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則鳴的「韓孟詩派」
2024-10-04 04:55:24
作者: 小書蟲讀經典工作室 編著
中唐時期,唐詩創作經歷了一段衰落期,之後重新走向興盛,湧現出多個詩歌流派,其中就有著名的「韓孟詩派」。該詩派以韓愈為領袖,其餘代表人物有孟郊、李賀等。
「韓孟詩派」的形成經歷了這樣一個過程:792年,韓愈25歲,認識了42歲的孟郊,韓愈寫了兩首詩送給孟郊,兩人結為好友,為之後「韓孟詩派」的形成打下了基礎。796年至800年,以及806年至811年,「韓孟詩派」成員先後舉行了兩次大規模聚會。在這兩次聚會上,大家互相切磋,暢所欲言,在審美意識和藝術追求上逐漸達成一致,詩派群體風格逐漸形成。
在詩歌創作上,「韓孟詩派」主張「不平則鳴」。「不平」就是人心中有不平的情感,要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這一理論揭示了「韓孟詩派」進行詩歌創作的原因,同時也肯定了「不平」這種創作心態。除此之外,「韓孟詩派」還主張「筆補造化」,是說詩歌創作要有創造性思維。同時,「韓孟詩派」還十分推崇雄奇怪異之美,尤以韓愈最為突出。孟郊、李賀等詩人也都有這樣的審美傾向,特別是李賀,雖然他的詩歌題材比較狹窄,雄奇不足,怪異有餘,卻還是努力實踐了詩派的這一創作主張。
「韓孟詩派」中文學成就最高的當屬韓愈。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著有《韓昌黎集》,詩歌現存400多首。韓愈除了是一位大詩人,還是一位散文大家,在他的影響下,「韓孟詩派」形成了把詩歌散文化的創作風格:他們把散文的章法結構和句法融入詩歌,將敘事、議論、抒情結合在一起,使詩歌「既有詩之優美,復具文之流暢,韻散同體,詩文合一」。
孟郊的詩歌數量較少,影響也遠遠不及韓愈。他最膾炙人口的一首詩是《遊子吟》,全詩採用白描手法,描述了遊子臨行前母親為其縫衣的場景,情感真摯自然,千百年來一直廣為傳誦。
「韓孟詩派」的其餘代表人物中,以李賀的成就最為突出。李賀是沒落的唐宗室後裔,家境貧寒,一生落魄,只活了短短27年。但作為一位天才詩人,李賀在短暫的一生中,將所有精力都傾注在了詩歌創作上,嘔心瀝血,廢寢忘食。李賀現存的詩歌約有240首,這些詩歌用詞奇特,想像詭異,意向冷艷淒迷,極富悲劇色彩。相較於韓愈和孟郊,李賀更看重對內心的探索,想像也更具主觀色彩,所以他的詩人氣質更為突出,創作風格直接影響了晚唐詩風。
郊寒島瘦
在唐代詩壇,既有李白這種天賦異稟的大材,也有靠勤奮努力成功的「苦吟詩人」。苦吟詩人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孟郊和賈島,二人合稱「郊寒島瘦」。
孟郊一生窮困潦倒,在韓愈的幫助下,才謀了一個溧陽縣尉的小官。可他為了寫出好詩,一天到晚不是在外遊山玩水,就是在書房琢磨句子,以致連公務也忘了做。結果他被縣官告發,不僅丟了工作,還被罰了一半的薪水。因為他的詩做得實在太苦了,被後人稱為「詩囚」。
賈島寫詩的痴狂勁兒與孟郊不相上下。有一次,他寫了一首題為《題李凝幽居》的詩,詩里有「僧推月下門」一句,可是他拿不定主意,是用「推」好,還是用「敲」好。為了有個結果,他日日思索。有一天,他騎著驢走在大街上,嘴巴念念有詞,手還來回比畫。結果,他不小心闖進了一個官員的儀仗隊。而這個官員不是別人,正是當時的文壇領袖韓愈。韓愈聽了賈島的難題,便給他出主意說:「還是用『敲』好。」因為敲的聲音更能反襯環境的幽靜。於是就有了我們耳熟能詳的千古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而「推敲」一詞就這麼誕生了。