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 事
2024-10-04 07:38:33
作者: 王海闊、夏祖生編
王 覺
我是土生土長的重慶人,腦子裡自然有著太多的我與重慶的記憶。而在此刻縈迴於我腦際的,則是多年前我在夫子池、臨江路和張家花園時的一些往事。
本章節來源於𝐛𝐚𝐧𝐱𝐢𝐚𝐛𝐚.𝐜𝐨𝐦
1927年「三三一」慘案後兩三年,我已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了,每天挎上書包到夫子池文廟上學。一次散午學後,我們一群小夥伴打鬧著走出校門,為大街上見到的情景驚呆了。當年我們的革命志士被一列士兵從大梁子經夫子池押往通遠門外刑場英勇就義。悽厲的號音,革命志士們拼命呼喊的口號聲,久久留在耳邊,不能抑制我幼小心靈的震顫。
我在十歲出頭那陣,結識了兩位年長的同學,他們大概是鄉下來的孩子。兩人帶我去到他們那間黑洞洞的陰暗潮濕的寢室,點燃油燈,其中一位從木箱裡取出一張從書報上剪下來的人像指給我看,我問他是誰,兩人幾乎同聲道出:「馬克思!」接著,其中一位還說:「他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
「三三一」慘案引起巨大的震動,一些有正義感的社會人士為之憤懣。數年後,北上紅軍到了通南巴。紅軍的影響,使我兒時對共產主義的一些不理解,化為了莊嚴、神聖的崇高感,融入我青少年時代對人類理想的執著追求中。
抗戰後期我走上文學書籍出版工作崗位。出版社是在生活、新知、讀書生活三家黨直接領導的機構已難於出書的情況下,根據南方局化整為零分散作戰方針的指示而辦起來的幾家小出版社之一,實際的領導人是葉以群、黃洛峰同志。
在出版社期間,我所知道的一位青年作者的一段經歷也很有意思。1945年初,以群介紹我認識了這位與我年歲相當的青年作者,他剛從淪陷區上海隻身來渝。他隨身帶了一部長篇手稿《上海二十四小時》。在當年複雜的鬥爭形勢下,開初,以群同志因弄不清其來歷感到不好接待,看了他的手稿後就毅然決定為他出書,還幫助安排他的生活。老一輩作家熱情扶植青年作者的情景,在我做文學期刊編輯時經常見到,何其芳同志也是這樣,他總是親自與投稿者通信,待他們的作品發表後還要我通知他們前來交談。
這幾年常陪外地客人參觀張家花園抗敵文協舊址。抗戰期中,許多作家都在這裡住過,以群同志長期住此,直到1946年初離開重慶。
一天早上我去他那兒,見茅盾同志在房裡,好像起床不久,房裡多了一架行軍床,定是茅盾同志頭天從唐家沱進城沒趕回去,在這裡過夜。一次,以群帶我去他隔壁一間小屋,門窗緊閉,室內顯得陰暗,憔悴清瘦的馮雪峰同志從上饒集中營出來秘密暫住此處。抗戰勝利後,總會遷走,在這裡成立了重慶分會,1946年暮春,我被派到分會工作,在黨的領導下,分會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萌芽》雜誌就是分會辦的刊物,同時還掌握了幾家報紙副刊。分會人員包括分會領導人沈起予、艾蕪、何其芳和聶紺弩、孟超、力揚、邵子南等老作家,會員總計不過40餘人,大夥為參加革命鬥爭,進步活動,發表作品逃避敵特耳目煞費苦心。分會必需的開支,全靠總會留下的一筆錢的息金,別無其他經濟來源。哪知1947年夏,存入這筆款項的信用合作社突然倒閉,急得人暈頭轉向,不可開交,好不容易才擠兌出來。
次年春夏之交,血雨腥風、白色恐怖籠罩山城,地下黨組織遭破壞、許多同志被捕了,我噙著眼淚遠離故鄉。回來時已是朝霞滿天,我們苦難的山城,戰鬥的山城,終於迎來偉大的新的時代。
原載《重慶日報》1989年11月12日 第二版
王覺少年時期(1934年)
1948年王覺在漢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