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留學生的兩極分化:「學霸」與「學渣」
2024-10-04 06:20:21
作者: 趙剛著
在這個國際化的環境中,擺脫了原有體制的束縛後,中國人是有實力趕超世界的。可能我們的反應會慢一些,困難大一些,但我們厚積薄發、後發制人。
在英國,平均成績達到70分以上(相當於國內的90分以上),本科階段如果得到一等榮譽學位(First-class honours)、碩士階段拿到「優秀生」稱號(Distinction),才可以認定為「學霸」。
相反,平均分在40分以下(相當於國內60分以下),是不及格的,沒有學位。
在諮詢留學英國的過程中,有相當一部分中國學生會提出「畢業率高嗎」這樣的問題,顯然是要探一探做「學渣」的風險和機率。
實際上,英國大學教育仍是大眾教育的一部分,學校設置最低分數線,而不是「末位淘汰制」,因此,達到及格水平,取得學位,應該是一般要求。
而擔心無法畢業的心態,可能是出於以下原因:
一方面,中國教育環境總體是封閉的,雖然有一些國際化的元素(比如外教),但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的教學理念,都是沿著傳統的、固有的軌道運行,一到新的、全英語授課的環境裡,一碰到小組討論和個人演示,就會不適應,產生畏難情緒。
另一方面,相對於高中階段以高考為核心的、曠日持久的封閉訓練,大學階段的外界壓力明顯減輕,學生的學習動力不足,自律性差,特別是大一、大二階段,可能出現成績上的滑坡,等計劃出國留學的時候,課業方面力不從心,擔心自己在英國作業和考試過不去。
客觀上講,很多英國大學的要求確實不低,比如,考試不及格只允許一次補考機會,如果仍未通過,無權進入畢業論文階段,也就是說留學失敗,沒有學位。
但從另一方面看,在英國,自覺學習的氛圍非常好,不管是國際學生還是本地學生,課上課下學術交流的氣氛濃厚。
我們曾經以為西方人思想活躍,但並不勤奮,而實際上,西方人不僅思辨性強,學習的自覺性也很強,與東方人相比,勤奮程度絲毫不落下風。這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對中國學生的感染作用很大。所以,留學時,中國學生的自覺性相比國內時要明顯加強。
當然,過程很辛苦,主要還是語言上的障礙,特別是碩士階段。英國的一年期碩士,留給中國學生調整、適應的時間並不多。語言上的瓶頸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慢慢突破,而剩下的時間又要集中對付主課和論文,因此壓力很大。
不過從結果看,中國學生的畢業通過率並不低。除了中國人特有的韌勁之外,我們「集體主義」的學習方式和考試技巧,倒適應英式教育強調理論的特點,使得中國學生死記硬背的那一套本事又有了用武之地,所以成績上、面子上還過得去。
當時我所在的MBA班裡,只有一個中國學生沒有拿到學位。他家庭條件好,平時比較懶散,不夠認真,沒有通過也在情理之中。
而讓人激動的是,這個班裡竟然有兩個中國學生得了「優秀」(Distinction)——Benny和Mark,要知道整個MBA里才三個人獲此殊榮,兩個是中國的!
在這個國際化的環境中,擺脫了原有體制的束縛後,中國人是有實力趕超世界的。可能我們的反應會慢一些,困難大一些,但我們厚積薄發、後發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