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渥丹心語:紀念王覺誕辰一百周年文集> 發揚「五四」革命文學的光榮傳統

發揚「五四」革命文學的光榮傳統

2024-10-04 07:37:09 作者: 王海闊、夏祖生編

  蘇 執

  「五四」時期的新文學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中國人民最迫切的革命要求出發,它以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在思想上給了人民群眾以巨大的影響和鼓舞,摧毀了在文學上的封建主義的統治,在革命鬥爭的大風暴中起到了衝鋒陷陣的作用,開闢了中國文學發展的新道路。從「五四」到現在,我國革命的運動已經四十年了。四十年來,隨著黨領導的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鬥爭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發展,革命的文學運動經過一條艱巨的、光輝的歷程而獲得重大的勝利和成就。四十年來,它有一支經過鍛鍊的和日益壯大起來的隊伍,它有著傑出的作家和作品,並形成了革命文學的光榮傳統。當1957年社會主義革命不僅在經濟戰線上而且在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戰線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而出現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大躍進的新形勢下,革命的文學運動則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要求迅速地建立起一支堅強的工人階級文學隊伍,要求以社會主義精神和共產主義精神為指導思想,用革命的現實主義和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不斷提高文學的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以更好地服務於飛躍前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

  「五四」以來,我國革命文學的光榮傳統是革命的戰鬥傳統。偉大的魯迅在「五四」前後所發表的作品,深刻地強烈地反映了當時人民群眾反帝反封建的要求,魯迅和其他「五四」時代的革命作家的貫穿著愛國主義精神和民主主義精神交織在一起的作品,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五四」時期的革命文學,在和它的敵人及統一戰線的內部的右翼展開的鬥爭中,魯迅做出了最堅決最勇敢的榜樣,他表現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五四」以後,中國的革命文學運動,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更加深廣影響和黨的領導下,以魯迅為代表的革命的文學陣營,在和各種敵對思想進行鬥爭中受到鍛鍊而更加壯大了,這在以後則更多地出現了優秀的作家和作品。毛主席指出:「在『五四』以來的文化戰線上,文學和藝術是一個重要的有成績的部門。革命的文學藝術運動,在十年內戰時期有了很大的發展。這個運動和當時的革命戰爭,在總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實際工作上是沒有互相結合起來,這是因為當時的反動派把這兩支兄弟軍隊隔斷了的緣故。」因此,在「五四」以來革命文學的光榮傳統中所得出的經驗是,文學運動必須在總的方向運動上同時也要在實際工作上和整個革命鬥爭緊密地結合起來,這中間關鍵就在於文學怎樣與人民群眾相結合。毛主席指出,要推進革命工作,就要使兩者完全結合起來。雖然,在「五四」以來的一些優秀作家和作品以及革命文學內部的爭論中,都反映了革命文學運動是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但在指導思想上則是直到1942年毛主席發表了《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提出為工農兵服務的方針以後,才得到明確的解決,從而把革命的文學運動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文學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包含著作家的立場觀點、思想感情,創造為人民喜聞樂見的形式等一系列的問題。四十年來文學戰線上的兩條道路的鬥爭和經驗證明了文學與人民群眾相結合,就必須要求作家長期深入到工農群眾的生活與鬥爭中去,脫離了工農群眾的生活與鬥爭,就不會有革命的現實主義與革命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作品。偉大的魯迅曾說,倘若不和實際的社會鬥爭接觸,倘不明白革命的實際情形,「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為「右翼」作家的。毛主席在紀念「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的時候更明確地指出:「在中國的民主革命運動中,知識分子是首先覺悟的成分。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明顯地表現了這一點,而五四運動時期的知識分子則比辛亥革命時期的知識分子更廣大和更覺悟。然而知識分子如果不和工農民眾相結合,則一事無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識分子的最後的分界,看其是否願意並且實行和工農民眾相結合。」這不僅是革命文學的道路問題,而且是一切知識分子的道路問題。繼承和發揚「五四」以來革命文學運動的光榮傳統,最重要的是作家和一切文學工作者更進一步密切和工農群眾的聯繫並積極培養工農作者和青年作者,這樣,社會主義的文學事業才會得到更加彭勃的發展。解放以來,黨給作家創造了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十分優越的條件,十年來革命的文學運動已獲得重大的成就,在作家和一切文學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社會主義的文學將一日千里地向前邁進。

  原載《紅岩》1959年5月(總第35期)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