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歌聲

2024-10-04 05:02:53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約在公元前6世紀,釋迦牟尼創建佛教,並以梵唄(bài)的形式念經說法,佛教音樂開始出現。到了公元前3世紀,佛教音樂在世界各地流行開來,因為吸收了各地域和各民族音樂形式,也產生出多種多樣的佛教音樂風格。到了1世紀中期,佛教從印度,也就是古代的天竺傳到中國,中國佛教音樂不但保留了印度和西域音調,還融進中國民族音樂元素。

  中國文人為了更好地翻譯佛經,開始使用天竺拼音。他們一邊參考這些外來字母,一邊建立漢文的拼音體系,還給拼音加上了平、上、入、去四個音調。後來這門獨立的學科被命名為「音韻學」,它在中國作曲方式以及歌唱技術方面,有著長期的輔助作用。

  佛教音樂的表現形式是梵唄,也就是和尚念經的聲音。梵即為「清淨」,唄意為「歌詠,讚頌」,就是用清淨高雅的聲音讚頌佛與菩薩。梵唄主要用於講經儀式、六時行道和道場懺法,其形式多種多樣,有獨唱,有齊唱,還有合唱,有時加入樂器伴奏。不過,梵文與漢文的結構畢竟不同,用漢文演唱梵音或是用梵文詠唱漢曲,都有很大的難度,所以,當梵唄傳入中國時,人們大多翻譯經文,而梵唄沒能得到廣泛流傳。

  據史料記載,曹魏時代的陳思王曹植是我國最早創作梵唄的人。曹植創作的梵唄,以梵音音調為基礎,結合新型讚頌形式,既避免了用梵文唱漢曲的樂短辭長,也解決了漢文詠梵音的音多偈迫。他能將佛經與梵音配合得如此周密完美,原因在於他將梵語的音韻與漢文的高低音相結合,再配上音樂旋律,可稱為「聲文兩得」。

  有了曹植為中國佛教音樂開創先河,歷代僧人們也開始嘗試創作梵唄。這些僧人懂得很多民間音樂技術,他們既能改編佛曲,也能創作新的佛教樂曲。據梁代僧人慧皎在他的《高僧傳》中記載,這些僧人並不墨守成規,而是在延續以往曲調的基礎上,敢於大膽創新,使梵唄在中國走上了繁榮興盛的道路。

  

  除梵唄之外,佛教寺院還常用樂舞和百戲的方式來弘揚佛法,在重大佛教節日或儀式中可以看到。在北魏時期,僅洛陽城就有六座寺院。這些寺院為了勸誘人們皈依佛門,一心向佛,經常在寺院內舉辦音樂活動或表演百戲。有時寺院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還在舉辦廟會期間或在街頭進行音樂表演,一方面是為了傳揚佛教藝術,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鼓勵人們多參與佛教活動。這樣,佛教音樂就得以和民間藝術結合在一起。

  中國佛教音樂取材於民間,發展於本土,經過一千多年的錘鍊,已經深入民心。有些佛教人士通過音樂,喚起人們的興趣,還有一些通過吹拉彈唱的形式展示的佛教法事,也引起人們的關注。

  石窟中的舞蹈

  在眾多佛教石窟繪畫中,人們也可以看到樂舞的場面。北涼時期的敦煌莫高窟第272窟,有兩組精美的舞蹈畫面,具有濃郁的印度風格,在彌勒佛兩腳交叉坐像的兩邊,還有很多菩薩邊聽佛法,邊高興地舞動;第249窟是反映北魏時期樂舞的「天宮伎樂」,表現出一種源自西域的樂舞姿態;第251窟中是北魏時期,肩披長帶,下身穿裙的伎樂飛天,融合了中國民間、印度以及西域等多種樂舞因素。榆林窟、雲岡石窟也有很多佛教樂舞畫面。這些壁畫是當時佛教音樂發展狀況的一種反映,說明音樂與佛教寺院和統治階層的生活息息相關。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