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輪甲子的思念 ——痛悼王覺
2024-10-04 07:39:16
作者: 王海闊、夏祖生編
溫田豐
出人意料,王覺先我們而去了!將滿一輪甲子的友誼,令我追憶悲痛不已。初識他,他還是少年。他姐姐和我妹妹是巴女中的好同學,兩家時有往來。有次,我陪妹妹去領事巷他家,先見到半高幹瘦的「九弟」(原名大勣),蹦蹦跳跳進屋喊了「姐姐」出來;卻神情靦腆站立門邊,言語不多,問一句,答一句。
數年後,他隨姐姐來《商務日報》副刊1936年暑期拉丁化新文字講習班學習,並成為重慶救國會在講習班基礎上設立的秘密學生界救國聯合會巴中學聯小組成員,成為活躍分子。抗戰初,重建重慶地下黨,他被吸收入黨。
40年代初,我被疏散到雅安、康定、自流井,但知道他進育才學校教書;並在全國文協工作,常發表文學評論。1944年我從自流井回重慶一次,欣喜地見到了他。這時他賣掉父親遺留的土地,出資在臨江門一小巷內開辦了《新地》出版社,積極為進步文藝事業作貢獻。那時正印刷沙汀的《還鄉記》,書出後,他寄了一本給我,讀後很受感動。
次年,我回重慶。他協助何其芳編輯《抗戰文藝、七月、希望、萌芽聯合特刊》我投給胡風的最早描寫藏族地區生活的《草原書簡》中的一篇——《金伕子李金山》在該刊發表。他帶我去大同路編輯部拜訪何其芳,我把《草原書簡》全部原稿交給何,何認真閱讀後,寫了數頁書面意見,由他轉交,他還做了口頭補充。王覺與何友情甚篤,「文化大革命」後每去北京都要專程看望,回來常告訴我。
本書首發𝖇𝖆𝖓𝖝𝖎𝖆𝖇𝖆.𝖈𝖔𝖒,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解放戰爭中我回了延安,由於叛徒破壞了重慶地下黨組織,他也去了解放區,但未謀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歡聚重慶,他任重慶市文聯秘書科長協助邵子南;我雖在西南人民廣播電台工作,也時有往來。1951年我調文聯工作,他調市委宣傳部,但與文聯工作關係密切。第一次文代會的工作報告,由他執筆起草、修改,文藝界各項政治思想運動他都參與了領導。中國作協重慶分會移去成都後,他又調回市文聯任秘書長,協助鄧均吾工作;重慶第三次文代會後,他任副主席、黨組書記。從籌備之日起,一直到今天,他沒有離開過文聯,勤勤懇懇為重慶文藝工作操勞。
他和許多人一樣,是有缺點的好同志。好些品質值得生者記取:
他對黨忠誠,正派廉潔,曾毀家私而奉公。不徇私情。
他熱愛事業,一生勤謹,為重慶文藝事業的發展,竭盡心力。
他對人一片公心,唯才是舉,起用了不少人才。
可惜,天不假年,否則他會更成熟,發揮更多餘熱!
原載《重慶日報》1991年11月
備註:
作者溫田豐,祖籍重慶,年輕時投身革命,20世紀30年代初主編重慶《商務日報》副刊。著名詩人、原重慶市文聯專業作家。溫田豐曾赴延安,並三次採訪毛主席。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公安部部長羅瑞卿,正是溫田豐的入黨介紹人。
20世紀50年代王覺與作家溫田豐(左一)、殷白(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