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轉折 找中央申訴希望落空
2024-10-04 06:57:59
作者: 何蜀
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裡,文強帶著周敦琬回到了他長沙鄉下的老家,湘江西岸麓山鎮文江鄉楓樹嘴。
他們打算回鄉探望後即赴上海找周恩來。
他們渡過湘江,乘汽車在離鄉一華里處的金馬橋下了車,正在欣賞四周眾山皆白的雪景,忽有一人上來接過了文強手中的行李。
文強一看,原來是親戚許家表叔。表叔看了看周敦琬,高興地祝賀文強帶著新媳婦榮歸。說著,他又面露愁容,搖頭嘆道:
本章節來源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
「遊子千里來歸,針衣手線所感,何其神也!」
文強聽他說得有些奇怪,急問緣由,方知母親文劉玉蓮當天早上剛剛去世,入殮後尚未封棺!表叔以為他是遙感到噩耗才趕回來奔喪的。
文強聞言大悲。他萬萬沒有想到,剛一回鄉竟遭此打擊。
他才7歲時,父親就遠去雲南追隨蔡鍔將軍參加討袁護國革命,一去13載,家中全靠母親一手將他與弟妹們撫養成人。後來幾次遇到危難,都是有了母親的關懷、資助,文強才順利渡過難關。
母親患肺病多年,文強一心忙於革命,竟一點不知……
一路上,表叔又告訴文強,他家一年來迭遭不幸:他父親最心愛的小女兒,文強的小妹,芳齡17歲的桂娟,已因患肺病夭折,文強的弟媳及其不滿周歲的男孩也不幸病故。
一年內家中竟連夭四口人!他父親遭此打擊,人已老了許多……
文強到了家裡,看到靈堂白幔,一下撲了上去,撫棺大哭,連身後的新媳婦周敦琬也未顧得上給家人介紹。還是表叔為他作了介紹。
文強與周敦琬依照鄉俗,披麻戴孝,守靈送葬。
喪事辦完後不久,已是一年一度的春節。他倆的意外歸來,給連遭人禍的家庭增添了喜氣。父親希望他們能多住些日子。
於是,他們去上海的行期便拖下來了。 文強的父親文振之,曾於湖南優級師範學校畢業後留學日本,與孫中山、黃興、蔡鍔、李烈鈞、程潛等十分相好。蔡鍔在雲南組織討袁護國軍前夕,文振之的姨父張靖正在蔡鍔幕府任參軍,他給文振之發來急電,邀其入滇「共襄義舉」。文振之毅然別婦拋雛遠去雲南,參加蔡鍔幕府機要,擔任了「紅文案」(即有權用硃筆批公文的秘書長一類角色),後來還作過雲南省高等審判廳廳長。 北伐革命時,為表示擁護國民革命,與北洋軍閥系統斷絕關係,文振之提前告老還鄉。此後在家鄉興辦教育事業。 這次對兒子和媳婦的突然歸來,文振之沒有多問。文強為了不讓老人擔心,只說是川局動亂,避禍而歸。老人根據他的人生經驗,建議他們值此亂世,要懂得明哲保身,最好先在家鄉暫避一時。
文強明白父親愛護兒子的良苦用心,他和周敦琬商量後,決定順從老人的意見,先在家鄉棲身下來,再設法與上海中共中央聯繫。
於是,文強在其父辦的文氏崇實女子職業學校擔任了代理校長,周敦琬則在校中擔任了教員。 剛剛結束了顛沛流離的動亂生活,文強的心情有一陣短暫的閒適和輕鬆。這從他當時所寫的一首小詩可以看出來:
故里春風暢,相思入洞庭。
麓山花似錦,愛晚幾楓青。
不過,這樣的心情並不持久。
安頓下來後,文強和周敦琬便寄信和托人帶信去上海,通過他們知道的通訊處和聯繫方法,與中共中央取得聯繫。
可是,一封封信都有如石沉大海。
5月初的一個黃昏,夕陽的餘暉在湘江水面顫動。一群水鳥拍打著翅膀掠過江面,消失在蒼茫的暮色中。
文強與周敦琬身穿素服,來到湘江邊上。他們從提來的竹籃里取出酒禮、香燭,在河灘上擺好,然後面對四川方向,雙雙跪下……
這天是劉願庵烈士殉難周年的忌日。他們特地來到這無人的江邊祭奠烈士。
劃燃的火柴,點燃了香燭,也點燃了他們手裡的輓聯。輓聯上寫著:
願庵烈士千古
生死何足論,黯黯巴山秦嶺,興歌烈士千秋淚
遺書詔後繼,悠悠湘水岳雲,遙寄英才萬古悲
周堅如、汶萊之攜手泣挽
火焰跳躍著,在江風中迅速燃起,輓聯轉眼就化成了灰燼,像一隻只灰黑色的蝴蝶,隨江風飛去……
久久不能與上海中共中央取得聯繫,文強實在按捺不住,與周敦琬商量後,兩人又瞞著父親,假稱去武漢找朋友,於9月里去了一次上海。
來回半月,他們在上海逗留了5天。當年周敦琬在中共四川省委負責秘書處工作,派到上海與中共中央聯絡的介紹信都是她經手寫成並由她交代接頭方法。這次,他們把所知道的聯絡通訊處都想方設法去打聽了一遍。
但是毫無結果。
就在這段時間裡,國民黨軍加緊了對紅軍根據地蘇區的圍剿。鄂豫皖蘇區中心區新集、湘鄂西蘇區中心區瞿家灣等相繼被攻占。
文強與周敦琬只見上海、武漢等地一片白色恐怖,不敢久留,只得失望而歸。
他們一點也不知道,自從上一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叛變,6月總書記向忠發叛變後,中共中央在上海的處境已經空前艱難。已往的對外通訊關係,已經全部切斷,舊的聯絡方式已經全部廢止。
他們想要找的周恩來,也早已在上一年年底離開上海去了江西中央蘇區。
他們找黨中央、找周恩來申訴並請求另行安排工作的想法,完全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