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顏六色的扮相
2024-10-04 04:58:41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演員的扮相是戲劇中的重要部分,扮相是否恰當逼真,與表演的效果密切相關,是戲曲藝術水平高低的反映。在原始的歌舞中,表演的內容以扮演祖先、鳥獸、神靈為主。在這一時期,表演者已經會用動物的羽毛或者穿戴特製的動物「形兒」(一種衣服道具)來讓自己的表演栩栩如生。這種裝飾方法對後世戲劇中的扮相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之後,春秋時期出現了「優孟衣冠」,開創了俳優借衣著扮演生活中真人的先例。而在戲劇萌芽的漢唐期間,則開始有了塗面化妝及服飾、道具。《樂府雜錄》中說表演《蘭陵王》時,「戲者衣紫、腰金、執鞭」,正是為了符合蘭陵王的身份而採用的扮相。漢唐的百戲表演雖然有了扮相,但並未成為表演中的固定一部分。戲劇扮相正式形成,是在宋代。
宋代雜劇興起,南戲盛行,戲劇逐漸成型,優伶的扮相更加完善。從現存的宋代戲曲文物形象來看,演員化妝的定製、用鬍鬚來裝飾即掛髯,以及服飾的區分,都是在宋代開始形成的。
宋代的優人化妝被稱為「抹土搽灰」或「搽灰抹土」。「抹土」指將臉抹成黑色,「搽灰」指將臉搽成白色。「抹」只是抹幾道,「搽」則是搽滿。宋代通常只是在搽滿白粉底的副淨、副末臉上用墨線通貫雙眼,金代時這一扮相有所改進。元代時,臉部化妝藝術既承襲傳統,又增添新元素,更加豐富。洪洞縣明應王殿內的忠都秀壁畫中,後排左起第三人的眉毛用黑色塗抹,呈英武的臥蠶狀,眉眼之間用白線明顯隔開,更突出人物的正氣。
宋代雜劇戲服的豐富不僅體現在分類上,從南戲表演中演員的服飾變化也可以看出來。南戲演出規模較大,當時的戲班組成人員又較少,南戲戲班就巧妙地運用扮相來解決演員不足的問題。通常,除生、旦固定扮演主要角色外,其他角色如淨、末、丑等都要兼扮其他次要角色。上場時,他們只需換另一套服裝,「改頭換面」就可以成為另一個角色。如《張協狀元》中的丑角,在一段不長的演出中,他要連續扮演強盜、小鬼、小二哥這三個角色。表演中,他將頭巾變成紅頭髮,就變成了小鬼;小鬼將身穿的虎皮脫掉,摘下紅頭髮,略作改裝,就成了小二哥。
南戲這種以最簡單的方式來變換形象、塑造角色的扮相手段,使複雜的舞台節目更容易進行,也豐富了舞台效果,為後世所繼承。除了臉部化妝和服飾,道具也可算為扮相中的一部分。宋代雜劇中常出現的道具就有引戲演員隨身帶的扇子、裝孤的笏(hù)板、副末的手杖等。元代時,服裝道具被稱為「行頭」。在元代戲曲文物中,常看見戲班趕路演出時都是要「提行頭」的。「行頭」的豐富也見證元代戲曲的繁榮,在山西右玉寶寧寺藏的「一切巫師神女散樂伶官族橫亡魂諸鬼眾」水陸畫中,行頭眾多,可見拍板、手鼓、畫軸、短刀、大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