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誤讀就沒有抽象畫的降生
2024-10-04 06:17:41
作者: 祖慰
據康定斯基自己描述,他發明抽象畫的靈感,來自一個完全偶然的像哥倫布歪打正著發現新大陸那樣的全然誤讀。不過,那不是跨文化誤讀,而是他自己對自己絕無僅有的有趣誤讀。
康定斯基撰文稱,有一天他在戶外畫完速寫回到自己家的畫室,忽然看到「一幅難以形容的熾熱的美妙的圖畫」,非常震驚。他感到這幅畫「沒有主題,沒有客觀對象,完全是由明亮的色塊組成」。他激動地向這幅神奇的畫面走去,哦,原來是他自己的一幅作品歪放在畫架上了!歪放,把具象消解了,不再能辨認出畫的是何物,因而產生了一個只能讀出「明亮的色塊構成」的純形式誤讀。這個破天荒的誤讀,就像中子轟開原子核產生核爆炸一樣轟出了他的一個頓悟:「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我的繪畫不需要有什麼客觀的東西和客觀物體的描繪,而且實際上這些東西對我的繪畫是有害的。」(《美術譯叢》1981年第一期)
由此,一種顛覆人類繪畫史上由原始人的洞穴畫到現代立體主義的全部繪畫(即或寫實或寫意或變形的全部具象畫)的新畫——抽象畫,在康定斯基心中萌生了。這種新畫的定義是:「繪畫作品裡的形象與現實世界裡常見的形象迥異,而無法辨識其為何物,或不反映日常生活環境的客觀現實者,稱為抽象繪畫。」(法國當代藝術評論家Michel Seuphor語)
不錯,康定斯基頓悟之後,並沒有立即畫出抽象畫,事實是他到了巴黎看了立體主義的作品才畫成的。於是,有些美術史家就把他創立抽象畫歸功於立體主義的啟迪。其實,他只是把立體主義當了「反面教員」。立體主義把物象拆散解析成幾何體,然後再按畫家意願,重新組裝出似像非像的變形具象,康定斯基看了之後反問:既然把物象都拆了,何必還要再組裝起來?為什麼不把具象給徹底解構掉?那樣不是內容更廣闊、表現更自由嗎?他在1910年畫出了藝術史上第一幅不能辨識物象的水彩抽象畫。正是因為它不是發端於立體主義,所以畢卡索才會大罵「抽象藝術只是塗抹和遊戲而已」(Marilo de Micheli:《畢卡索語錄》)。
以後,康定斯基發表了兩部著名的理論著作——1913年的《論藝術的精神》和1925年的《點線面》。那是為他的新畫派尋覓美學和哲學的論理依據的。他概括出了抽象藝術無比優越於具象藝術的兩條美學原理。第一,因為解構了具象,畫家就擺脫了物象的形象和意義的設定,擺脫了文學式的講故事,就能使繪畫向抽象的音樂靠攏,點線面和色彩等繪畫抽象元素就像音樂的抽象音符一樣,可以最大自由地組合出畫家的內在情感。因此,抽象繪畫具有無可窮盡的多樣性、豐富性。第二,觀眾在看畫作時,不是被動的錄影,而是要對畫作進行能動的詮釋;因為解構了具象,讀者在讀畫時就擺脫了具象所設定的詮釋框框,可以最大自由地進行審美移情和詮釋。
本書首發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這「無比自由的表達」和「無比自由的詮釋」的抽象畫論,非常圓通,極具說服力,簡直像不證自明的公理一樣讓人無可辯駁、無可置疑。康定斯基的抽象畫、勛伯格的十二音序列音樂、卡夫卡的現代小說,被譽為現代主義藝術大潮的三條「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