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人大顯身手

2024-10-04 04:57:55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戲劇的萌芽,是隨著歌舞的演變、祭祀活動的豐富而產生的。據記載,公元前17世紀的夏桀時代就已經出現了一部分擅長歌舞表演卻不是巫覡身份的人群,這類人被統稱為「女樂」。女樂的工作逐漸演變成一個職業,稱為「優」,也就是演員。值得一提的是,優人只限於男性。優人在古代分為幾種,身材矮小的稱「侏儒」,擅長搞笑的稱「俳優」或「俳倡」,擅長演奏樂器的稱為「伶優」,擅長歌舞的稱為「倡優」。優人不需再做傳統的祭祀之事,只需提高表演才藝,侍奉帝王。優人的出現標誌著從原來的祭祀歌舞衍生出了專門的娛樂業,也意味著古代歌舞表演具備了初級的戲劇形態。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的宮廷中都出現了許多優伶弄臣。《史記》中的《滑稽列傳》篇記載了「優孟衣冠」的故事:春秋時期的楚國人優孟以優伶為業,名為孟,擅長表演,深得宰相孫叔敖欣賞。孫叔敖在死前叮囑兒子說,如果以後生活遇到困難就去找優孟。孫叔敖為政清廉,他死後家中失去依靠,家境衰落,他的兒子靠擔柴為生。優孟知道這個情況後,向孫叔敖的兒子要了孫叔敖的衣服帽子,然後他在家裡扮演成孫叔敖,練習其音容笑貌。一年多後,優孟穿上孫叔敖的服飾去見楚王。楚王和眾臣看到「孫叔敖」復活,又驚又喜。楚王愛屋及烏,請假「孫叔敖」優孟做宰相。優孟以孫叔敖為官清正卻不能福澤後世為由,推託不就。楚王由此知道了孫叔敖後世的家境,改善了他妻兒的生活。從上述故事可見,優秀的優人在先秦時期已經成為帝王的寵臣。他們可以利用身份便利,通過暗含寓意的表演或俏皮話諷諫帝王。

  在春秋時期,優人的表演亦如祭祀性歌舞一樣,從宮廷鋪展到了民間。漢代已成形的「百戲」不是指某一種成型的、規範的戲劇藝術,而是指包含歌舞、雜技、俳優戲、體育競技等表演形態的技藝大雜燴的總稱。

  漢代百戲的活動面貌空前繁榮,民間表演節目十分豐富,以競技類為主。東漢張衡在《西京賦》裡面提到競技類的節目有扛鼎、爬竿、鑽圈、走索、舞劍、吞刀、吐火、燕濯(翻跟斗越過水麵)、胸突鑽鋒(以胸腹抵刀懸空而臥)、倒立、馬術等。百戲中還有音樂舞蹈、侏儒表演、俳優表演及帶有情節的故事表演等。

  百戲內容的豐富性對中國戲劇的產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它使得表演者和有能力接受這種娛樂的統治階級看到了舞台上的另一種可能,也由此產生了更高一級的追求。

  在不斷演化、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歌舞戲具有了故事情節,比如魏晉南北朝產生的《代面》《踏謠娘》《撥頭》等,其中《代面》又稱為《大面》,是一出戴著面具演出的歌舞戲,其故事題材來源於北齊時蘭陵王的故事。蘭陵王姓高,名長恭,是北齊奠基人大丞相高歡之孫,同時是北齊文襄帝高澄的第四子,被封為蘭陵王。蘭陵王英勇過人,作戰威猛。因為容貌清秀,他恐怕不足以威懾敵人,作戰時常常戴木雕面具上陣。蘭陵王深得齊人敬仰,歌舞藝人以他為原型,模仿他的動作編舞配曲,稱《蘭陵王入陣曲》。《代面》就是根據《蘭陵王入陣曲》改編而來的,突出表現蘭陵王在征戰中的勇猛。在演戲時,扮演蘭陵王的演員頭戴猙獰的面具,穿紫衣,著金色腰帶,手執鞭,表現出指揮、擊刺的樣子。《蘭陵王》在唐代成型後還傳入了日本,在日本廣為流傳。今天的日本保存了其歷代《蘭陵王》服飾面具共有64件,在奈良寺中還可以見到一件題字為「東寺唐古樂《羅陵王》接腰」的服飾,署年是「天平勝寶四年四月九日」,即唐代天寶十一年(752)。

  蘭陵王戴面具上戰場也許只是傳說,因為在《北齊書》的記載中,他戴的是頭盔而不是面具。雖然不得其實,但當時的歌舞藝人選擇了更為接近藝術的表演形式。在其他的歌舞戲中也常出現面具。唐代歌舞戲中的面具,跟後來京劇中出現的「臉譜」也許不無關係。

  優旃和郭舍人

  戰國時秦國的優旃(zhān)和西漢時的郭舍人都是古代著名的優人。秦始皇曾打算動用軍事要地,擴大射獵的區域。優旃說:「好呀。獵場裡多養些禽獸,等敵人從東面來犯時,讓麋鹿用角去對付他們就足夠了。」秦始皇便打消了擴大獵場的計劃。漢武帝的乳母因家人犯罪受牽連,被判流放邊疆。乳母請郭舍人幫忙,郭舍人叮囑了一番。等乳母與漢武帝辭別時,她就照著郭舍人說的,既沒求情也沒哭喊,只是頻頻回頭。這時,郭舍人就在一旁罵道:「老女人還不快走!難道陛下現在還需要你的乳水才能存活嗎?」漢武帝起了惻隱之心,便寬恕了乳母。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