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的光輝照征途 ——重評小說《紅岩》
2024-10-04 07:37:36
作者: 王海闊、夏祖生編
蘇 執
一
請記住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歷史跨進1948年,我國人民解放戰爭已進行整整一年半了。國民黨統治區重慶的地下黨組織,把毛主席《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這篇光輝報告刻印在黨的秘密刊物《挺進報》上,通過黨的各級組織和外圍組織散發給黨員和進步群眾——這就是長篇小說《紅岩》開始的一個情節。
在抗日戰爭時期,山城重慶曾是獨裁、專制、賣國三位一體的蔣介石,對人民群眾實行法西斯統治的巢穴,當時則又成為國民黨反動派統治在西南的一個重要基地。在人民革命戰爭的節節勝利下,國民黨反動派在中國大陸覆滅前夕做的種種垂死表演,較之歷史上行將滅亡的任何反動王朝更為兇殘。他們用強化法西斯特務統治的手段,千方百計破壞革命群眾運動,破壞共產黨地下組織,對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實行血腥鎮壓,殘酷迫害,妄圖以此維持其搖搖欲墜的半壁河山。愈是高壓,反抗愈烈。這是一條歷史的規律。根據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隨著解放戰爭向前發展,在黨的領導下,國統區普遍開闢了以城市工人運動、學生運動,農村抗丁抗糧、組織武裝鬥爭以打擊敵人的第二戰場,革命鬥爭如火如荼,使國民黨反動派處於全民包圍之中。
《紅岩》以解放戰爭中期和末期為歷史背景,以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為題材,著重反映被捕入獄的共產黨員在監獄裡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的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同時側面反映了川東地下黨領導的城市和農村的群眾革命鬥爭。監獄鬥爭是階級鬥爭的一個特殊的戰場:在刑訊,牢房監禁和公開、秘密的刑場上,敵我雙方短兵相接,進行著觸及靈魂深處、觸及全部神經的各種形式的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交鋒。而在任何一種場合和鬥爭場面的細微末節,無不集中地、鮮明地表現出兩個階級,兩種歷史傾向的代表人物的精神世界。小說通過許雲峰為代表的共產黨人和進步民主力量與以毛人鳳、徐鵬飛等為頭子的國民黨特務在獄內外的鬥爭描寫,充分表現和歌頌了共產黨人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深刻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垂死掙扎的瘋狂性及其虛弱本質。
小說以飽滿的革命激情為革命先烈英勇獻身和在獄中進行的勝利鬥爭,譜寫了一曲驚天動地、氣勢磅礴的壯麗樂章,是對無產階級英雄的雄偉讚歌。
《紅岩》里的革命者,面對的是最兇狠狡猾、極端殘暴的敵人。國民黨反動派對他們施以種種毒刑,妄圖從他們口中取得「供狀」,從而找到獄內獄外黨的組織,以撲滅群眾革命鬥爭的烈火。酷刑不足畏,生死何所懼。對此,許雲峰告訴徐鵬飛說:「儘管我掌握著你渴望知道的一切材料,但只能給你增添煩惱。」江雪琴也給了敵人以同樣的回答:「上級的姓名、住址我知道,下級的姓名、住址我也知道……這些都是我們黨的秘密,你們休想從我口中得到任何材料!」成崗在經受敵人嚴刑「審訊」之後,寫下了「高唱凱歌埋葬蔣家王朝」的一個共產黨員「自白」。歷史上曾有不少新興階級的代表人物,為實現其本階級的理想,在反動勢力的屠刀下慷慨陳詞。但那些人物和共產黨人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解放全人類的崇高理想英勇獻身的偉大精神相比較,是不可比擬的。不是嗎,在這場革命和反革命的激烈鬥爭中,共產黨員以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機智的鬥爭策略,打擊了敵人的反革命氣焰,保衛了黨的組織和革命群眾運動。這一座龐大的集中營,里里外外崗哨林立,鐵絲網密布,是一個暗無天日的,層層封鎖的陰森地獄,但對革命者說來卻並不是一個禁錮的世界。這裡獄中黨組織和獄外地下黨有著秘密建立起來的聯繫。更主要的則是,囚禁在集中營內的共產黨員們,思想上和精神上一直與解放戰爭的迅猛發展,和那即將誕生的新中國的一切,緊緊相連,息息相關。毛主席的《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光輝報告,指引他們迎著曙光,勇往直前。作品中灼然可見,小說通過監獄鬥爭這一特定題材,把革命力量置於矛盾的主要方面,從中提煉出來的鮮明主題是: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銳利武器,變劣勢為優勢,變被動為主動,以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精神戰勝敵人,用自己的鮮血灌溉了革命勝利的花朵。
二
《紅岩》主要通過地下鬥爭特別是監獄鬥爭的典型環境,圍繞中心事件塑造了許雲峰、江雪琴等十餘位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的典型。這些英雄人物具有對黨無限忠誠,對革命無比堅貞,對同志有著深厚的階級情誼,對敵鬥爭勇敢、堅決、頑強,機智和臨危不懼的優秀品質。這是他們的共性。但根據每個人不同的經歷和鬥爭經驗,以及在黨內所負不同的責任,鬥爭中所處的不同地位,作者運用多種藝術手法,刻畫了他們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徵。在這裡,共性正是通過個性而被表現出來,從而使作品中出現的眾多的英雄典型,又都是一個個不可代替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在作者塑造的英雄人物形象中,年輕的地下工作者成崗,被捕時奮力掙扎,想跳江逃走。刑訊中遍體鱗傷,血染腳鐐,他在昏迷中見到他的領導人——親密戰友許雲峰時,豪情滿懷,在後者暗示下大義凜然高聲朗誦刺向敵人的戰鬥檄文。小說通過成崗這些英勇鬥爭的情節,通過他和工人的關係、革命家庭的關係、擔負《挺進報》印刷工作以及他和許雲峰、江雪琴、李敬原幾個領導人接觸中的若干情節,特別是通過敵人使用所謂「忠誠探測器」對他精神上加以百般折磨,刻畫了他這個對黨的事業有著火一樣熾熱的感情,為革命赴湯蹈火,百折不撓、精力充沛、朝氣蓬勃的年輕共產黨員生動形象。余新江在監獄裡和一群特務看守交鋒最多,充當絕食談判的代表,逮住「紅旗」特務鄭克昌。小說通過若干生動的細節,刻畫了余新江這個青年工人的性格和氣質。新年聯歡時他想到的那副對聯「兩個天窗出氣,一扇風門伸頭」,就很能代表他的明快、爽朗、豪放的性格。小說描寫劉思揚一進監獄,徐鵬飛的威脅就在他耳邊迴響,他激勵自己一定要經受住任何考驗,永不叛黨。在和難友相處中以自己未受毒刑而感到歉疚。敵特將他假意釋放回家,當他還沒有識破「紅旗」特務冒充黨的代表而受到威脅,他憤懣地感到黨不相信自己。劉思揚經歷鬥爭的鍛鍊和考驗,最後在越獄中英勇犧牲。小說塑造的劉思揚這個人物,是有一定典型性的,體現了革命知識分子只有在黨的教育和階級鬥爭的鍛鍊中才能成為無產階級的先鋒戰士。農民黨員丁長發充滿旺盛的革命鬥志和樂觀精神,渾厚、機靈,常以其農民特有的風趣和性格化的語言,在牢房中惹人發笑,對敵人作了深刻的嘲諷。長期以教書為職業的老大哥,外錶帶有職業性的斯文氣,但堅定、沉著,顯示出他豐富的閱歷和鬥爭經驗。新四軍戰士龍光華,儘管在大熱天仍保持著人民子弟兵嚴整的軍容,在和敵特破壞水源進行的一場鬥爭中,在他和同志們訣別前的呼籲中,無不活現出人民子弟兵戰士的英雄形象。特別值得提到的是作者使用筆墨不多,精心刻畫了華子良那樣一個十分獨特的英雄典型。華子良偽裝被嚇瘋,騙過敵人忍辱負重堅決執行黨叫他長期隱蔽的鬥爭經歷,使這個人物典型高度地呈現了共產黨員對黨無限忠誠和革命必勝的堅強信念。還值得提到的是,小說中的另一個英雄人物齊曉軒,作為黨多年培養的領導幹部,他在獄裡已經被關押了好幾年,和兩個特務同囚一室,謹慎地擔負著「白公館」監獄秘密黨組織的領導工作而一直不為敵特所注意。當敵特發現胡浩手中的秘密傳單時,他挺身而出,保護了群眾保護了組織。小說通過這一生動情節,表現了他的機智和準確的判斷,胸有成竹地對付敵人的鬥爭本領,使這
個人物的高大形象猶如異峰突起,令人驚嘆。
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階級和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們時代的思想的代表。《紅岩》著墨最多的,是對地下黨工運書記許雲峰和女共產黨員沙磁區委書記江雪琴英雄形象的藝術創造。工人出身的地下工作者許雲峰在小說中一出場,就突出顯示了一個有著豐富鬥爭經驗的老黨員的特有品質。小說通過他在沙坪書店發現敵情並作出果斷處理的典型化情節,充分顯示了他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驚人的判斷力。後來在敵人的審訊中,他成功地把徐鵬飛引入錯誤的判斷,從而保護了組織。敵人設宴誘降,他觀察到這齣醜劇必有幕後指揮者,從而招引毛人鳳出場,讓其現身說法,親自表演,擊潰了敵人的詭計。在新年聯歡的愉快時刻,他看出敵人採用「明松暗緊」的反革命策略,告訴余新江要提高警惕……通過這些情節,許雲峰善于思考,準確判斷敵情的特點得到一再展示,給人的印象十分深刻。
小說描寫許雲峰在新生茶園被捕時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機智,臨危不懼,陷敵特於狼狽,從而保護了李敬原。許雲峰和敵人面對面交鋒時所表現的這一基本性格特徵,在獄內鬥爭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展現。小說安排許雲峰先和徐鵬飛,接著又和特務大頭目毛人鳳在兩種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內容展開針鋒相對的鬥爭,進一步表現了許雲峰善於對付各種複雜局面,乘機進擊。許雲峰思想行動的典型意義在於,他高度地顯示了共產黨人在任何場合下都能以政治上思想上的絕對優勢壓倒敵人,而不為敵人所壓倒的革命精神。
小說還用簡潔的手法描寫許雲峰堅忍不拔的革命毅力和頑強的戰鬥意志。他在受酷刑後用噹啷的鐵鐐聲和著激越《國際歌》歌聲激勵戰友們的鬥志;他為同志們越獄時能有一條備用通道,用手銬和鏽了的鐵鐐不停地挖掘,終於完成了艱巨的工程卻拒絕自己使用。小說通過許雲峰挖通地道的行動對他內心世界的描寫,使人看到他在地窖里充分利用敵人認為把他囚禁在這裡是最「安全」,因而不派特務來看守的疏忽,日夜戰鬥不息。在這暗無天日的地窖里,儘管黎明前多麼黑暗,但革命者心裡燃起的明燈卻異常光亮。
有著苦難童年,苦大仇深的江雪琴,集中了共產黨員的許多優秀品質。她有著白玉般純潔的黨性,對革命事業也像白玉一樣的堅貞。對同志的愛,對敵人的恨都發自內心深處,使人感到分外親切。小說描寫她對許雲峰、雙槍老太婆總是懷著崇敬的心情;對比她年輕一點的成崗、成瑤、華為、孫明霞和一切革命同志,則像春天一樣溫暖。小說中有一個十分動人的細節,她領導成崗印刷《挺進報》從不流露自己是報紙的刻寫人。她對監獄之花的撫愛,出自對黨的事業和革命同志的無限深情,而絕不單純出於母愛。對叛徒、特務她恨得咬牙切齒,極度蔑視,當她發現甫志高已經叛變,只斬釘截鐵地說出:「無恥的——叛徒!」幾個清清楚楚的字,隨之給了這醜類一記響亮的耳光。在和徐鵬飛針鋒相對的鬥爭時仍保持著她日常的平靜、莊嚴,從中顯示出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小說極其生動地描繪了江雪琴上華鎣山見到丈夫去世的情節。通過她和華為的談話,作者寫了她上山前的情緒,那即將見到彭松濤,踏上新的戰鬥崗位,和老彭並肩作戰的喜悅,烘託了突然間見到布告上丈夫名字的悲痛心情,掀起了巨大的感情波瀾。而華為的呼喚,使她立刻產生自責的情緒,「我在幹什麼?」「這是什麼地方?什麼時候?」「沒有權利在這裡流露內心的痛苦,更沒有權利逗留」。及至見到老太婆彼此說穿之前一直隱忍著。「哭有什麼用處」「我怎能流著眼淚乾革命」,通過這一系列的自責,小說描寫了英雄人物光彩照人的內心世界。
新中國已經誕生,山城即將解放。和許雲峰挖掘備用通道的偉大胸懷一樣,江姐凝望著刺繡中的五星紅旗浮想聯翩,想到越獄鬥爭將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價,寧願用自己來代替所有戰友,為黨保存更多的力量。正是由於革命者勇於獻身的崇高精神,使她在臨刑前從容鎮定,像日常那樣平靜地和同志們告別,吻了一下監獄之花,保持著一直愛好整潔的習慣,梳理好頭髮,換上藍色旗袍,用手壓平皺痕,默默地做著一切,正像她教育孫明霞那樣做到了「臉不變色心不跳」。通過人物思想、行動的若干特點,小說完整地塑造了江姐這個具有鮮明個性和強烈藝術感染力的英雄典型,成為無產階級真、善、美的化身和共產黨員的驕傲活在讀者心中。
《紅岩》布局結構嚴謹,故事情節生動,獄內外鬥爭穿插,起伏跌宕。華鎣山雙槍老太婆化裝出擊的情節頗富傳奇色彩,而獄內鬥爭情節又是異常豐富。絕食鬥爭取得勝利,大家為龍光華開了肅穆莊嚴的追悼會;在敵人散布和談的氣氛下出現了愉快的新年聯歡;敵特為了尋找獄中黨組織鄭克昌再次扮演「紅旗」特務的角色被揪了出來。因囚禁對象不同,「渣滓洞」「白公館」兩個監獄的情景則又有所差異。在「白公館」,不像前者那樣充斥著特務的叫罵喧囂,也沒有像前者那樣充滿激烈鬥爭的場景,但卻顯得更加陰森、灰暗。小說描寫的這場監獄鬥爭基調是高昂的,但籠罩監獄的氣氛,特別是讀到小蘿蔔頭不幸的童年和慘遭殺害的那些章節,卻使人陷於悒鬱和悲憤,是監獄生活的真實寫照。最後的大屠殺和越獄鬥爭則在讀者面前展現了一幅悲壯的歷史圖景,而這悲壯的色調又和全書貫穿的革命樂觀主義情緒水乳交融。
三
《紅岩》於1961年出版以來,在國內外廣泛流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是一部優秀的革命文學作品,也是一部形象生動地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作者經歷過獄中的鬥爭生活,和英勇犧牲的先烈們朝夕相處。解放後他們在黨的領導下利用業餘時間,經過長期努力寫成這部作品。《紅岩》的產生是文藝戰線貫徹毛主席革命文藝路線的又一成果。
我國的民主革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華主席指出:「我們黨的絕大多數老幹部,是抱著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參加革命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完成是得來不易的。」「四人幫」為了篡黨奪權,炮製「老幹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資派』」的反革命政治綱領,炮製「文藝黑線專政」論,反對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否定「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文藝工作在毛主席革命文藝路線指引下取得的輝煌成就,把「文化大革命」前產生的許多優秀作品一一加以扼殺。《紅岩》被誣為毒草而被禁錮起來達十年之久。現在,黨中央帶領廣大文藝工作者徹底批判「文藝黑線專政」論,《紅岩》得以重新修訂再版,並由作者增添了李敬原回憶周總理領導南方局工作,成崗回憶當年在紅岩村工作的大哥的生動情節,熱情地歌頌了周總理和黨的南方局的光輝戰績。《紅岩》的再版是值得祝賀的。
「四人幫」在炮製「文藝黑線專政」論的同時,拋出所謂「三突出」的創作模式,散布「主題先行」。妄圖用這些謬論把文藝工作者引向脫離生活源泉,背離文藝的典型化原則,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社會主義文藝的性質。這當然是他們的痴心妄想。但也必須看到,「四人幫」的這些黑貨流毒十年,給文藝創作帶來極為惡劣的影響。遭到「四人幫」扼殺的「文化大革命」前產生的優秀作品,本身就是批判「四人幫」的有力武器,我們要重評這些優秀作品。
毛主席指出:「革命的文藝,則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頭腦中的反映的產物。」「革命的文藝,應當根據實際生活創造出各種各樣的人物來幫助群眾推動歷史的前進。」《紅岩》是有深厚的生活基礎的,在這部作品中無產階級的政治性和藝術真實性是完全一致的。「四人幫」一夥把塑造無產階級英雄典型的調子唱得震天價響,但他們所謂的「三突出」創作模式要求一切「正面人物」和「次要英雄人物」必須從屬於所謂「主要英雄人物」,為「主要英雄人物」作鋪墊,作陪襯,把人物之間的關係規定為陪襯與被陪襯,鋪墊與被鋪墊的關係。實際上就是正面人物為英雄人物而存在,英雄人物為主要英雄人物而存在,以此出發要求把一切「正面人物」、「次要英雄人物」的「優點」都堆放在所謂「主要英雄人物」身上,用以「突出」所謂「主要英雄人物」。因而這個所謂「主要英雄人物」就必然成了包打天下的「救世主」。這是從根本上否定了「每個人都是典型,但同時又是一定的單個人」的典型化原則。按照他們的謬論,必然導致人物之間相互拼湊,哪裡還有什麼人物的個性,哪裡還有什麼各種各樣生動而鮮活的人物形象可言。
《紅岩》正確地處理了眾多英雄人物之間的關係,他們是革命同志的關係,是領導與被領導之間的關係。許雲峰不能代替江雪琴,也不能代替成崗。眾多英雄人物各有其存在的生活根據,他們的英雄性格和英雄行為相互輝映。成崗的「共產黨員的自白」是他在許雲峰啟發下採用的向敵人進攻的一個行動,是他在敵人毒刑摧殘下不屈不撓的英雄本色的寫照,是從他的英雄性格出發的,把這一行動無論換給誰都不合適。在許雲峰來說,他對成崗作這樣的啟發,也是從他善於進擊敵人的英雄性格出發的。小說描寫的這一鬥爭情節,使兩個英雄人物在這個特殊戰場上協同作戰,相互輝映,產生了極為強烈的藝術效果,是十分精彩的。
小說中的江雪琴有著苦難的童年,當過女工,從出生那天起就被壓在三座大山之下,經過黨的培養成為堅強的革命戰士。江青早就想將《紅岩》中的江雪琴按她的個人意圖加以改造,為其撈取政治資本。這也說明他們在文藝上和政治上一樣,是善於搞憑空捏造;對於根據實際生活進行創作,則格格不入。「四人幫」控制文藝領域,搗亂了思想,搞亂了理論。我們要以批判「文藝黑線專政」論為中心,把被「四人幫」顛倒了的路線是非,思想是非,理論是非一一糾正過來,用「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文藝創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勵廣大專業和業餘作者努力創作更多更好的作品,迎接文藝園地百花齊放的春天。
原載《四川文藝》1978年第2期
左起:劉德彬、向曉、裴東籬、王覺,後排楊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