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和他的「崇高論」
2024-10-04 05:07:4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兩百多年前的時候,在東普魯士柯尼斯堡的一條小路上,每天下午三點半,總會有一個不到五英尺高的人準時出現。他的生活非常有規律,每天總是在相同的時間,做著同樣的事情。只有一次,下午三點半的時候,鎮上的人們沒有看到他出來散步。事實上,那一次,他正沉浸在閱讀盧梭的《愛彌兒》的喜悅之中,以至於忘記了出門散步的時間。這個行為刻板得像機器一樣的人,就是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1724年出生在東普魯士的首府柯尼斯堡,是著名哲學家,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啟蒙運動時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其學說深深影響近代西方哲學,並開啟了德國唯心主義和康德主義等諸多流派。就美學領域而言,康德主要討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真、善、美三者之間的關係。而他的結論是:美是道德的象徵,是真與善的中介。
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人們的審美趣味不斷發生改變。最初,人們對小巧精緻的東西情有獨鍾。但是,隨著浪漫主義運動的到來,人們對小東西喪失了興趣,轉而喜好高大奇特,甚至帶有粗狂意味的崇高事物。很快,這種新興的審美趣味也傳到了德國,身居德國的康德也受到了影響。
在康德之前,關於崇高與美的關係,已經有很多文藝理論家探討過,但都只是些零星的言論,不成系統,也不深入。到了康德,對崇高問題的探究,比以往任何美學思想家都要深遠。
美的分析與崇高的分析,是康德審美判斷理論的兩個方面。在美的分析中,康德主要探討了純粹美,並認為美只涉及對象的形式,而不涉及它的內容意義、功效目的。但在崇高的分析中,康德一改他在美的分析中的論調,認為崇高對象是沒有形式的,並且強調崇高感的理性基礎。這裡,康德思想出現了前後不一致的地方,但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寫作《判斷力批判》的時候,他的思想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雖然崇高與美在某些地方存在相同之處,但是在康德這裡,卻更強調二者的不同之處。康德說,美與崇高,首先在所產生的愉悅感的種類上是不同的。美是直接地引起快感,與維繫生命的感覺是一致的。而崇高是間接地引起快感,先是阻礙生命力,接著激發更為強烈的生命力。其次,美所產生的愉悅是積極的快感,人的心靈直接單純地受到對象的吸引;而崇高感所產生的愉悅是消極的快感,人的心靈遭遇到的不是對象的吸引而是排斥。
然而,這幾點在康德看來,並不是美與崇高最為重要的區別。他認為,最重要的區別在於,美主要涉及對象的形式,而崇高則存在於人的心靈之中。美之所以在對象的形式,是因為這種形式與人的想像力和理解力相互契合一致,因而產生快感。而崇高的對象在形式上,與人的想像力和理解力是背道而馳的,甚至壓制著人的想像力。所以,崇高對象的快感並不是從它的形式而來的。因此,康德主張,真正的崇高涉及的不是對象的形式,而是與人的心靈不符合的形象之外的一種理性觀念。
本書首發𝚋𝚊𝚗𝚡𝚒𝚊𝚋𝚊.𝚌𝚘𝚖,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分析了美與崇高的區別後,康德又提出了崇高的分類。在他看來,崇高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力量上的,一種是數量上的。
關於力量上的崇高,康德將其局限於大自然中的事物,認為這樣的事物對人一方面要有巨大的威力,另一方面這種威力又不能使人屈服。巨大的威力,可以讓這樣的事物成為一種令人恐懼的對象。但是,人們見到它,不是逃避,而是感到欣喜。
關於數量上的崇高,康德認為主要涉及的是事物的體積。對於體積,人的感覺器官所能容納的範圍是有限的。這是因為,在大的事物之上,還有更大的,一直到無窮大。因此,人的感覺器官和想像力在感知大體積的事物的時候,始終存在著一個界限。
對崇高事物的丈量,人們不能憑藉外在的單位尺度或者概念進行。在康德看來,外在的單位尺度和概念,只是數學式或者邏輯式的掌握事物的方式。對於崇高事物本身的評估,只能從主觀的審美方式出發,採用無限的標準。一般而言,人們在進行這種評估的時候,會產生兩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面對事物,人們想要憑藉理性掌握事物的整體;另一方面,崇高的事物,由於其巨大的體積,總是超越人的想像力所能達到的極限。當想像力無法滿足理性的要求,遭遇重大挫折時,人心中原有的超感性功能的感覺便被喚醒了。這種超感性功能的感覺被康德稱為理性觀念。至於理性觀念究竟是什麼,康德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在他看來,理性觀念只是把事物作為一個整體來對待的能力,它可以超越人的一切感官功能。不過,理性觀念是沒有具體內容的,因而只是一種抽象的感覺。當人們的感覺器官沒有辦法見出崇高事物的整體時,理性觀念就被喚醒,幫助人們見出崇高事物的無限大,看到崇高事物的整體。
安貧樂道的康德
和許多偉大科學家與藝術家一樣,康德一生都不富有,而在金錢的問題上卻留下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這位有巨大貢獻的哲學家經常聲稱,他最大的優點是不欠任何人一分錢。他曾說:「當有人敲我的門時,我永遠可以懷著平靜愉快的心情說『請進』。因為我肯定,門外站著的不是我的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