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龍門一號院子
2024-10-04 07:59:14
作者: 羅小衛 主編
望龍門並不是重慶真正意義上的門,重慶十七門不包括望龍門。據說在望龍門街能看到長江對岸龍門浩壁立於江中一塊叫龍門的巨石,因而得名。望龍門街不長,只有三十六個門牌號碼,街道蜿蜒曲折,宛如一條靜臥於江邊準備下潛的蛟龍。下半城中段好大一片區域就叫望龍門地區,但凡是老重慶人,幾乎沒有不知道望龍門的,這裡有重慶第一條爬坡軌道交通線——望龍門纜車,還有通往南岸的重要渡口望龍門碼頭。我是認同這個門的,我的童年、青年就是在望龍門街一號大院裡度過的。這裡承載著多少歷史的記憶,這裡有我和兒時玩伴生於斯長於斯的熱土,這裡有我的歲月,我的悲歡,往昔的點點滴滴記載著這個院落的過往雲煙。
自清代至20世紀初,重慶伴隨工商業的發展而逐漸興旺起來,望龍門轄區曾是重慶的行政、金融、貿易中心,是遠近聞名的繁華熱鬧去處,有著百多年歷史的湖廣會館、古城門之一的東水門舊址也在這一地區,商貿活動格外活躍。
請記住𝖻𝖺𝗇𝗑𝗂𝖺𝖻𝖺.𝖼𝗈𝗆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望龍門之所以名氣不小,因為它是連接東水門到下半城朝菜(朝天門到菜園壩)大馬路的主要通道。望龍門街到東水門之間有一條當時非常熱鬧而有名的街道——芭蕉園,在陸路交通不發達的時候,人們活動的交通主要靠水路。朝天門是兩江交匯的地方,水勢險惡,灘涂太長,東水門水勢相對平緩便於泊船,卸完貨的船都停於此,同時東水門也是到南岸的重要渡口,過往客人和扯船子(縴夫)都在這裡起坡。後因灘涂太長渡橫江的碼頭移到望龍門。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從南京遷到重慶,定重慶為陪都,重慶又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階段。芭蕉園也因此非常熱鬧繁華,販夫走卒雲集,達官顯貴往來,商賈活動頻繁。
這條街上有百貨商鋪、五金鋪、油臘鋪、鐵匠鋪、裁縫鋪、麵包坊、茶館酒肆、自來水站、老虎灶、生產五金雜件的手工作坊、出售建築材料的石灰倉,歷史悠久的湖廣會館禹王宮也香火鼎盛,還有為適應新生活運動而修建的官茅廁。這裡每天人頭攢動,熙熙攘攘。當時的繁華景象可想而知。這一切都隨抗戰結束,國民政府還都南京,陸路交通的發展而逐漸式微。
我家是20世紀50年代初搬到望龍門街一號大院的,這個院落從前是無錫旅川同鄉會,查閱資料鮮有記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個院落曾有一段非同凡響的輝煌,從它的建築形式和內部格局可見一斑。一號大院的大門叫朝門,是三四米高的雙開大木門,進門一塊空地,左右兩套房間,然後是五米寬一坡水門汀磨石石梯,拾級而上至一塊院壩,正對面有一個水門汀磨石舞廳,院壩右側有一單上木樓梯,到中間又分左右木梯,上至各自的走廊,其後是廂房。院壩左側有一小門,過小門有一排兩層小樓的建築,我家當時就住在兩層小樓的一套房裡。
20世紀50年代初,重慶的商貿中心移向上半城,無錫旅川商賈也逐漸出走,這座大院日益蕭條,只住有大門口張姓兩姊妹,還有一戶鄭姓商人,隨著局勢穩定,這個院落又住滿了人,重回往日的熱鬧。鄭老太爺在公私合營後不久即去世了,在院壩中舉辦了喪事,請來道士做了三天法事,老少爺們悉數披麻戴孝,職業哭喪婆的哀號令人動容,整個舊式喪葬的流程,給人以震撼。
50年代末,湧進城市的人口激增,閒置的舞廳也隔成了三套房,安排住戶。院子裡住了近三十戶人家,小孩就有六七十個,院子裡可謂五花八門。有教師、舊軍政人員遺孀、商賈遺少、公安警察、消防警察、交通警察、公司職員、汽車司機、商販……人員龐雜,職業繁多。
張氏二妹人稱二孃,每天開關大門,幾十年如一日,盡職盡責,寒來暑往,並無怨言。每天清晨,睡眼惺忪的二孃打開大門,迎來第一縷曙光。傍晚,只要聽見二孃扯起喉嚨喊她的女兒「瓊娃子,砍腦殼的,太陽落坡了,該落屋了」,就知道要關大門了。夜深人靜,打更匠走過,隨後就響起了走街小販的叫賣聲「炒米糖開水、藕粉、麵茶」,饞嘴的小孩就吵鬧著要父母買夜宵。
天一亮,家家戶戶房門洞開,小孩子們東家走進西家竄出,來去自由,其樂融融,大人們也不管。因為有一塊院壩,又有前後兩院,樓上樓下,孩子們就有了很多娛樂場所。遊戲有:藏貓貓、鬥雞、跳橡筋繩、官兵捉強盜、修房子、抓子兒、抽陀螺、拍洋畫、滾鐵環、翻絞絞兒、打摸摸爪兒,相約下河游泳,遊戲花樣繁多,既有休閒益智的,也有競技鬥勇的,所有遊戲隨性而為,有時難免起紛爭,爭吵再凶要不了多時便雨過天晴,重歸於好。院壩里常來些搞修補的工匠,皮匠修鞋,補鍋匠修臉盆、換銻鍋底,還有為破損瓷碗鑲補的,最絕的是補鐵鍋的,一個風箱,一個小爐子,用熔化的鐵水堵住鐵鍋的破洞,偶或撣起一點鐵水,火花四濺,煞是好看,大門口間或來一些食品手藝人,爆米花的、捏麵人的、車糖關刀兒的,孩子們團團圍住,指指點點,嘰嘰喳喳,對著糖吹的耗子鑽夜壺樂不可支。突然,一聲爆響,孩子們驚得四散,崩出的玉米花隨手就塞進嘴裡。可惜許多手藝因時代的變遷而失傳。
院子裡趣人趣事不少,朱家孩子們的舅舅王福生就是奇人,小兒麻痹症致雙腿殘疾,拄雙拐在一福利工廠上班,人聰明手靈巧,一肚子的故事,會多種樂器,二胡拉得特別好。冬天,孩子們到他家圍著火爐聽他擺古往今來的龍門陣;夏天,太陽落山了,人手一把蒲扇,在院壩空地上納涼,幾乎每晚都是舅舅主講,聽得孩子們如痴如醉,男孩子們附和著鬼故事的情節怪叫,女孩子嚇得落魂失魄不敢回家睡覺。第二天大家忘了頭天的驚悚,依舊盼望太陽落山,在院壩里聽舅舅開講。
「大躍進」時期,一號院還煉過鋼鐵,開辦過大食堂。進入「文革」,一號大院有革命派、造反派,也有牛鬼蛇神,但值得慶幸的是,人性在這個院落沒有泯滅,殘酷的鬥爭烈焰在這裡始終沒有燎原。再後來,大一點的孩子分散各地下農村,「修地球」去了,剩下不多年幼的孩子也沒有了往日的熱鬧。
90年代初,一號大院因年久失修拆除,原址重建了一幢筒子樓,如今更因舊城改造而夷為平地。望龍門街失去了往日的風采,原有的住戶也星散各地。這個院落故事太多,囿於篇幅,只能拉拉雜雜選取幾點敷衍成篇,以饗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