到我讀的哪所中學時,就是我最「低調」的時候。總感覺嘿沒得面子,好像低人一等一樣,還無奈自嘲地回答道:「山城『板板中學』。」

  重慶民謠《城門歌》,是這樣描述儲奇門的:「儲奇門,藥材幫,醫治百病。」1971年的一天,我第一次來到這所連一個像樣的傳達室都沒得的學校,校門左邊有些藥材庫房,右邊有個爛拃拃的蔬菜攤攤,但一走進學校操場,眼前這棟巴洛克風格的歐式小洋樓雖說有些陳舊,還是著實讓我眼前一亮。原來,明末清初至民國時期,儲奇門一直是重慶山貨藥材的集散地,而這棟建築則是藥材同業公會舊址,建於1926年6月。

  學校不大,進門就是一個籃球場大的硬泥巴壩子,左邊院牆和右邊永紅小學樓房的牆壁上,各安裝了一個籃板。大樓前面正中間,有一個1米左右高的三合土的台子,供學校開大會時做主席台使用,要進學校裡面,只能從兩邊的梯步拾級而上。

  樓房主體建築共三層,因年久失修有些破敗凋零,但整體建築外觀以浮雕為主,歐美風格的設計既精巧細膩,又恢宏大氣;二樓欄杆處的排水口被雕琢成嬉戲的石獅,水可從獅子口中排出。這座曾經是附近一帶最高的建築,向世人彰顯著她昔日的光彩和華貴。

  洋樓底層中間,在不太平坦的青石板上,放置了一個桌球檯,隨著右後邊又急又陡的木質轉轉樓梯上二、三樓。中間是教室,左右兩邊倒大不小的房間,就是辦公室和校廣播室,再往上走就是閣樓,供教師居住。我們班上的張勇,他老漢是學校的領導,就住在上頭。在我記憶中,樓上沒得廁所,所以,只要課間鈴一響,大家總是一窩蜂地跑下樓,湧向後面的廁所,硬是打擠得很。

  在樓前這個不足50平方米的三合土台子上,學校的演出、開學散學典禮及各種大會都在這裡舉行,但在眾多的大會中,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兩次,先來說哈批鬥會嘛。68級有個瘦咔咔外號叫耗兒的學生,經常操社會、打群架,有一回遭張在明主任弄來先關到底樓右邊小屋子的辦公室里,後召開全校大會,把五花大綁的他弄到台子上,進行現場批鬥……

  另外一回就是開表彰大會,表揚一位69級的同學拾金不昧,將在上學路上撿到的五百元現金,及時交到學校後歸還給了失主的事跡。五大五百塊錢,當時,在我沒有收入的年代,簡直就是個天文數字。好像如果我有了這筆錢,一輩子就可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了。難怪私下嘿多同學都說別個傻。

  請記住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初中二年級,我們搬到了更遠的望龍門白象街分校上課了。從南紀門走過去足足有三站路,儘管有12路公交車,但大家經濟條件都不寬裕,除個別同學買了每月4元、只能在市中區乘車的月票外,幾乎都是走路到學校上課。平常還好點,遇到三伏天,走起硬是熱得遭不住。我和幾個膽子大、水性好的男同學相約,乾脆游泳放灘去上學。從南紀門下水,順江而下,到望龍門收灘。好在那陣上課的書本不多,下水前除了穿了游泳褲,其他衣褲連同簡單的書本一起疊好,用皮帶箍在腦殼上,用這種方式去學校,既免遭難受的酷熱,又享受了游泳帶來的樂趣。

  在八個樣板戲風靡的年代,我們學校也先後排演了京劇《沙家浜》《紅燈記》和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等片段。我作為學生美術組的一員,除了定期要搞大批判專欄外,還參加了一些背景的繪製。那是一個夏天的晚上,我在學校教室里用水粉畫《紅色娘子軍》背景的椰子樹,姚渝永老師看後跟旁邊的周航老師說:「黃勇智要多畫些素描逗好了。」 雖說我從小喜歡畫畫,但從未受到老師的輔導,更不懂啥子叫素描。當時我就在想,恁個大一棵樹我都拿得下火,畫根樹苗,那是好簡單的事……也正是這次繪畫的經歷,讓我認識了姚老師,從此使我走上了繪畫基本功練習的正道。

  一晃,我從山城「板板中學」畢業都43年了。我不管在哪裡,只要一聞到中草藥的芳香,自然就會讓我想起在羊子壩讀初中的歲月。不論是下鄉插隊還是參軍入伍,每次探親回渝,我都會到我魂牽夢縈的「板板中學」舊地重遊。每當我走進三樓原來的教室里,上課前班長張玉鳳叫同學們起立的場景就會浮現在眼前,「提高警惕,保衛祖國,要準備打仗!」的課前口號,總會迴響在耳邊。原來的學校,早已和解放碑中學合併,現已改名為解放碑職業中學。以前的校址, 2002年被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