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市驛與川劇結緣
2024-10-04 07:59:11
作者: 羅小衛 主編
白市驛以前是成渝古驛道上的一個重要場鎮,十分熱鬧,光是戲台就有好幾座,只要有演出,就算摸黑,人們都會打著火把、提著燈籠從十里八鄉圍攏來看戲。即便沒有演出,茶館裡「唱玩友」的座唱也吸引著老老少少。
20世紀60年代,白市驛除了本地愛好者演出或打玩友,時常有巴縣、重慶市乃至成都方向的大劇團來演出,《抓壯丁》《喬老爺上轎》《蘆盪火種》等劇目時常在當時的區公所(現鎮政府)大禮堂演出,經常是連續演出一周,天天滿座,沒買上票的只好在場外聽戲過癮。
在「打倒一切」的十年劫難期間,戲曲被說成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封建糟粕,備受摧殘,川劇活動一度中斷。
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春風吹來,老「玩友」黃中興等6人開展川劇座唱,不久又和鎮上的李華雲等人一起,變座唱為舞台表演,並吸收農村愛好者參加。1979年下半年,這個組織開始招學徒,1979年起,先後聘請鼓師江善培、老藝人王自勤(藝名華蓮)、馮光琳等9位老師充實了專業力量。在各方支持下,1981年成立「白市驛青年農民川劇團」,不久改名為「巴白青年川劇團」。除了到當時的巴縣各鄉鎮院壩、敬老院演出外,還先後到江津、永川、貴州習水等地演出。十年多來共演出4000多場,收入20多萬元。先後排練演出《碧波紅蓮》《白蛇傳》《紅燈記》等50台大戲,30餘出折子戲,改編《狀元與乞丐》等其他劇種的劇目,還自編、自導、自演反映農村現實生活的《人情與國法》《鐵嘴書記》等10多個現代川劇。重慶電視台1986年、1996年先後拍攝和播放該團的部分優秀節目。
不僅如此,當時白市驛區的6鄉l鎮,都成立了川劇分會,會員達211人。劇團和川協還在8所小學40個班開設川劇普及教育課,並在白市驛第二小學組建「娃娃川劇隊」,不僅能表演清唱,還可以表演《拷紅》等折子戲。牟毅小朋友在「巴渝杯」川劇座唱比賽中榮獲新苗獎,不久又在重慶市中小學川劇調演中,主演了現代川劇《小蘿蔔頭》,得表演二等獎。羅蛟小朋友赴杭州參加全國少兒小梅花戲曲比賽,榮獲梅花金獎。川協和劇團從成立至1992年期間,獲得的重要獎項有:國家級獎1個,省級獎13個,市級獎12個,區縣級獎20多個。
20世紀80年代後期,白市驛鎮動員社會力量集資、捐資修建了一個可開展川劇小型演唱、錄像放映等綜合服務的「百卉園」,面積1000多平方米,總算是解決了陣地問題。每逢大小節日、趕場天都開展座唱或彩妝演出。荷蘭民間藝術考察團到重慶考察期間,在白市驛松嶺鄉五里村吳家院子觀看了川劇演出。1989年巴白青年川劇團解散,留下部分人員轉入第三產業維持火種,川協擔負起川劇演出活動,在場鎮、農村仍有不少愛好者,他們經常開展座唱或演出。 1991年文化部原副部長、著名文藝理論家陳荒煤同志在市委有關領導陪同下考察白市驛川劇活動,並在「百卉園」題詞:「發展農村文化建設,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對白市驛川劇活動給予了充分肯定。
1992年4月,重慶市委、市政府領導到白市驛街頭觀看川劇座唱表演。不久,白市驛鎮獲得「川劇之鄉」稱號。
後來,白市驛鎮劃歸九龍坡區管轄,白市驛的川劇之火,又重新燃起來,就連渝中區、沙坪壩區甚至貴州遵義的戲迷也紛紛前來參加川劇愛好者活動。重慶市文化局經過對白市驛地區川劇活動的多方考察,於2006年2月28日再次授予白市驛鎮「川劇之鄉」稱號,不久重新成立了「白市驛鎮川劇愛好者協會」,近百人參加。元旦、春節、五一、國慶、中秋、重陽節都有川劇演出,並形成慣例。有時還在街頭廣場、大禮堂進行川劇打擂比賽,川劇已經融入父老鄉親的生活中。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2011年4月,白市驛川劇被列入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重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授予白市驛鎮「重慶市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