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英國時第一次看到了奧斯卡頒獎直播
2024-10-04 06:22:10
作者: 趙剛著
奧斯卡的姍姍來遲也是中西文明的隔閡所致。迎合是為了獲得認可,但未必能獲得尊重。在西方人眼裡,中國人的功夫只是打鬥,中國人的思想只是保守。我們的國際聲譽可能始於奧斯卡,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奧斯卡,把中國植入世界的血脈中去。
迷戀奧斯卡已成為我的一種情結。家裡曾經收藏了三十五部奧斯卡最佳影片的VCD,以後會升級到DVD,雖然尚未集全,但這個過程就像當年集《三國演義》小兒書一樣,循序漸進,一絲不苟。
沒辦法,人性占有的欲望總是變本加厲,殘缺有時也是美的,至少是一種誘惑。
電影是法國發明的,但唯美的法國人在創立了自己的電影學派後便悄然地止步於性幻夢或是埋藏在心底的隱私,成為心理醫生或精神病人。法國電影的記憶僅僅是阿蘭·德龍、蘇菲·瑪索、一部《老槍》和半部《虎口脫險》(英法合拍)。
美國人則不然。他們的夢想(美國夢)不是苑囿在自己的心靈深處,而是「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席捲八荒」,「吞吐宇宙」。
本章節來源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
擅長商業的美國人把漢堡包做成了世界快餐,並加蓋了「麥當勞」的國際商標。他們也以同樣的開拓精神,不遺餘力地把電影變成了美鈔,把電影塑造成了全球產業,用好萊塢和奧斯卡書寫了電影霸權的神話。
奧斯卡最初不過是美國電影學會內部的學術獎項,如今已然是世界範圍內的電影最高榮譽。
2004年3月1日,我在英國留學期間,觀看了美國第76屆奧斯卡頒獎儀式的直播節目。這是平生第一次(那時國內不允許直播,錄像也沒有),也是最激動的一次。
紅地毯、聚光燈、閃亮的霓裳、閃亮的笑臉、閃亮的明星。
星光燦爛,笑語歡騰。盛裝出席的人流有序地匯在一起,成敗的瞬間,個個神采飛揚,或激越,或動情,或瘋狂,或戲謔,名利場的瑰麗和誘惑,在那一刻登峰造極,仿佛足球的加時賽和網球的「搶七」,勝敗在這一時刻已經不再重要,巔峰對決本身已經是風光無限。
這是一幅典型的美國式場景,人們為耀眼的光環而頂禮膜拜,一個永不停息的美國夢想。
《指環王——國王歸來》的十項提名全部中標,導演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成為最大贏家。
《指環王》三部曲,即《友誼之戒》(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雙塔奇謀》(The Two Towers)、《國王歸來》(The Return of the King),是英國現代幻想小說泰斗、牛津大學文學教授托爾金(Tolkien)發表於20世紀50年代的經典魔幻小說。
經過三年的籌劃編寫,15個月的拍攝,耗資兩億七千萬美元,傑克遜成為影史上第一位同時執導三部大製作影片的導演,同時也開創了好萊塢歷史上首次連續三集電影同時開拍的紀錄。
直播之前我看了《國王歸來》,折服於栩栩如生、無所不能的電腦特技,感慨於披荊斬棘、氣吞山河的英雄主義情結,驚嘆於彼得-傑克遜胸懷宇宙、追逐理想的豪情。
儘管是一種魔幻,充滿了童貞和稚氣,但仿佛回到了生命之初,感受著五彩繽紛、光怪陸離。十年磨一劍,從1994年的《罪孽天使》到2004年《國王歸來》,傑克遜終於成就了巔峰偉業。
同樣讓我充滿驚異和敬意的是最佳女主角查理斯·塞隆。這位窈窕迷人的模特為了扮演《女魔頭》(Monster)的主人公,竟靠增肥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魔鬼般的女潑皮。看完這部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紀實性影片,讓我想起了《秋菊打官司》中的鞏利。塞隆在生活中的美貌、雅致與影片中的醜陋、粗野形成了巨大反差。在藝術面前,一切都是那樣無所謂,演員的偉大體現在一次次的獻身中。
很多人鄙視好萊塢和奧斯卡,的確,美國的商業電影已經有些令人厭倦,但依然雄霸世界。美國人工廠化的大機器生產模式起了重要的作用,電影在他們手中就好像組合在一起的無數零件,即使非常無聊的題材,美國人也能化腐朽為神奇。美國模式影響了整個世界影壇。
從微觀角度講,奧斯卡寄予了電影人的悲喜人生,除了像馬龍·白蘭度這樣拒絕領獎的異類外,大多數人都對這個獎項心馳神往,有凱薩琳·赫本的四度封后,也有亨利·方達的垂死一搏(他在去世前兩個月才獲得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奧斯卡最佳男演員獎),而更多的人只是兩手空空。
而從宏觀觀點看,奧斯卡也與民族的振興關聯在一起。自從中國人李安(台灣)指導的《臥虎藏龍》取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以來,我感覺大陸距離奧斯卡越來越近了。中國電影西學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不過學了半天恐怕還是一種運作方式而已,至於內涵的東西倒應該是中國化的。
就像諾貝爾獎遠離中國人一樣,奧斯卡的姍姍來遲也是中西文明的隔閡所致。迎合是為了獲得認可,但未必能獲得尊重。在西方人眼裡,中國人的功夫只是打鬥,中國人的思想只是保守。我們的國際聲譽可能始於奧斯卡,但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奧斯卡,把中國植入世界的血脈中去。
奧運會上金牌再多,能否真正說明我們的全民體育素質的提高?奧斯卡獲了獎,能否真正說明我們電影產業的水平達到了世界水平?從這個意義上說,奧斯卡是電影市場化的催化劑,但並不是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