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之聲,琴瑟和鳴
2024-10-04 05:02:30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樂器發展到周代已經有70種之多,其中僅在《詩經》中明確提及名稱的就有30種左右。根據製作材料的差異,周代將樂器分為八個大類,稱之為「八音」。樂器分類的出現,意味著古器樂藝術的發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和穩定的階段。
從《周禮》中的相關記載來看,周代的「八音」樂器指的是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種不同材質的樂器。
金類樂器,也即由金屬製成的樂器。周代時,基本都是銅製的,常見的有鍾、鏞、鉦、鐃、鐸等。其中「鏞」是古代的一種大鐘;「鉦」外形與鍾類似但通體狹長,頂部有長柄以方便持拿;鐃又稱「執鍾」,外形同樣與鍾類似,呈圓形,多在軍中用以傳播信號。
周代的金類樂器中,尤以湖北隨縣(今隨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最具代表性。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隨縣西北的一處小山包上,發掘了一處戰國時期的大型墓葬——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其中的曾侯乙編鐘令在場的人員震驚不已。這套精美的青銅編鐘由65件青銅編鐘組成,通高273厘米,重達4400公斤。編鐘鍾架為銅木結構,橫樑木質並繪有彩漆,兩端套有雕飾著龍紋的青銅套,鐘體表面則刻滿浮雕,細密精緻,美輪美奐。經檢測,曾侯乙編鐘音域跨越5個八度,音域上則齊備十二個半音。曾侯乙編鐘是中國迄今為止發掘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編鐘,因其高超的鑄造工藝和出色的音樂性能,被人們視為稀世珍寶。
石類樂器主要包括離磬、玉磬、特磬等樂器,也包括編磬等形式的樂器。編磬的形制與編鐘類似,1970年湖北江陵紀南故城曾出土過一套25枚的編磬,磬體由青色石灰石製成,表面刻有彩繪花紋,其中四枚還繪有鳳鳥圖,色彩雅致,線條也十分流暢。
土類樂器主要用泥土捏制或燒制而成。在周代的土製樂器中,塤這種比較原始的土類樂器已經退居次席,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叫作「缶」的打擊樂器。據《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藺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奏盆缶秦王,以相娛樂。』秦王怒,不許。於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文中生動地描述了藺相如請求秦王擊缶的情景。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缶,瓦器,所以盛酒漿,秦人鼔之以節歌。」意思是說:缶是一種用來盛酒的瓦器,秦朝的時候,人們常常通過敲擊它來伴歌。湖北曾侯乙墓曾經出土過一個青銅冰鑒缶,其中有夾層,裡面有冰,並存儲有食物;江蘇無錫的越國墓葬遺址則曾出土過三件青瓷三足缶,造型誇張生動,十分罕見。
革類樂器主要指打擊樂器「鼓」。鼓是周代的一種重要打擊樂器,根據不同的形制可以分為土鼓、足鼓、楹鼓等。《詩經》中有多處鼓的記載,例如《商頌·那》中的「猗與那與!置我鞉鼓。奏鼓簡簡,衎我烈祖」,意思是說:好美好好繁盛,在我堂上樹立一面鞉鼓。敲起鼓來響咚咚,讓我祖宗都感到歡樂愉快。文中提到的「鞉鼓」是一種帶有手柄的小鼓,使用方式和現代的撥浪鼓類似,多用於祭祀等活動中。湖北曾侯乙墓中曾經出土過「建鼓」「扁鼓」等不同種類的鼓,其中的一面建鼓鼓面直徑80厘米,中間穿有一根木柱,底部有一個青銅底座,由十六條青銅雕龍纏繞而成,製作非常精美考究。
絲類樂器是周代的一種新興樂器,主要包括琴、瑟、箏、築等,根據演奏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彈弦樂器和拉弦樂器。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弦樂器之一,在《詩經》里曾經被多次提及,湖北曾侯乙墓中曾出土過一把十弦琴,通長67厘米,由琴身和尾板兩部分組成,通體塗有黑漆,光澤柔亮。瑟是一種彈弦樂器,外形與琴類似,由25根弦構成,每根弦依附於一柱。
湖北當陽楚墓遺址曾經出土過一把瑟,屬於春秋晚期,是目前發掘的時代最早的一把瑟。
箏也是一種彈弦樂器,在春秋戰國時代的今陝西一帶十分流行,被人們稱作「秦箏」,相傳為秦朝的蒙恬發明。
築則是中國最早的一種拉弦樂器,《史記·刺客列傳》曾有「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的記載。築的外形與琴相似,由13根弦組成,演奏時,演奏者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發音,聲音悲亢而激越。
木類樂器主要包括梲、圄等。梲是一種敲擊樂器,形如木升,上寬下窄,演奏時用一個木棒左右敲擊。圄則形如伏虎,背部有鋸齒,演奏時需用木尺刮蹭。
匏類樂器主要包括笙、竽等,《韓非子·內儲說》中曾提到「濫竽充數」的故事,其中的「竽」便是指的吹奏樂器竽。
竹類樂器主要包括簫、管等吹奏樂器,曾侯乙墓中曾經出土過兩件土篪,也屬於竹類樂器。
下里巴人
下里巴人和陽春白雪相對應,是指通俗的普及的文藝作品。
據史書記載,辭賦作家宋玉在答楚襄王問題的時候說,在城中,有人演唱名叫「下里巴人」的樂曲,跟唱的人有數千人。當演唱「陽春白雪」的時候,城中能夠應和的人不過只有十幾個。這說明「下里巴人」在民眾中流行得非常廣泛。有不少人常常使用下里巴人來表示自謙,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用法。「下里巴人」是一類巴人歌謠,巴人的歌舞大多都是群體性的,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地表演。這類歌曲曲調流暢,活潑明快,富有濃郁的地方風情。下里巴人是巴渝古代民歌中最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歌曲最大的特點就是通俗易懂,歌詞語言通俗,但是反映的內涵卻十分深刻,就像是山歌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