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文藝復興
2024-10-04 05:04:1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1477年,南錫之戰爆發,勃艮第公國輸給了法蘭西王國,這個事件意味著勃艮第樂派的終結。勃艮第樂派雖然不復存在,但作曲家並沒有消失,他們構成了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音樂流派——佛蘭德樂派。
佛蘭德樂派作為文藝復興時期的一個時間持續較久的樂派,有很多一流的作曲家。
奧蘭多·迪·拉索是佛蘭德樂派音樂風格的集大成者。拉索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宗教和世俗聲樂作品,為復調音樂到主調音樂的過渡開創了新路。
到了文藝復興後期,歐洲大陸相繼出現了法國的尚松(一種敘事曲,類似於希臘史詩)、德國的藝術歌曲、義大利的牧歌等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音樂,這些具有鮮明民族特徵、主調與復調結合的形式,使世俗音樂更豐富多彩。
請記住𝘣𝘢𝘯𝘹𝘪𝘢𝘣𝘢.𝘤𝘰𝘮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16世紀初,天主教出現了一次翻天覆地的重大改革,教會音樂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
1517年,馬丁·路德提出了九十五條論綱,開始了宗教改革運動。路德把《聖經》翻譯成德語,請作曲家約翰·沃爾特譜寫適合德語演唱的歌曲,此舉推動了德國音樂的發展。因為支持宗教改革而聞名的英王亨利八世,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出現了用英語演唱的讚美歌。
隨著宗教改革的如火如荼,天主教會感到了巨大的壓力,創作了一系列反宗教改革音樂,羅馬樂派和威尼斯樂派因此應運而生。羅馬樂派是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以羅馬為中心形成的音樂流派,是採用清唱方式合唱的典型樂派。
清唱劇在這一時期形成。直到17世紀,以《聖經》故事為主要內容的清唱劇才開始蓬勃發展。文藝復興時期的清唱劇分為兩大類,分別是以拉丁語為主的宗教音樂和以義大利語為主的通俗音樂。
威尼斯樂派
文藝復興時期,對西方音樂影響最大的是威尼斯樂派。威尼斯樂派對西方音樂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首創了雙重合唱曲這種歌唱形式;創作了大量的器樂作品,對之後歐洲器樂和主調音樂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1637年率先在威尼斯建立了第一個歌劇院——聖卡西亞諾,標誌著歌劇從貴族階層走向平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