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其他類型> 給孩子的中外戲劇史> 千古絕唱《牡丹亭》

千古絕唱《牡丹亭》

2024-10-04 04:58:56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牡丹亭》是戲劇家湯顯祖最優秀的著作,也是湯顯祖本人最得意的作品。他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這部戲劇的原名叫《還魂記》,全名《牡丹亭還魂記》,它講述了柳夢梅和杜麗娘離奇的愛情故事。

  南安太守杜寶的女兒杜麗娘春心悸動,在自家後花園睡夢裡遇一名書生手持垂柳,兩人於牡丹亭幽會。醒來後杜麗娘終日鬱鬱寡歡,一病不起。她死後,其母將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杜寶為她修建梅花庵。

  三年後,書生柳夢梅進京趕考,途中在梅花庵借宿,偶然在太湖石底發現杜麗娘的自畫像,驚覺她就是自己夢中經常相會的美麗姑娘。柳夢梅對畫像祭拜呼喚,竟喚來了杜麗娘的靈魂。兩人人鬼相會了一段時間,杜麗娘讓柳生掘開梅樹下自己的墳墓,竟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婦,共赴京城。後經幾番曲折,有情人終成眷屬。

  本書首發𝙗𝙖𝙣𝙭𝙞𝙖𝙗𝙖.𝙘𝙤𝙢,提供給你無錯章節,無亂序章節的閱讀體驗

  杜麗娘的生生死死是《牡丹亭》最具戲劇性之處,也是這部劇最讓人動容的情節。《牡丹亭》在一開始就點明了愛情可以與生死命運對決,為接下來劇情中的生死交替做了鋪墊,激發了觀眾的好奇心。之後的劇情發展,都是與這句話呼應的。湯顯祖將浪漫主義手法引入劇中,讓杜麗娘既為她夢中情郎而死,復為鍾情於她的情郎而重生,這段穿透生死界限的離奇愛情,使得這部劇呈現出離奇跌宕的幻想色彩。

  《牡丹亭》以崑腔的音樂形式演出,崑腔注重音律的協調優美,然而湯顯祖卻是位以感情的表達為重的編劇家,反對格律至上。《牡丹亭》中,他將「情」的表達放在首要地位,認為呈現劇情的詞曲特別是表達人物內心的唱詞不應被煩瑣的音樂戒律束縛,音樂應該自然地為戲劇語言服務。湯顯祖將唐詩、宋詞、六朝辭賦及元曲等融入《牡丹亭》中,又運用抒情手法刻畫人物,全劇語言豐富多彩、奇巧精妙,又華麗優美,有的唱詞直至今日仍然膾炙人口。

  這部戲劇呈現的有史以來最具感染力的情景交融之境,使它很快成為崑曲最受歡迎的代表劇目。當時許多劇作家如沈璟、呂玉繩、馮夢龍等紛紛著手改編這部戲,女伶皆以能演出杜麗娘為榮,《牡丹亭》「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色」。

  《牡丹亭》劇情曲折離奇,詞曲優美,被時人熱改,又被後來一代代表演藝術家傾情演繹。無論是在劇本本身的辭藻、音樂方面,還是在舞台呈現的演員唱腔、身段、表演等方面,它都達到了戲劇藝術的巔峰境界。如今,《牡丹亭》仍然作為最重要的崑曲劇目,活躍在舞台上,搬演此劇的現代劇種不勝枚舉,使之流傳極廣。

  臨川四夢

  與《牡丹亭》並稱為「臨川四夢」的《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也是同時代中不可多得的傳奇珍品,在當時及現在都享有盛譽。

  《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的戲劇藝術雖然沒有《牡丹亭》突出,但在同時代的作品中,這三部分別講述俠義、佛道、仙道的作品仍相對出色。例如《南柯記》的劇情結構和對場景的安排,可以體現出湯顯祖對舞台藝術的把控十分純熟。在44出戲中,塵世、蟻國和佛界三種環境的描繪各有不同,湯顯祖通過藉助音樂、動作和詞曲,將虛實場景有條不紊地穿插表現出來,令觀者也如游夢境。到了《邯鄲記》時,這種鬆緊有節的真假交替情節,湯顯祖在劇本中編寫得更加老練。《邯鄲記》將重點放在盧生夢中的官場生涯,通過他經歷的各種事件,將全劇帶至一個合情合理的結局。這部戲的劇情安排、前後銜接得當,特別是盧生夢醒後的一段演繹,堪稱精彩。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