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正聲」清商樂
2024-10-04 05:02:59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清商樂又稱清商曲,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興起,並在當時的各類音樂中占據重要地位的一種音樂,它是在融合舊有相和歌以及南方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據《魏書·樂志》記載,魏孝文帝征討淮漢地區,之後魏宣武帝定都壽春,隨即收集了從中原地區傳來的《明君》《聖主》《鞞舞曲》《公莫》《巾舞曲》《白鳩》及《拂舞曲》等舊曲,加上江南的吳歌以及荊楚西聲,統稱為清商樂。文中提到的《明君》《聖主》等樂曲,均是舊有的相和歌,因此清商樂可以視為相和歌的直接繼承和發展。
記住全網最快小説站𝒷𝒶𝓃𝓍𝒾𝒶𝒷𝒶.𝒸ℴ𝓂
清商樂中雖然包含一定數量的相和歌,但其主要組成部分首推南方民歌,又以江南的吳歌以及荊楚西聲為主體。
吳歌也叫作「吳聲歌」,指的是江南一帶的民歌。晉室東渡對吳歌的發展起到了明顯的助推作用。作為一種民間歌謠,吳歌的最初演唱形式以「徒歌」為主,也就是清唱,但隨著經濟的繁榮,吳歌開始傳入上層社會,並在演唱時配以樂器伴奏。這一時期的吳歌已經和最初形態的吳歌出現明顯的差別。
吳歌反映的內容,有很多與愛情等情感生活有關,《子夜歌》《西洲曲》《歡聞歌》《前溪》《阿子歌》等便是這一類的歌曲。如《子夜歌》共包括二十四首樂曲,相傳由晉代一位名叫子夜的女子創作,寫的全部都是男女戀情,其中一首歌詞寫道:「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前絲斷纏綿,意欲結交情。春蠶易感化,絲子已復生。今夕已歡別,合會在何時?明燈照空局,悠然未有期。自從別郎來,何日不咨嗟。黃檗郁成林,當奈苦心多。」深刻表達了一個痴心的凡俗女子對負心男子的怨恨及對婚姻失敗的感嘆。此外吳歌也有反映民間祭祀的樂曲,例如《神弦歌》,以及反映宮廷生活的《春江花月夜》等。
荊楚西聲也叫「西曲」「西曲歌」,主要指以江陵地區為中心,長江中游和漢水兩岸周圍地區流行的南朝民歌。荊楚西聲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倚歌」和「舞曲」。倚歌的伴奏有鼓吹之樂但沒有弦樂,通常短小精悍,歌詞大都為五言四句的短詩,《清商曲辭·西曲歌》收錄的《青陽度》《女兒子》《來羅》以及《夜黃》等樂曲,均屬於倚歌。西曲中的舞曲大都為大型的歌舞,在南朝初期,進行西曲歌舞曲表演的舞者為十六人,舞曲的歌詞由多首五言四句的短詩構成。倚歌和舞曲有所區別,但也存在交叉表演的情況,例如西曲中的《孟珠》一曲,一共可以分為十節,其中前兩節屬於倚歌,後八節則屬於舞曲。西曲現存一百四十二首,內容多描述別離之情、商人婦的相思之苦以及勞動者的愛情生活等,主要作品包括《江南弄》《三洲歌》《莫愁樂》《烏夜啼》《江岸上雲樂》等。
清商樂大都柔婉清麗,富有清新自然之美,抒情性強,主要用於宮廷宴饗、娛樂等活動,受到宮廷的重視和喜愛。伴奏樂器上,西曲多由箜篌、琵琶、箏、鈴鼓等樂器伴奏,如《樂府詩集》里記有:「初歌《子夜曲》,改調促鳴箏;四座暫寂靜,聽我歌《上聲》。」其中就有關於所用樂器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